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570 Views
知识碎片化. 知识系统化. “ 六书”形声字探究. 东汉,许慎,定义:形声者,以 事 为名,取 譬 相成,江河是也。 今释:“以事为名”指形符而言,即以 事类 作为形符的名称;“取譬相成”指声符而言,即以 读音 相近的字合成形声字,“譬”意为比拟其音。 简释: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种类,叫形符(也叫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一)形声字的结构分析.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 位置 ,通常有下面类型 (1) 左形右声 :诸 豇 點(点) ( 2 ) 右形左声 :錦 飾 馮(仌馬) ( 3 ) 上形下声 :耋 耇 雷
E N D
知识碎片化 知识系统化
东汉,许慎,定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东汉,许慎,定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 今释:“以事为名”指形符而言,即以事类作为形符的名称;“取譬相成”指声符而言,即以读音相近的字合成形声字,“譬”意为比拟其音。 • 简释: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种类,叫形符(也叫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一)形声字的结构分析 •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通常有下面类型 (1)左形右声:诸 豇 點(点) (2)右形左声:錦 飾 馮(仌馬) (3)上形下声:耋 耇 雷 (4)下形上声:煮 裳 堂 累 甫 = + (5)外形内声:园 裹 褒 (6)内形外声:鳳 辯 哀
(7)形占一隅:疆 哉 颖 脩 毂 (8)声占一隅:旗 徒 望 房
(二)形符的表意功能 形声字的本义与形符的意义有关。 例如:“简”字从竹间声,本义是用以编撰书册的竹简,其形符“竹”标示它的本义与竹有关。 另一方面,同类的意义,也可能用不同的形符来表示。 例如:同是与生育有关的字,“妊”、“娠”从女,“娩”从子免声。“懒”,有从女赖声的写法“嬾”。这是由于造字心理的角度不同所致。
(三)声符的表音功能 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粗略的表音作用,这是判断一个合体字是否形声字的重要标志。
(四)声符的表意功能 通常人们都以为形声字只有形符才有 表意功能,却忽视了声符的表意功能。 声符的表意功能可以从 形体表意和语音表意 两方面来看。
有小部分形声字,原先是象形字或指事字或会意字,后来才加上形符成为形声字的。如: • 象形→形声:云——雲止—趾其——箕 • 指事→形声:厷——肱朱—株 • 会意→形声:韦——围莫——暮
语言是通过语音来表达信息意义的。作为记录书面语符号的形声字,其声符既有表音功能,当然也就是通过语音为媒介而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语言是通过语音来表达信息意义的。作为记录书面语符号的形声字,其声符既有表音功能,当然也就是通过语音为媒介而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 所以,从本质上说,声符的表意功能只跟它的语音有关,而跟它的形体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以“農”为声符的字都有浓厚的涵义,露水多叫“濃”;花草茂盛叫“穠”,衣饰盛多叫“襛”,酒淳厚叫“酉農”,多毛犬叫“犭農”,等等,但“農”字本身并不表示浓厚。“農”的本义为耨田除草。可见, “濃”、 “穠”等字所含的浓厚义只跟声符的语音有关,跟声符的形体则无关。
老师,学了这些貌似系统的知识,有用吗? ----------一名叫急功近利的同学很真诚地问。
有用!(老师坚定地回答)好比说: 一,复旦自主招生
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 通假字:贾、冯虚御风、老弱罢转饟 • 鉴别用词正误:(司马迁)南浮长淮,诉大江 辨正:“诉”应该为“泝”,现在写为“溯”。 证据:
三,运用于实践 校园文化研究
从右数第四列“擠”应改为“躋”。 • “擠”的简体字是“挤”,读jǐ; “躋”的简体字为“跻”读音为“jī”,皆形声字。 • “跻” ,登、上升的意思。而“跻身”表示使自己(的地位)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此碑文本想表达叶先生所创基业跻身上海建筑业之林的地位。
这是纪念叶进财先生的儿媳妇叶周妙凤女士的雕刻。这是纪念叶进财先生的儿媳妇叶周妙凤女士的雕刻。 按照金文或篆体的写法,那么“妙”应为“” 。 而碑刻中的是“纱布”的“纱”,“”, 错。 “凤”的古字“”,对。 “坪”,古今一也。古文字为“”或“”,对。
升、昇(陞)字形梳理: “升”,古字 “昇” ,古字 • 辨析: 升斗的“升”只写作“升”。上升的意义一般写作“升”。 太阳升的意义、升平的意义写作“昇”或“升”。 升官的意义本来写作“升”、“昇”。 “陞”字在唐以前罕见,唐朝以后,一般只用于升官的意义。
解释: 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或: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 《淮南子:主术训》片段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诫子书》片段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ye三声)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出自《说文解字注》 这两个“致”的右半部分不同,经查证,是学校石头上的雕错了。(见右图)
另外,还需做说明的是: 发这个字,在繁体字里是有两个字: 这是“头发”的“发”,可以从字的上半部分看出。 这是“发展”的“发”,因为碑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发展,所以应为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