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15.1.2 幂的乘方

15.1.2 幂的乘方. 15.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和. 说课案教学内容:. 安宁中学部 蔡荣富.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法则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又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书把它分为两节,而内容较少,现在我把它作为一课时完成,仍然可行。.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识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幂的乘方法则。 2. 能熟练地应用法则进行计算 . 能力目标 : 从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具备同底数幂、幂的乘方的计算能力。

Download Presentation

15.1.2 幂的乘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5.1.2 幂的乘方 15.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和 说课案教学内容: 安宁中学部 蔡荣富

  2.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法则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又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书把它分为两节,而内容较少,现在我把它作为一课时完成,仍然可行。

  3.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1.识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幂的乘方法则。2.能熟练地应用法则进行计算. • 能力目标:从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具备同底数幂、幂的乘方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 一般 特殊”的认知规律,体味科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

  4. 教学重点 : 1.正确理解两个法则以及适用范围 。 2.会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的运算。

  5. 教学难点 两个法则的区别、对比运用。

  6. 教学方法及教材处理 • 采用“导读法”(杜郎口中学的“预习课”教学法): • “忆一忆”“读一读”“试一试”“议一议”“练一练”“说一说”

  7.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8. 教学过程之一 1.完成“忆一忆:”

  9. 忆一忆: • (1).an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 a、n、an 分别叫做什么? an 指数 底数 幂 an = a × a × a ×… a n个a

  10. (2). 105表示什么? (乘方的意义) 10×10×10×10×10 105 = 106表示什么? (乘方的意义) =10×10×10×10×10×10 106

  11. 提出问题 1014× 103 = ?

  12. 教学过程之二 • 1.完成“读一读” 学生阅读15.1.1同底数幂的乘法并完成P141的填空.

  13. 让学生说出填空结论 103 ×102= 10( ) 23 ×22 = 2( ) a3× a2 = a( ) 5 = 10( ); = 2( ); = a( ) 。 3+2 5 3+2 5 3+2

  14. 2.提问: am · an= ? am· an= am+n (当m、n都是正整数)

  15. 2.提问:此过程运用了那些运算律? am ·an = (aa…a) (aa…a) (乘方的意义) m个a n个a = aa…a (乘法结合律) (m+n)个a =am+n (乘方的意义) 即得 乘法法则 am · an=am+n(当m、n都是正整数) 讨论:a可以是什么数?有限制吗?

  16. 你记住法则没有? (1).自己记忆.(默读) (2).你怎样来记住此法则?

  17. 教学过程之三 1.完成“试一试” 2.学生做书上例题。

  18. 教学过程之四完成“议一议” 由学生说出自己在做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 汪国旗同学板书: a6 a · a6= 2 ×24 × 23 = 24+3=27 通过讨论得知别忘了a=a1

  19. 教学过程之五 • 完成“练一练” • 学生做练习题 P142 • (1).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做练习. • (2).让学生评价.

  20. 提升练习 • 你能解决吗? 2.计算: (1)10×102×104 (2)y4· y3· y2· y (3) (x+y)3 · (x+y)4

  21. 教学过程之六 • 完成“议一议” •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应该注意那几点?”

  22.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15.1.2 • 最后比较“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法则” 由学生来说.

  23. 后记: • 1.比较轻松完成两节学习内容。 • 2.学生作业正确率较高。 • 3.学生练习不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