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第二课时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第二课时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1 .掌握碳酸钠的重要性质。 2 .了解碳酸钠的制法和应用。 3 .了解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4 .体会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碳酸钠的性质 碳酸钠俗称 ____ 或 ____, 易溶于水 ,________ 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探究碳酸钠的性质 (1) 与某些碱的反应,如: Ca(OH) 2 、 Ba(OH) 2 等。 现象 :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Ca(OH) 2 + Na 2 CO 3 ===CaCO 3 ↓+ 2NaOH. 苏打.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课时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课时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2. 1.掌握碳酸钠的重要性质。 2.了解碳酸钠的制法和应用。 3.了解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4.体会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一、碳酸钠的性质 碳酸钠俗称____或____,易溶于水,________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探究碳酸钠的性质 (1)与某些碱的反应,如:Ca(OH)2、Ba(OH)2等。 现象: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苏打 白色粉末 纯碱 产生白色沉淀

  4. (2)与某些盐的反应,如:CaCl2、Ba(NO3)2现象:______________(2)与某些盐的反应,如:CaCl2、Ba(NO3)2现象: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酸(H+)的反应 现象:若将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开始阶段,__________继续滴加,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 CaCl2+Na2CO3===CaCO3↓+2NaCl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5.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水溶液呈碱性 现象:用pH试纸测高温下0.1mol·L-1Na2CO3溶液的pH,其pH约为12。 应用:除油污。 Na2CO3+HCl===NaHCO3+NaCl • Na2CO3+2HCl===2NaCl+CO2↑+H2O

  6. (5)与碳酸氢钠可以相互转化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O2+H2O===2NaHCO3

  7.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什么现 象?为什么? 【提示】 溶液变浑浊,有晶体析出。因为反 应生成大量NaHCO3。而它的溶解度较小,故 以晶体形式析出。

  8.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完成下表) Na2CO3 NaHCO3 小苏打 纯碱 白色粉末 细小晶粒 易溶 溶解度小 稳定 不稳定

  9. 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HCO3+Ca(OH)2 ===CaCO3↓+a2CO3 +2H2O Na2CO3+Ca(OH)2 ===CaCO3↓ +2NaOH

  10. Na2CO3+H2O+CO2 ===2NaHCO3 不反应 Na2CO3+CaCl2 ===CaCO3↓ +2NaCl 不反应 较弱,加酚 酞呈淡粉色 较强,加酚酞变红

  11. 二、碳酸钠的制备与应用 1.由氯化钠制备碳酸钠 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______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____的_________从溶液中析出。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 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氯化钠 碳酸氢钠 较小 NaHCO3↓+NH4Cl

  12.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用途 (1)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_________,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______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化工原料 发酵粉

  13. 一、碳酸钠的性质 在Na2CO3溶液中加稀盐酸和在稀盐酸中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的现象相同吗? [师生互动] 【提示】 不相同。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没有气泡,后来有气体生成。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CO2↑+H2O。

  14. 但是向盐酸中滴入Na2CO3溶液马上有气泡冒 出: Na2CO3+2HCl===2NaCl+CO2↑+H2O 因此可利用相互滴加的办法来区别盐酸和Na2CO3溶液。

  15. 按下列装置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用学习知识解释原因。按下列装置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用学习知识解释原因。

  16. [学生交流] 【提示】 现象:左侧澄清石灰水中无气泡;右侧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且变浑浊。 原因:Na2CO3热稳定性强,受热不分解;而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且产物中有CO2。

  17. 能否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能否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师生互动] 【提示】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与石灰水反应,虽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但都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不能用石灰水鉴别它们。

  18. 哪些方法能实现Na2CO3与NaHCO3之间的相互转化? [学生交流] 【提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19. 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20. 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如上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21. 【思路指引】 此题考查Na2CO3与NaHCO3性质的异同及鉴别。【思路指引】 此题考查Na2CO3与NaHCO3性质的异同及鉴别。 【解析】A选项中,向等量的Na2CO3和NaHCO3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NaHCO3中立即产生无色气泡,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在Na2CO3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产生气泡,发生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H2O+CO2↑+NaCl,可以鉴别。

