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565 Views
參、 現代經濟的開展與影響. 章目錄. 一、地理大發現 1. 頻繁的海上活動. 海外貿易與殖民. 累積財富、資源. 西歐:歐洲經濟核心. 全球最早工業化與現代化的地區. 2. 新作物的傳入 (1). 馬鈴薯、玉米 …. (2). 提高歐洲環境負載力. 二、工業革命. 1. 基礎:海外 貿易與殖民地的拓展. 累積大量資金. 建立金融保險系統. 海外殖民地增加. 海外市場迅速擴展. 工業原料充裕. 工業原料充裕. 荷蘭東印度公司船隻. 刺激有效率生產的需求. 2 發生與 擴展 ( 1). 英國→歐陸 (2). 工業區:煤產區.
E N D
參、 現代經濟的開展與影響 章目錄
一、地理大發現1.頻繁的海上活動 海外貿易與殖民 累積財富、資源 西歐:歐洲經濟核心 全球最早工業化與現代化的地區
2.新作物的傳入 • (1).馬鈴薯、玉米…. • (2). 提高歐洲環境負載力
二、工業革命 1.基礎:海外貿易與殖民地的拓展 • 累積大量資金 建立金融保險系統 • 海外殖民地增加 海外市場迅速擴展 工業原料充裕 • 工業原料充裕 荷蘭東印度公司船隻 刺激有效率生產的需求
2發生與擴展 (1).英國→歐陸 (2).工業區:煤產區 北歐 最 東歐 晚 出 現代工業空間分布 現 影響日後歐洲的區域差異 缺煤鐵 南歐
薩克森褐煤礦場 陳豫 提供
歐洲各國都市化程度(2003) • 3.工業革命的影響 • (1)人口加速成長 • A農工生產力增加 • B醫藥衛生進步 • (2)都市化程度提高
(3)商業化、專業化農業 A工業化、都市化 B交通革新新大陸廉價小麥輸入 C配合環境
D專業化農業的空間分布 圈田 英國 三年輪耕的敞田 丹麥 自給性農業 酪農、飼牧 歐洲牧場 自給性農業 園藝業&酪農業 比荷 南歐 葡萄橄欖 時鮮作物栽培日廣
英國的圈田 陳豫 提供
影片欣賞—工業先聲—英國 於畫面中點兩下可放大畫面 影片長度:04:19 引用來源:沙鷗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影片學習問題—工業先聲—英國 1.英國的經濟學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這樣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地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場,祕魯送來□,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遍布◎群島,我們的棉花長期以來栽培在美國南部,現已擴展到地球每個溫暖地區。」請問文中的代號分別代表什麼? A: ○ 羊 □ 白銀 ※ 茶葉 ◎ 東印度
影片學習問題—工業先聲—英國 2. 試從影片中整理出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哪些? A:1.工業革命帶動都市化(1850年,英國都市化程度超過60%) 2.農工生產力增加(鐵產量超過世界所有國家鐵 產量的總合,煤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3.輪船、鐵路等交通革新(火車和汽船則開始代替馬車和帆船) 4.工業革命後,英國為滿足原料與市場的需求,採取帝國主義途徑,擴充對殖民地的經營與控制
學生活動11-2 歐洲在羅馬帝國滅亡後,政治上陷於分裂的局面,但基督教卻早已統整了歐洲文化。基督教教義或聖經中的故事常成為許多畫家作畫的靈感來源,如法國畫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的畫作中即常隱含濃厚的宗教情懷。圖11-13為其著名畫作「拾穗」,描繪秋收季節法國農村三位婦人,在金黃秋陽下彎腰曲背拾穗的情境,而遠方的田園隱隱有輛收穫滿載的馬車,農場主人只成了遠方依稀的人影。請問: 挪威;地處高緯、氣候嚴寒
學生活動11-2 1. 就法國十九世紀的環境背景判斷,畫作中的田間作物最可能為何? 2. 米勒的時代正當工業革命後,當時農業生產技術可能產生何種變化? 1. 小麥 2. 生產工具改進,如:割麥穗的鐮刀日漸改良,在收割過程中損失的麥粒也減少
學生活動11-2 3. 想一想米勒在「拾穗」這幅畫作中所要表達的意境;並搜尋相關資料,找出此幅畫作的宗教意涵。 3. 請同學尋找資料並踴躍發言
章目錄 肆、歐洲的統合
一、歐盟的動機 1.爭奪原料與市場→分裂戰爭→和平的可貴 2.戰爭氛圍濃厚:二戰結束,世界進入美、蘇「冷戰」 3.民族主義意識強烈 4.關稅保護主義盛行
二、歐洲整合的歷程 • 1951 歐洲煤鋼共同體 規範煤鐵等戰略物資的生產與銷售 • 1958 歐洲經濟共同體 消除貿易壁壘,關稅同盟 促進勞力、商品與資金的自由流通 擴大內部市場規模,以和美國相抗衡 • 1958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建立原子能共同市場與管理機制 推動原子能開發與和平用途
幾經擴張 1993 歐洲聯盟EU 經濟與政治同盟 1967 歐洲煤鋼共同體 歐洲經濟共同體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三者合併成立歐洲共同體 擴張中 今日歐盟 經濟力強勁
1973年 年代: 加入國家: 成員國: 愛爾蘭、英國、丹麥 共9國 1980年代 年代: 加入國家: 成員國: 希臘(1981) 西班牙及葡萄牙(1986年) 共12國
歐洲整合的歷程 年代: 加入國家: 簽訂條約: 組織名稱: 目的: 1992年 荷、比、盧、法、義、德、愛、英、丹 、希、西、葡等12國 馬斯垂克條約 歐洲聯盟 1. 廢除貿易障礙,成立單一市場、單一貨幣 2. 共同的外交與安全政策 3. 加強司法與內政事務的合作 → 被喻為歐盟的三大支柱
1995年 年代: 加入國家: 成員國:共15國 芬蘭、瑞典 、奧地利 2004年 年代: 加入國家: 成員國: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馬爾他、塞普勒斯共10國 共25國
歐盟第五次擴張 2007年 年代: 加入國家: 成員國: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 共27國
學生活動11-3 下列為數種汽車廠牌的標誌。請回答下列問題: 1. 說出這些標誌各為何種廠牌。 2. 寫出創造這些汽車品牌的國家。 義大利法拉利 瑞典富豪 德國福斯 英國捷豹
學生活動11-3 德國賓士 法國標緻 法國雷諾 德國寶馬 英國勞斯萊斯 德國保時捷
學生活動11-3 3. 除了上述汽車品牌外,還有哪些汽車的品牌是源於歐洲地區?想一想,這些國家汽車工業發達的原因何在。 德國 奧迪(AUDI)、法國 雪鐵龍(CITROEN)、英國 賓特利(BENTLEY)、義大利 藍寶堅尼(Lamborghini)、德國 歐寶(OPEL)等。這些國家工業革命較其他國家早、鋼鐵工業發達、技術進步
章目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