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解读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解读. 2010.8.13 本科生院教务处. 目 录. 重要性 组成与内容 课程结构 修读课程与学分要求 特别说明 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网址与电话. 一、重要性. 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是体现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学校组织本科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审核学生本科专业毕业、学位授予的基本依据 也是学生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 二、组成与内容. 按大类招生 大类培养方案 + 专业培养方案 按专业招生 专业培养方案 前期实行通识教育 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交叉复合培养. 大类培养特色 大类培养面向 通识课程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解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解读 2010.8.13 本科生院教务处

  2. 目 录 • 重要性 • 组成与内容 • 课程结构 • 修读课程与学分要求 • 特别说明 • 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 网址与电话

  3. 一、重要性 • 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 是体现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 是学校组织本科教学的基本依据 • 是审核学生本科专业毕业、学位授予的基本依据 • 也是学生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

  4. 二、组成与内容 • 按大类招生 大类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 • 按专业招生 专业培养方案 前期实行通识教育 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交叉复合培养

  5. 大类培养特色 大类培养面向 通识课程 大类必修课程 二、组成与内容 • 大类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6. 培养目标 培养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特色课程 计划学制 最低毕业学分 授予学位 学科专业类别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说明(辅修、双专业、双学位)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二、组成与内容 • 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7.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 通识课程(见大类方案) • 大类课程(必修部分见大类方案) • 专业课程 • 个性课程 • 第二课堂

  8. 三、课程结构 课程分类 第二课堂 通识 课程 大类 课程 专业 课程 个 性 课 程 思 政 类 军 体 类 外 语 类 计 算 机 类 通 识 核 心 课 程 历 史 与 文 化 类 文 学 与 艺 术 类 经 济 与 社 会 类 沟 通 与 领 导 类 科 学 与 研 究 类 技 术 与 设 计 类 人 文 社 科 类 自 然 科 学 类 工 程 技 术 类 艺 术 设 计 类 必 修 选 修 课 方 向 模 块 课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9. 四、修读课程与学分要求 • 什么是学分? 学分是指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学习量,每门课程根据学生所化费的学习时间(含课堂讲授,课外学习)来设置学分。学生选课后,通过课程考核,即可获得学分。

  10. 四、修读课程与学分要求 • 四年制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60+4+5 160学分是第一课堂学分 +4学分为第二课堂学分(SRTP+学科竞赛分) +5学分为非收费学分 • 第一课堂160学分组成: • 通识课程(47.5学分)+ 大类课程(42学分)+专业课程以及个性课程(70.5学分) • 五年制:200+4+5.5

  11. 通识课程(47.5+5学分) 着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 通识必修课: 思政类 11.5+2(必修不能免修)E 军体类 5.5+3 (必修不能免修,体育课程选项)E 外语类 9(四级可以考代修)F 计算机类 5(分别选文化、程序)G

  12. 通识选修课程16.5→ 历史与文化类 H 文学与艺术类 I 经济与社会类 L 沟通与领导类 J 科学与研究类 K 技术与设计类 M 通识核心课程 S 通识课程(47.5+5学分)

  13. 通识选修课程(16.5)的修读要求: 通识核心课程限选 1门(有2学分和3学分不等)。 理学类、工学类(含信息)、应用生物科学类、生物医药类、科技与创意设计类需至少修读“人文社科”组6学分 人文类、社科类需至少修读“科学与技术”组4.5学分 其余学分由学生自行在通识选修课程选择修读。 通识课程(47.5+5学分)

  14. 大类课程(42学分) 着重于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是奠定学生今后学业发展的基石。 1. 人文社科类 A 2. 自然科学类 B 3. 工程技术类 C 4. 艺术设计类 D ◆大类必修课程(在各个大类培养方案中有明确规定) ◆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在各个专业培养方案中有明确规定 )

  15. 专业课程(70.5学分) 着重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创新精神。 • 专业必修、选修课程 • 方向、模块课程 • 实践教学环节 • 毕业论文(设计) 个别专业将专业课程的部分学分用于设置个性课程学分。

  16. 个性课程(学分) • 个性课程学分设置是学校为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促进复合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创新性和个性化学习而专门设置的课程学分。 • 各专业情况不同,有的专业设置有,有的没有设置。具体详见专业培养方案。 • 学生可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自主设计修读某专业的一组课程,也可以修读本专业推荐的课程。

  17. 第二课堂(4学分) • 科研训练(SRTP) • 学科竞赛 • 学术成果(如发表的论文) • 社会实践 详见《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

  18. 1.培养方案中,对所列的课程都有一个建议修读的学年和学期,这是一种比较合理分配学时学分和按照先后顺序修读课程的建议,请不要随便更改。1.培养方案中,对所列的课程都有一个建议修读的学年和学期,这是一种比较合理分配学时学分和按照先后顺序修读课程的建议,请不要随便更改。 2.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课程介绍、预修课程要求等,学生可在选课网上查阅到,选课前建议学生仔细查阅,特别是预修要求,不要盲目选课。 3.注意阅读相关配套文件。如大学英语课程修读办法、体育课程修读办法、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等。 五、特别说明

  19. 4.课程替换 原则上,课程需按照培养方案要求修读,但学生若遇主修专业确认跨类,或辅修、双专业(双学位)部分课程相似等问题,可申请替换。 大类课程的替换关系,即相同课程名称的,高层次课程可替换低层次课程,如甲>乙>丙,公布在《教务管理系统》网上,学生可直接在系统里进行申请替换. 其他替换关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吻合度,学生申请,由开课单位批复是否同意替换。 已公布课程替换关系的低学分课程,或被替换的低学分课程,将不再重复计算毕业课程学分 五、特别说明

  20. 六、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 认真仔细阅读学校的相关文件 • 详细研读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原则 • 了解课程修读的先后顺序 • 了解选课操作办法 • 通常学生每长学期修课学分<26为宜,选课学分<35 • 所有教师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建议学生不要盲目跟风

  21. 六、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 学生选课前,有较明确的学习方向,选课相对简单、容易 • 推荐课程表必修课程优先,但学生必须确认选课才生效(推荐课表也是随机排课的一种形式,只是学生是一个班) • 通识核心课程教学要求高,学生需慎重选择修课时间(四年里,仅修一门) • 一个长学期有2张课程表

  22. 六、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 注意选课时间规定 • 通识选修课程不宜选过多,一学期1门 • 选课技巧:先必修(后选修);实验(理论);大学分(小学分);长学期(小学期) • 选课后注意查询结果(教学班、时间、地点、考试等)等

  23.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查阅地址为:http://bksy.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66128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查阅地址为:http://bksy.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66128 本科生院网页→“教学教务”栏目→点击“培养方案” →点击“2010级浙江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 学业指导视频----在新生服务网上 http://freshman.zju.edu.cn 用“统一身份认证”的用户、密码登录 咨询电话: 通识教育与大类培养办公室: 0571-8820641 专业培养办公室:0571-88206238 七、网址与电话

  24. 谢 谢 大 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