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73 Views
胸部物理治疗 Chest PT --- 护士该怎么做?. 台州医院呼吸科 RICU 林峰. Why:. 社会因素:数据统计, 2012 年底,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 14.3%; 预测 20 年后,到 2033 年,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到 25.4%;2050 年将上升到 1/3 ,接近发达国家。 (中国人口多) 生理因素:老年人个脏器机能减退。 国家政策:农医保的普及,老年人就医条件越来越好。. 胸部物理治疗的适应症.
E N D
胸部物理治疗 Chest PT---护士该怎么做? 台州医院呼吸科 RICU 林峰
Why: • 社会因素:数据统计,201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14.3%;预测20年后,到2033年,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到25.4%;2050年将上升到1/3,接近发达国家。 (中国人口多) • 生理因素:老年人个脏器机能减退。 • 国家政策:农医保的普及,老年人就医条件越来越好。
胸部物理治疗的适应症 • 1、上腹部、胸部手术后病人:功能残气量下降20%,肺不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低氧血症等可通过胸部物理治疗可有效防止因肺不张导致肺低氧血症。 • 2、慢性呼吸疾病者:易产生复发性肺炎和呼吸衰竭,物理治疗可预防因排痰不畅而导致的肺炎和呼吸衰竭。 • 3、长期卧床不动的病人 :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肺脏就像一棵大树,排痰是从树叶到树干的过程,最后,通过气管纤毛的摆动和咳嗽反射将痰排出。肺脏就像一棵大树,排痰是从树叶到树干的过程,最后,通过气管纤毛的摆动和咳嗽反射将痰排出。 • 一个小小的拍背不仅避免肺部感染发生,减轻病人痛苦,而且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Who: ??
概念 胸部物理治疗(Chest physiotherapy ,CPT) 是用物理方法来预防或改善气道内分泌物的淤滞,从而防止或逆转其所导致的病理过程的治疗方法。
目的 • 打开萎陷的肺泡,促进肺泡复张,保持肺泡换气 • 清除痰液,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 • 改善通气/血流比例 • 通过变换体位最大限度增加心肺功能 • 预防及治疗呼吸并发症的发生
痰液过多、痰液潴留 肺不张、单侧肺疾病致V/Q比例失调 慢性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 长期卧床患者 某些大手术后 神经、肌肉病变患者 不稳定的头颅、脊髓损伤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恶性肿瘤骨转移 易发生骨折的高龄患者 出血倾向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左房粘液瘤 心梗早期 肺栓塞 可疑肺癌 Who:适应症、禁忌症 YES NO
What • 传统治疗:体位引流、叩击、震颤、呼吸及咳嗽锻炼、吸引 • 现代治疗:传统治疗+运动治疗+心肺康复。
How 1:护理管理 评估 • 生命体征、血气分析 • 咳嗽 • 痰液粘滞度 • 痰量
疗效标准 • 分泌物量减少<25ml/d • 病变部位呼吸音改善,无啰音,听诊清晰 • 胸x片改善 • 呼吸模式与呼吸机的设定条件降低 • 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良好 • SpO2与血气分析好转 • 病人无发热
预防并发症 • 因体位改变引起血管内导管或气管套管移位、骨折移位 • 存在潜在风险(增加支气管痉挛,导致肺动脉高血压) • 大出血 • 低氧血症 • 急性心肌梗死
How 2: 缩唇呼吸 • 目的:防止呼气时小气道陷闭和狭窄,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 • 适用:如COPD,防止小气道陷闭 • 缩唇呼吸可以和控制性深呼吸联合应用有利于改善患者通气、换气功能和气道分泌物的排出
前倾位 • 保持躯干往前倾斜20-45° • 前倾位可缓解呼吸困难和改善运动耐力,可与缩唇呼吸同时应用
How 3:腹式呼吸锻炼 • 腹式呼吸锻炼可增加潮气量、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功能残气量,降低呼吸功消耗,缓解呼吸困难状况,改善换气功能、提高血液氧合
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 • 体位引流、鼓肺、吸引 • 胸部扣击、振颤 • 咳嗽训练、运动训练 • 用力呼气技术
