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49 Views
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 陈迎春. 七步诗. q í. l ù.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ch ĭ. f ŭ. 曹植简介: 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曾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著有 《 曹子建集 》 ,代表作 《 洛神赋 》 、 《 名都赋 》 、 《 赠白马王彪 》 。 他是建安时期成就最大的作家,钟嵘称为“建安之杰”,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E N D
七步诗 qí lù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chĭ fŭ
曹植简介: 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曾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著有《曹子建集》,代表作《洛神赋》、《名都赋》、《赠白马王彪》。 他是建安时期成就最大的作家,钟嵘称为“建安之杰”,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风格以曹丕继位为界,前期以宴饮游乐为主,后期以抒忧发愤为主。钟嵘评价其艺 术 特 色 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学习重点: (一)训练朗读能力,体味汉魏五言诗的特点; (二)感受作者的隐含于诗文里的思想情感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三)同写作结合,训练联想和想象能力。
读准下列字词: 金羁 幽并 乡邑参差 飞猱 勇剽 豹螭 鲜卑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连翩西北驰 西北: 少小去乡邑 去: 扬声沙漠垂 垂: 宿昔秉良弓 宿: 昔: 狡捷过猴猿 狡: 胡虏数迁移 数: 厉马登高堤 厉马: 俯身散马蹄 散: 马蹄: 左顾凌鲜卑 凌: 性命安可怀 安: 怀: 不得中顾私 中: 视死忽如归 忽: 试着翻译下面句子: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扬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名编壮士籍,不得衷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jī bīng yì cēn cī náo piāo chī Xiān bēi 向西北 离开 通“陲”,边境 平时 过去 通“矫”,强健 屡次、多次 快马 使---裂开 箭靶子 顾惜、怀恋 压倒 怎能 轻忽、不在意 通“衷”,心里
结合音乐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注意: (1)节奏变化; (2)语气变化; (3)情感变化。
课文赏析: 一: 诗文塑造了怎样一个人物 形象? 二:诗文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仅仅是在写马吗?为什么? 不是。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表面写马,实际写人,把游侠少年叱咤风云的英姿展现在读者眼前。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用了设问。 这几句仅仅是作者客观的记述吗?为什么? 不是。“扬声沙漠垂”还包括作者对少年的赞扬。
写少年武功高强,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既是 “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半部分卫国杀敌作了铺垫。 这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用了铺陈的手法。 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这几句动作描写的成功之处,并指出原因? 用词准确,选了破、摧、接、散四个动词 从左右上下四个不同方向展现了少年武艺高超的形象。 比喻恰当。 既写出了比猴猿更敏捷的身手,又写出比豹螭更勇剽的气势。
表现人物仅仅写他的外在美够不够?作者作了怎样的处理?表现人物仅仅写他的外在美够不够?作者作了怎样的处理? 不够。作者还重在展现他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哪一句话最能表现白马少年叱咤疆场的 英雄气概?为什么?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一个“蹈”字,一个“凌”字,写出少年英雄长驱直入、锐不可挡、排山倒海之势,表现了他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勇猛。 英雄为什么能够左凌右蹈呢? 除了武艺高超之外,主要还是英雄的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英雄的这种精忠报国的爱 国情感表现得更强烈,从而显示义无反顾的气 概。 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改成陈述句,体会一下感情有何不同? 这首诗仅仅是为了描写一位少年英雄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这首诗写在曹植的前期,当时他才华横溢,胸怀大志,这首诗实际上通过“少年白马英雄形象”抒发了曹植想要建功立业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