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作物育种学各论 第一章 水稻育种

作物育种学各论 第一章 水稻育种. 第一节 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 第一节 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 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 二、我国水稻育种简史与主要成就 三、国内外水稻育种发展动态及趋向. 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 1 、稻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 112 个之多,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 90% 以上。 我国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产量高而稳,适应性强。 稻米食味和营养价值好,品质优于其它粮食。. 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

plato-diaz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作物育种学各论 第一章 水稻育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一章 水稻育种 第一节 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

  2. 第一节 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 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 二、我国水稻育种简史与主要成就 三、国内外水稻育种发展动态及趋向

  3. 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 1、稻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 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以上。 • 我国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 水稻产量高而稳,适应性强。 • 稻米食味和营养价值好,品质优于其它粮食。

  4. 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 2、我国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29.1%,稻谷产量则占粮食总产的47.3%,不足1/3的面积生产2/5以上的粮食,可见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1985-1989统计)

  5.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三大谷类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所占比重 * (1)占粮食总产量比重 (2)占谷物总产量比重

  6. 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 3、我国水稻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 (1)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 1980~1989年统计结果,我国年均生产稻谷1.66亿吨,占世界稻谷总产的36.9%,为世界第一;水稻播种面积年均4.9亿亩,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22.8%,仅次于印度;稻谷平均亩产338.5公斤,比世界平均高38.3%,在主要产稻国中名列前茅。

  7. 部分主要产稻国的面积、单产、总产(1985~1987平均值)部分主要产稻国的面积、单产、总产(1985~1987平均值)

  8. 2001-2003年世界水稻年均生产情况

  9. 3、我国水稻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 (2)我国是稻作历史古国 • 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 • 水稻栽培历史极为悠久,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稻谷、米粒、稻秆等遗物出土者达73处,最早的是浙江桐乡罗家角(7040±150BC)和余姚河姆渡(6950±130BC)。古籍上有关水稻的记载非常丰富。

  10. 3、我国水稻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 (3)我国是稻种资源富国 • 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53°27′N)。生态环境极为多样,稻种资源异常丰富。 • 到1990年底为止,我国已编入国家稻种资源目录的国内品种达54972份,其中古老的地方品种达46887份。

  11. 水稻分布地域广阔 南起海南三亚 北至黑龙江漠河 东起黄海之滨 西至新疆 地理条件复杂 光、温、水、土、生态因素多变

  12. 3、我国水稻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 (4)我国是水稻科技强国 • 水稻矮化育种源于我国,被誉为水稻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比国际水稻所育成IR8时间早十年。 • 杂交水稻更是举世闻名, 被誉为水稻的第二次 “绿色革命”。

  13. 二、我国水稻育种简史与主要成就 • 我国有计划地开展水稻育种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20年代。 • 建国前水稻的生产和育种,技术力量对比薄弱,水平低,发展缓慢。 • 建国后,我国始终把育种和普及良种作为稻作增产的重要措施,其中最为突出的成就是水稻良种矮杆化和杂交稻的兴起,为国际水稻育种界所瞩目。

  14. 50年来,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3个重要发展时期:50年来,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3个重要发展时期: • 高杆良种的评选利用(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后期) 早籼南特号,中籼胜利籼,中粳黄壳早廿日,晚粳老来青 • 矮化育种阶段(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 3个里程碑式的品种: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在来1号 • 杂种优势利用阶段(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 袁隆平,李必湖, 谢华安 南优系统,汕优系统, 汕优63 • 高产、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80年代至今) 桂朝2号,特青,直立穗粳稻 • 分子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

  15. 三、国外水稻育种发展动态及趋向 • 世界水稻90%以上的产销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亚洲。据国际水稻所的综合分析,在亚洲8个国家(缅甸、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尼、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1965~1980年使稻作总产量明显增加的诸因素中,推广良种的作用占23.3%,这充分说明了水稻育种工作的重要性。 • 各国水稻育种目标都注意提高品种的产量潜力,改进良稻米品质,常规杂交育种都是主要的育种方法,普遍重视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

  16. 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种植籼稻,世界上90%以上的等雨稻田集中在这个地区,产量低而不稳,自然灾害频繁。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对该地区以至世界稻作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与影响。其育种方向致力于选育高产稳产适于不同类型等雨田生态环境的品种,强调品种的耐旱及耐淹性;选育灌溉田高产品种,注意进一步改进株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抗主要病虫、耐盐碱和逆性土壤环境。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种植籼稻,世界上90%以上的等雨稻田集中在这个地区,产量低而不稳,自然灾害频繁。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对该地区以至世界稻作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与影响。其育种方向致力于选育高产稳产适于不同类型等雨田生态环境的品种,强调品种的耐旱及耐淹性;选育灌溉田高产品种,注意进一步改进株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抗主要病虫、耐盐碱和逆性土壤环境。

  17. 泰国以选育推广优质长粒型品种为主,是优质米出口国。过去由于出口贸易对优质的要求,限制了对其它育种目标的实现。50年代后强化了抗稻瘟病育种,60年代中期以来,广泛利用新型半矮杆品种与高杆、感光的泰国推广品种杂交,将抗病与耐肥茎挺结合起来。泰国还有一些深水稻品种,营养生长阶段可在1米深水层中生长。泰国以选育推广优质长粒型品种为主,是优质米出口国。过去由于出口贸易对优质的要求,限制了对其它育种目标的实现。50年代后强化了抗稻瘟病育种,60年代中期以来,广泛利用新型半矮杆品种与高杆、感光的泰国推广品种杂交,将抗病与耐肥茎挺结合起来。泰国还有一些深水稻品种,营养生长阶段可在1米深水层中生长。 日本生产粳稻,品种矮杆多穗,强调品质优良,抗倒伏和抗病虫,适于机械化种植和收割。80年代开展籼粳杂交超高产育种,培育超高产品种,取得进展。

  18. 韩国采用籼粳交方法,并与IRRI合作密切,进行南北穿梭育种,育成密阳、水源系统等一批偏籼高产品种,使该国水稻平均产量跻于世界前列。品种强调抗稻瘟病、耐低温和米质优良,粳稻又有取代籼稻的趋势。韩国采用籼粳交方法,并与IRRI合作密切,进行南北穿梭育种,育成密阳、水源系统等一批偏籼高产品种,使该国水稻平均产量跻于世界前列。品种强调抗稻瘟病、耐低温和米质优良,粳稻又有取代籼稻的趋势。 美国是世界稻米主要输出国之一,但种植面积和总产较小。稻作采用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作业。品种以长粒型为主。稻米品质是首要目标,要求苗期长势强,耐低温、抗除草剂,适于直播,抗稻瘟和纹枯病,谷壳多无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