How 4:体位引流 • 有意识的咳嗽或运用用力呼气技术,效果更好 • 不宜在餐后、胃潴留时进行体位引流 • 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 目的:使痰液从外周向中央移动,促进脓痰的排出 • 原则:病变部位放在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朝下,引流体位,头低足高 翻身 翻身床
How 5:叩击 将手指并拢,手指弯曲呈杯状,利用腕部的力量,以快速频率叩拍胸部。叩拍时产生的压缩空气释放机械能,通过胸壁传导至肺部。促进粘附于气管壁的痰液有所松动,并有利于分泌物向外移动
叩击注意事项 • 方向:由下往上,由外而内 • 部位:沿肋缘往上,避免叩击有创伤、纽扣、拉链处的皮肤。同时还要避开心脏、乳房、骨突如肩胛部、脊柱、胸骨等处 • 体位:坐位、侧卧位 • 时间:进食饮水前三十分钟完成或是在进食后2小时,饮水后30分钟之后进行 ,每个部位叩击1-3分钟 • 掌握好适应症 • 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 • 扣背翻身时也要注意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 注意不要扭曲压迫。 • 翻身前注意观察病人病情是否适合 。 • 拍背时要观察心电监护。
How 6:振颤 • 手工振颤---振动频率可高达200次/分以上 • 机械振颤---低频振动、深穿透性、叩振结合
How 7:咳嗽训练 • 坐或立位,上身可略倾斜,缓慢深吸气,屏气几秒,然后张口连咳三声,咳嗽时收缩腹肌腹壁内缩,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停止咳嗽,缩唇将剩余气体呼出 • 对咳嗽无力的患者,应给予手法辅助,双手掌放在病人的下胸部或上腹部,在咳嗽时加压 • 有效的咳嗽是最重要的支气管清除功能之一
合适型号的吸痰管 • 成人:不超过ETT内径的50% • 儿童和婴儿:ETT内径的50-66%,不超过70% How 8:吸引
人工气道吸引指征 • 适应征(按需吸引) • 流速-容量呼吸环有锯齿状改变和或气道内明显的大水泡音 • 容量控制模式时气道峰压增加或压力控制模式时潮气量减少 • 氧合和或血气分析状况的恶化 • 气道内明显有分泌物 • 患者没有有效地自主咳嗽能力 • 怀疑胃内容物或上气道分泌物的误吸 • 怀疑气道内有分泌物 • 需要留取气道分泌物标本
吸引并发症 经口经鼻吸引 减小功能残气量 肺不张 缺氧、低氧血症 粘膜损伤 气道痉挛 增加下气道细菌定植 高/低血压 心律失常 改变颅内血流灌注和增加颅内压
吸引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波形和呼吸音改善 降低气道阻力或增加动态顺应性 压力控制模式时增加送气潮气量 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或氧合状况(脉搏血氧饱和度) 清除肺内分泌物 无并发症发生
气道吸引前中后观察 • Ⅰ° ,0分,稀痰, 连接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 Ⅱ°,2 分,中度黏痰,连接管管内少量滞留, 但被水易冲洗干净 • Ⅲ°,3分,重度黏痰,连接管内大量滞留, 不易被水冲洗干净。 • 生命体征 • 痰液量、性质(颜色、粘滞度)、气味 • 咳嗽特征 • 机械通气参数 • 氧合程度 • 患者的主观感受
How 9:经纤支镜吸引 • 痰液堵塞---段或叶肺坍陷,支气管内堵塞 • 不应作为首选治疗
How 10:其他 • 电动吸痰器 无创咳痰机
改进吸引前后的氧合情况 促进痰液引流 促使塌陷的肺泡重新复张 慢,而深的吸气,吸气的停顿和快而通畅的呼气 皮囊鼓肺
运动训练 • 对RICU的患者进行早期的上臂运动训练,它能让患者尽快脱离呼吸机,也增进了一般物理治疗效果。吸气肌基础肌力与运动能力提升有关 porter R, Supported arm training in patients recently weaned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hest 2005 Oct;128(4):2511-20
翻身、叩击 震颤、 吸引
思考:When Who 多多益善 ?
体位引流和翻身、拍背 • 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有效 • 分泌物增多----客观评价收益的依据 • 肺炎---不明确,甚至加重气体交换障碍 • 没有痰量排出量增加---无效,Stop! • 拍背可引起氧合↓、肋骨骨折、皮肤破损、 心律失常(高龄、基础心脏疾病)
小结 • 是一项基础又重要的技术,(尤其在重症病房)它简单,廉价 • 效果与胸部物理治疗的方法及质量有关 • 评估咳嗽反射,痰液量,粘滞度是实施胸部物理治疗的依据,有的放矢,切记无用的干预又带来潜在的风险
谢谢聆听 呼吸科—林峰 电话:665803 EMAIL:Linfeng@enze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