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 陈迎春

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 陈迎春. 七步诗. q í. l ù.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ch ĭ. f ŭ. 曹植简介: 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曾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著有 《 曹子建集 》 ,代表作 《 洛神赋 》 、 《 名都赋 》 、 《 赠白马王彪 》 。 他是建安时期成就最大的作家,钟嵘称为“建安之杰”,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pill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 陈迎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 陈迎春

  2. 七步诗 qí lù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chĭ fŭ

  3. 曹植简介: 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曾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著有《曹子建集》,代表作《洛神赋》、《名都赋》、《赠白马王彪》。 他是建安时期成就最大的作家,钟嵘称为“建安之杰”,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风格以曹丕继位为界,前期以宴饮游乐为主,后期以抒忧发愤为主。钟嵘评价其艺 术 特 色 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4. 学习重点: (一)训练朗读能力,体味汉魏五言诗的特点; (二)感受作者的隐含于诗文里的思想情感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三)同写作结合,训练联想和想象能力。

  5. 读准下列字词: 金羁 幽并 乡邑参差 飞猱 勇剽 豹螭 鲜卑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连翩西北驰 西北: 少小去乡邑 去: 扬声沙漠垂 垂: 宿昔秉良弓 宿: 昔: 狡捷过猴猿 狡: 胡虏数迁移 数: 厉马登高堤 厉马: 俯身散马蹄 散: 马蹄: 左顾凌鲜卑 凌: 性命安可怀 安: 怀: 不得中顾私 中: 视死忽如归 忽: 试着翻译下面句子: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扬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名编壮士籍,不得衷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jī bīng yì cēn cī náo piāo chī Xiān bēi 向西北 离开 通“陲”,边境 平时 过去 通“矫”,强健 屡次、多次 快马 使---裂开 箭靶子 顾惜、怀恋 压倒 怎能 轻忽、不在意 通“衷”,心里

  6. 结合音乐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注意: (1)节奏变化; (2)语气变化; (3)情感变化。

  7. 课文赏析: 一: 诗文塑造了怎样一个人物 形象? 二:诗文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

  8.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仅仅是在写马吗?为什么? 不是。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表面写马,实际写人,把游侠少年叱咤风云的英姿展现在读者眼前。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用了设问。 这几句仅仅是作者客观的记述吗?为什么? 不是。“扬声沙漠垂”还包括作者对少年的赞扬。

  9. 写少年武功高强,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既是 “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半部分卫国杀敌作了铺垫。 这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用了铺陈的手法。 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这几句动作描写的成功之处,并指出原因? 用词准确,选了破、摧、接、散四个动词 从左右上下四个不同方向展现了少年武艺高超的形象。 比喻恰当。 既写出了比猴猿更敏捷的身手,又写出比豹螭更勇剽的气势。

  10. 表现人物仅仅写他的外在美够不够?作者作了怎样的处理?表现人物仅仅写他的外在美够不够?作者作了怎样的处理? 不够。作者还重在展现他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哪一句话最能表现白马少年叱咤疆场的 英雄气概?为什么?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一个“蹈”字,一个“凌”字,写出少年英雄长驱直入、锐不可挡、排山倒海之势,表现了他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勇猛。 英雄为什么能够左凌右蹈呢? 除了武艺高超之外,主要还是英雄的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

  11.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英雄的这种精忠报国的爱 国情感表现得更强烈,从而显示义无反顾的气 概。 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改成陈述句,体会一下感情有何不同? 这首诗仅仅是为了描写一位少年英雄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这首诗写在曹植的前期,当时他才华横溢,胸怀大志,这首诗实际上通过“少年白马英雄形象”抒发了曹植想要建功立业的理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