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轨道工程 第一章 绪论

轨道工程 第一章 绪论. 四大运输体系 : 航运、铁路、公路、航空, (在运输体系中一般不考虑管道运输) 秘鲁建成了拔海 4818m 的世界高原铁路; 我国青藏线在唐古拉山的最高点海拔达 5072m ; 澳大利亚有一条长达 528km 的直线路段铁路; 日本修建了 53.85km 的铁路海底隧道。 铁路具有运量大、速度较快、能耗低、运价低、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小以及全天候运输等优点,铁路运输在我国整个运输体系中仍起到骨干作用。. 铁路运输的优越性. 1 、运量大; 2 、速度较快; 3 、能耗小; 4 、运价低; 5 、污染小 6 、全天候

port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轨道工程 第一章 绪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轨道工程 第一章 绪论

  2. 四大运输体系: 航运、铁路、公路、航空, (在运输体系中一般不考虑管道运输) 秘鲁建成了拔海4818m的世界高原铁路; 我国青藏线在唐古拉山的最高点海拔达5072m; 澳大利亚有一条长达528km的直线路段铁路; 日本修建了53.85km的铁路海底隧道。 铁路具有运量大、速度较快、能耗低、运价低、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小以及全天候运输等优点,铁路运输在我国整个运输体系中仍起到骨干作用。

  3. 铁路运输的优越性 1、运量大; 2、速度较快; 3、能耗小; 4、运价低; 5、污染小 6、全天候 中长距离陆上运输骨干地位

  4. 一、世界铁路的发展 1825年世界第一条商业铁路在英国投入运营。 英国:铁路的故乡美国:铁路最多的国家部分国家修建第一条铁路的时间表目前世界上铁路总长及各洲的分布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世界和中国铁路的发展、

  5. 1825年9月27日 蒸汽机车 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正式通车 由机车、煤水车、32辆货车和1辆客车组成 载重量约90吨的“旅行”号列车 由设计者斯蒂芬森亲自驾驶 上午9点从伊库拉因车站出发 下午3点47分到达斯托克顿 共运行了31.8公里。 英国:铁路的故乡

  6. 世界上拥有铁路的国家——117个国家 总里程——118万公里 电气化铁路——25万公里 美国——27.28万公里 加拿大——4.9万多公里 俄罗斯——8.6万公里 中国——7.54万公里 印度——6.32万公里 美国:铁路最多的国家 世界铁路的现状 • 铁路一度被称为“夕阳产业”。

  7. 客运型 日本 新干线高速铁路客运的特点: 高速度 高密度 大运量 货运型 美国、加拿大、南非 客货并重型 俄罗斯、中国、印度 三种类型的铁路发展模式

  8.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英国 美国:大规模 英国 日本 西班牙 德国 前苏联 • 快速发展时期 • 衰落时期 • 振兴时期 铁路发展三个时期: 快速发展时期:1840-1913

  9. 世界路网规模有所减小:拆路运动 铁路运输市场份额每况愈下 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惨淡,普遍亏损 夕阳产业 衰落时期1913-1970

  10. 环境污染 废气——公路是铁路的300倍 安全 事故率—— 一线曙光 日本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 振兴时期 振兴时期 • 政府扶植 • 体制改革:网运分离 • 科技创新,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

  11. 客运高速: 时速200km/h以上; 高加速高减速; 全线自动化。 提速 摆式车体 货运重载 年运量不小于20Mt; 列车重量达5000t; 列车中车辆轴重至少23t。 振兴时期:铁路新科技

  12. 高速铁路 提速,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起点 让火车飞起来——磁悬浮列车 重载运输 铁路运输组织现代化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铁路高科技 振兴时期:铁路新科技 • 牵引动力现代化 • 货运集装化、集中化和快速化 • 运营管理自动化

  13. 日本高速铁路法国高速铁路德国高速铁路西班牙高速铁路意大利高速铁路日本高速铁路法国高速铁路德国高速铁路西班牙高速铁路意大利高速铁路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14. 北美单元列车 环行线,不解体,徐行装卸 卸车方法:底卸、侧卸,翻卸 漏斗与电子磅称相连 控车速度与徐行速度自动控制 多机牵引 重载运输

  15. 12000t,100辆车编组 维修基地摘挂一定数量车辆轮修 48000t补机推送,200~300辆编组 车站站线足够长2.4~2.7km 3~5台机车牵引 重载运输:北美单元列车

  16. 中国铁路的发展

  17. 吴淞铁路粉墨登场 唐胥铁路开创第一(用骡马牵引货车 “马车铁路”) 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如今蜀道不再难——成昆铁路 新丝绸之路——兰新铁路 简单历史回顾

  18.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19. 国家铁路 地方铁路 合资铁路 专用铁路 专用线 铁路种类

  20. 特别繁忙干线 繁忙干线 干线 支线 高速铁路 快速铁路 城际铁路 二、铁路线路分类的变化

  21.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线路; 高速铁路 快速铁路 •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120km/h但不超过200km/h的线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城际铁路 • 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之间的铁路

  22. 我国铁路发展 • 旧中国铁路里程:21810km; • 当前我国铁路里程:74408km;(至04年底) • 我国铁路分类: • 客运专线; • 客货混运线路; • 货运线路。

  23. 我国目前铁路营业里程为7.4408km,公路里程近130万km。但中长途运输铁路仍占主要优势。我国目前铁路营业里程为7.4408km,公路里程近130万km。但中长途运输铁路仍占主要优势。 但全国铁路的客、货流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几大干线上。 我国铁路占世界铁路总里程的6%,但完成的运输任务为世界的24~25%

