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05 Views
复习要点. 《 职业病防治法 》 2001 年 10 月 2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并于 2002 年 5 月 1 日实施的。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方针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原则。. 复习要点.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狭义概念
E N D
复习要点 • 《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并于2002年5月1日实施的。 •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方针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原则。
复习要点 •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二)狭义概念 • 每个国家根据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具体情况,根据经济承受能力,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由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职业病范围,称为法定职业病,经确诊后,则享有政府规定的劳保待遇,即狭义的职业病。 • 目前,我国的法定职业病有10类115种。
复习要点 • 职业中毒(56种) • 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等56种。
复习要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 我国政府对粉尘控制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我们的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对控制粉尘危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具体地说:
复习要点 • 按职业危害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过程中的和与作业环境有关的有害因素三种: • 化学物质和生物因素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皮肤吸收和消化道吸收。 • 生产性噪声按其来源可分为流体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和电磁性噪声、脉冲噪声四大类。
复习要点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 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 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 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复习要点 •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 职业人群健康监护分为:上岗前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以及应急健康检查五类。
复习要点 • 我国自吸过滤式防毒呼吸器的产品标准是GB2890,防毒过滤元件按照防护的气体或蒸气的类别分类,不同类别有不同的标色和标记。 • 标色是要求过滤元件壳体本身的颜色,或包装上色带的颜色要符合标准规定的颜色,标色方便使用者辨识,如我国标准要求棕色代表防有机蒸气(如苯、二甲苯等)。
复习要点 • 正己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10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180mg/m3。 • 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MAC):10mg/m3;
复习要点 •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 (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 (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 (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 (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 (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 (九)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结束语 •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企业应切实落实主体责任,遵守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不断改善作业环境条件,达到促进职工健康、提高职工生命质量和推动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