  22. B选项中由于S(Na2CO3)>S(NaHCO3),能全部溶解的为Na2CO3粉末,不能全部溶解的为NaHCO3粉末。C选项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为Ca(OH)2+Na2CO3===2NaOH+CaCO3↓,B选项中由于S(Na2CO3)>S(NaHCO3),能全部溶解的为Na2CO3粉末,不能全部溶解的为NaHCO3粉末。C选项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为Ca(OH)2+Na2CO3===2NaOH+CaCO3↓, Ca(OH)2+NaHCO3===CaCO3↓+H2O+NaOH。D选项中,NaHCO3具有不稳定性,加热可产生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加热不分解,无此现象。 【答案】C

  23. 1.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1.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 C.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D.分别配成溶液,再进行焰色反应

  24. 【答案】C

  25. 二、碳酸钠的制备与应用 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为什么不可以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师生互动] 【提示】 因为胃酸的主要成份是HCl,可以与小苏打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对胃溃疡患者来说很易引起胃穿孔,而加剧病情。故不能服用小苏打。

  26. 泡沫灭火器中常用NaHCO3与酸反应产生CO2,为什么不用Na2CO3?泡沫灭火器中常用NaHCO3与酸反应产生CO2,为什么不用Na2CO3? [学生交流] 【提示】NaHCO3与酸反应的速率快;单位质量的NaHCO3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多,且消耗酸的总量少。故灭火器中用NaHCO3而不用Na2CO3。

  27.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把纯碱及第Ⅲ步得到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发酵粉 C.纯碱可广泛地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中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28. 【解析】 本题目主要考查侯氏制碱法原理及其纯碱的应用。Ⅲ中过滤得到晶体的主要成份是NaHCO3,要生成纯碱需要Ⅳ步操作中加热灼烧。故D项错误。【解析】 本题目主要考查侯氏制碱法原理及其纯碱的应用。Ⅲ中过滤得到晶体的主要成份是NaHCO3,要生成纯碱需要Ⅳ步操作中加热灼烧。故D项错误。 【答案】D

  29. 2.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2.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A.KHCO3溶解度较大     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小 D.K2CO3溶解度较大 【答案】A

  30. 一、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31. Na2CO3与NaHCO3的除杂:

  32. (2)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由于盐酸一开始相对过量,即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即一开始反应就有气体放出。(2)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由于盐酸一开始相对过量,即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即一开始反应就有气体放出。 (3)只有当盐酸足量时,上述两种滴加方式产生的CO2的量才相等,否则前一种方式产生的CO2不如后一种多。

  33. 1.(2009年福州调研)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最好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1.(2009年福州调研)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最好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 A.饱和NaHCO3溶液    B.Na2CO3溶液 C.饱和石灰水 D.烧碱溶液

  34. 【解析】B、C、D选项都可除去HCl气体,同时也能与CO2反应。除杂原则是应不使CO2减少,故B、C、D不可。【解析】B、C、D选项都可除去HCl气体,同时也能与CO2反应。除杂原则是应不使CO2减少,故B、C、D不可。 【答案】A

  35. 2.如图所示的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以是()2.如图所示的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以是() A.H2和NaHCO3 B.CO和Na2CO3 C.CO和CuO D.H2和CuO

  36. 【答案】AC

  37. 3.下图所示各步变化,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每一物质均含有A元素。3.下图所示各步变化,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每一物质均含有A元素。

  38.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C______,E______,F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解析】 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根据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知A为Na,B为Na2O2,前后联系,可知其他物质。【解析】 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根据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知A为Na,B为Na2O2,前后联系,可知其他物质。

  40. 由钠的性质, 可知, D、E分别为 Na2O、NaCl、NaOH中的一种,由Na2O2的性质可知,C必为Na2CO3,则F为NaHCO3,由Na2CO3→E可知,E为NaOH或NaCl,由D→C知,E为NaOH时,D只能为Na2O;当E为NaCl时,D可以为Na2O或NaOH。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