  24. 我国铁路经过了五次提速,大大提高了铁路在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最高列车速度已达160km/h,2007年4月1日将开行最高时速为200km/h提速列车。大秦线已开行了万吨列车,秦沈客运专线也已投入运行。铁路的跨跃式发展全面提升了铁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铁路经过了五次提速,大大提高了铁路在运输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最高列车速度已达160km/h,2007年4月1日将开行最高时速为200km/h提速列车。大秦线已开行了万吨列车,秦沈客运专线也已投入运行。铁路的跨跃式发展全面提升了铁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5. 调整铁路技术政策以适应市场需要 • 列车速度、密度、重量的合理组合; • 采用高新技术; • 客货运输并重; • 客货运输的安全保障; • 铁路信息化。

  26.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明确指出:“运输紧张的繁忙干线修建四线或多线,实行客货分线运输。在大中城市间发展客运专线,在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铁路,加快形成覆盖我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网。”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客货分线的方向。

  27. 我国铁路的主要矛盾和发展思路 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1、主要干线运输能力十分紧张 2、路网规模总量明显不足 3、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4、部分地区进出通道不畅 5、季节运能紧张问题突出

  28. 跨越式发展思路:实现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跨越式发展思路:实现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 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运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km及以上。

  29. “四纵”: 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北京-沈阳-哈尔滨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30. “四横”: 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31. 目前已经立项的客运专线9条:武广、郑西、石太、京津、合宁、合武、温福、福厦、甬温。目前已经立项的客运专线9条:武广、郑西、石太、京津、合宁、合武、温福、福厦、甬温。

  32. 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复的客运专线项目 武广客专:已批复可研967km,投资690亿(不含两端枢纽) 郑西客专:已批复可研454km,投资342亿 温福:已批复可研312km,投资174.8亿。 福厦:已批复项目建议书276km,投资约135亿。 石太客专:已批复可研205km,投资128.5亿。 合宁、合武:已批复可研166+357km,投资40+168亿 京津:已批复可研115km,投资112亿 广珠:已批项目建议书131km,约182亿。 以上投资约2000亿元,计划2020年前,投资20000亿元

  33.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截至目前为止,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成都、重庆、长春、苏州、杭州、沈阳、哈尔滨等14个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模将达到1600公里左右。同时,青岛、西安、厦门、济南、长沙、郑州、石家庄、宁波、无锡、福州等大城市,在长期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也正在积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划工作。

  34. 铁路营业里程7.19万km,亚洲第一; 十五期间将达到7.5万km; 每年增加1000km; 八纵八横的路网主骨架: 八纵:京沪、京广、京哈、京九、大湛、包柳、兰昆及东部沿海等通道; 八横:陆桥、沪昆、北煤南运、宁西、京兰(藏)、沿江、南部沿海及西南出海等通道。 三、扩大路网,提高路网质量

  35. 1、大湛通道 2、包头-西安-安康-阳平关-成都通道 3、神朔-朔黄铁路 4、西安-南京铁路 5、株州-六盘水复线 6、川渝东通道 7、北京-沈阳通道 8、青藏铁路 9、国际通道 10、京沪高速铁路 四、“十五”计划建设的铁路

  36. 第一次提速:三大干线:京广、哈大、京沪 ——沪宁线“先行号” 第二次提速:三大干线——广深摆式列车 第三次提速:中西部 第四次:京九、浙干、武昌-成都、重庆通道 目标:500km——朝发夕至; 1200~1500km——夕发朝至; 2000~2500km——一日到达。 五、既有线的四次提速

  37. 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大秦铁路 纵贯大陆第三路——京九铁路 大西南的希望之路——南昆铁路 中国运行速度最高的铁路——秦沈客运专线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八纵八横的宏伟蓝图

  38. 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DJ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DJ2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蓝箭”号电动车组 “先锋”号电动车组 “中原之星”电动车组 “中华之星”电动车组 “新曙光”号内燃动车组 六、机车车辆升级换代

  39. 双线单元重载运煤电气化专线)大秦线 1992年底完成 7000t组合列车 七、建成我国第一条重载线路

  40. 60kg/m钢轨、Ⅲ型轨枕、弹性扣件、60AT12号道岔 高标准的路基——强化基床表层 少维修的轨道结构——无碴轨道结构 跨区间无缝线路 大号码高速无缝道岔 八、轨道结构现代化

  41. 三个转变: 1、从定性和传统经验向定量化科学管理转变; 2、对轨道状态和质量的检测从静态向动态和综合检测转变; 3、轨道管理从分散的单独系统向覆盖全路的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转变。 九、轨道维修管理现代化

  42. 开展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攻关: 加快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全力推进铁路信息化。 加强高速技术的自主创新,继续实施提速战略。 建设行车安全监控网络,形成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攻克技术难关,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 中国铁路科技创新发展蓝图

  43. 建成时速160公里以上的京沈快速客运通道。 掌握青藏铁路建设、运营相关技术,建设青藏铁路。 解决高速铁路相关技术问题,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 建成1.4万~1.6万公里左右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网。 基本形成大中城市间的快捷货运网。 基本建成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繁忙干线初步建成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 研制成功时速270公里动车组、摆式列车及先进的城市轨道动车组;交流传动电力、内燃机车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研制成功时速200公里速度等级的行车调度指挥与列车运行控制综合自动化系统。 繁忙干线养护维修实现大型养路机械化。 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点,《铁路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期规划纲要》还确定了“十五”期间要重点抓好的十大标志工程:

  44. 完成铁路运输所需专业:机车、车辆、工务、车务、电务、通信信号、运输调度等。完成铁路运输所需专业:机车、车辆、工务、车务、电务、通信信号、运输调度等。 有车必有路: 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 针对不同的运输条件、列车运行速度、运行工况等,采用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轨道结构。 第二节 铁路轨道在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