100 likes | 268 Views
实验 45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45.1 实验目的 ( 1 )掌握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 2 )掌握利用控制酸度法进行多种离子连续滴定的方法 和原理。 ( 3 )了解二甲酚橙指示剂使用方法和终点判断。. 45.2 实验原理 ( 1 ) Bi 3+ 、 Pb 2+ 均能与 EDTA 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二者的稳定性相差很大( lg K 分别为 27.94 , 18.04 ), △lg K =9.90>6 ,可以利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连续滴定 ;
E N D
实验45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 • 45.1 实验目的 • (1)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 (2)掌握利用控制酸度法进行多种离子连续滴定的方法 • 和原理。 • (3)了解二甲酚橙指示剂使用方法和终点判断。
45.2 实验原理 • (1)Bi3+、Pb2+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二者的稳定性相差很大(lgK分别为27.94,18.04),△lgK=9.90>6,可以利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连续滴定; • (2)滴定时,二甲酚橙为指示剂,pH≈1.0时滴定Bi3+,终点时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 • (3)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控制溶液酸度pH≈5.0~6.0,滴定Pb2+,终点时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
45.3 实验步骤1. 0.02 mol·L-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200 mL水,温热溶解 称取3.0 g EDTA·2Na 烧杯 搅拌均匀 用水稀释至400 mL 500 mL试剂瓶 2.0.02 mol·L-1 Zn2+标准溶液的配制 5~6mLHCl(1+1)溶液 称取ZnO0.40~0.42 g 烧杯 盖上表面皿,水浴加热 冷却后定量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 稀释至刻度,摇匀
3.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 准确移取25.00 mL锌标准溶液 250 mL锥形瓶 滴加氨水(1:1)至溶液由黄色刚变橙色 滴加20%六亚甲基四胺溶液至溶液呈稳定的紫红色后再多加3mL 紫红——亮黄 用EDTA溶液滴定 记录EDTA的体积 平行测定三次
4. Pb2+、Bi3+混合液的测定 锥形瓶 用EDTA滴定 • 移取25.00 mL混合液 10 mL0.1 mol.L-1HNO3 2滴二甲酚橙 紫红——亮黄 记下读数V1mL(不要调零!) 滴加氨水(1:1)至溶液由黄色刚变橙色 滴加20%六亚甲基四胺溶液至溶液呈稳定的紫红色后再多加3mL 上述混合液 紫红——亮黄 记下读数V2mL 继续用EDTA滴定 平行测定三次
(CH2)6N4 二甲酚橙 EDTA EDTA 滴定过程 pH 变色原理 过程颜色变化 Pb2+ + In Bi 3+ + In = Bi In Y + Bi In = BiY + In Pb2+ + In = Pb In Y + PbIn = PbY + In 1 2 4 3 5 Pb2+、Bi3+连续滴定中颜色的变化示意图 过程 Pb2+ Bi 3+ PbY BiY 滴定开始时 pH = 1 第一终点 加入(CH2)6N4 pH = 5~6 第二终点
45.4 注意事项 (1)测定Bi3+时若酸度过低,Bi3+将水解,产生白色浑浊,会使终点过早出现,而且产生回红现象,此时放置片刻,继续滴定至透明的稳定的亮黄色,即为终点。 • (2)滴定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滴定速度要慢,尤其Bi3+与EDTA反应的速度较慢,滴Bi3+时速度不宜太快,并且充分摇动锥形瓶。 • (3)指示剂应做一份加一份。
45.5 问题讨论 • (1)能否在同一份试液中先滴定Pb2+,再滴定Bi3+? • (2)滴定Pb2+时要调节溶液pH为5~6,为什么加入六亚甲基四胺而不加入醋酸钠?
45.6 参考答案 • (1)能否在同一份试液中先滴定Pb2+,再滴定Bi3+? • 答:不能。在pH为5~6时滴定Pb2+,Bi3+水解,不能准确滴定。
(2)滴定Pb2+时要调节溶液pH为5~6,为什么加入六亚甲基四胺而不加入醋酸钠? • 答:在选择缓冲溶液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缓冲范围或缓冲容量,还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副反应。再滴定Pb2+时,若用NaAc调酸度时,Ac-能与Pb2+形成络合物,影响Pb2+的准确滴定,所以用六亚甲基四胺调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