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909 Views
第 6 章 激光显示技术. §6 激光显示技术. 激光显示技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激光阴极射线管 LCRT ( Laser Cathode Ray Tube ),基本原理是用半导体激光器代替阴极射线显像管的荧光屏来实现的一种新型显示器件。 (二)是激光光阀显示,基本原理是激光速仅用来改变某些材料(如液晶等)的光学参数(折射率或透过率),而再用另外的光源把这种光学参数变化而构成的像投射到屏幕上,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三)是直观式(点扫描)电视激光显示,它是将经过信号调制了的 RGB 三色激光束直接通过机械扫描方法偏转扫描到显示屏上。. 图 5.7 激光面板基本结构.
E N D
§6 激光显示技术 • 激光显示技术分为三种类型: • (一)是激光阴极射线管LCRT(Laser Cathode Ray Tube),基本原理是用半导体激光器代替阴极射线显像管的荧光屏来实现的一种新型显示器件。 • (二)是激光光阀显示,基本原理是激光速仅用来改变某些材料(如液晶等)的光学参数(折射率或透过率),而再用另外的光源把这种光学参数变化而构成的像投射到屏幕上,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 (三)是直观式(点扫描)电视激光显示,它是将经过信号调制了的RGB三色激光束直接通过机械扫描方法偏转扫描到显示屏上。
6.1、LCRT(Laser Cathode Ray Tube) • 1964年尼古拉·G·巴索夫博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提出用电子束激发半导体导致受激发射或得到激光的设想。 • 60年代中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在液氦温度下实现了绿光的发射。直到近年来才研制出几种主要颜色的室温下工作半导体材料。 • 1999年,Principia Optics Inc公司获得4.5万伏阳极电压下能在室温下工作的红、绿、蓝激光CRT样机,完成了商业化的第一步。
LCRT的工作原理除了用半导体激光器代替荧光面板外,激光CRT实质上就是一个标准的投影用阴极射线管。(LCRT的基本结构如图6.1所示。)LCRT的工作原理除了用半导体激光器代替荧光面板外,激光CRT实质上就是一个标准的投影用阴极射线管。(LCRT的基本结构如图6.1所示。) • 半导体材料的两面与镜面相邻接从面形成一个激光器的谐振腔,并与一片衬底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块激光面板。用电子束扫描激光面板时,在电子束轰击到的地方就产生出激光来。这种激发的物理机制和荧光CRT相似,只是产生的是激光而不是荧光。
单片半导体是由宽谱带间隙的II-VI族单晶化合物(如ZnS、ZnSe、CdS、CdSSe、ZnO等)构成的。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完全可以获得可见光谱上的任何一个波长。为了减少损耗,激光腔只有几个微米厚。激光面板预计能承受长时间的高能电子束轰击,达到10000至20000小时的寿命。单片半导体是由宽谱带间隙的II-VI族单晶化合物(如ZnS、ZnSe、CdS、CdSSe、ZnO等)构成的。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完全可以获得可见光谱上的任何一个波长。为了减少损耗,激光腔只有几个微米厚。激光面板预计能承受长时间的高能电子束轰击,达到10000至20000小时的寿命。
表6.1 对应5504K和6504K色温所需的红、绿、蓝发光功率
LCRT同时也是一种理想的影院放映光源,它不会产生损害胶片的红外和紫外强光。预期可以延长胶片的放映寿命,所以可以做为兼容的数字/胶片放映机。
6.2、激光光阀显示 • 图6.4所示为激光光阀显示。优点是清晰度极高。它是利用激光束对液晶进行热写入寻址, 图6.4 激光光阀显示
激光束写入原理为:把介电各向异性为正的近晶相液晶夹于两片带有透明电极的玻璃基板之间(其中一片玻璃基板内涂有激光吸收层),构成液晶光阀。激光束写入原理为:把介电各向异性为正的近晶相液晶夹于两片带有透明电极的玻璃基板之间(其中一片玻璃基板内涂有激光吸收层),构成液晶光阀。 • 把聚焦约为10μm的YAG激光束照射到液晶光阀上,被吸收膜吸收后变成热能并传给液晶。于是照射部分的液晶随温度上升,从近晶相,经由向列相变成各向同性液体。 • 当激光束移向他处,液晶温度急剧下降,出现由各相同性液体-向列液晶-近晶相的转变的相变过程。由于速冷作用,相变过程中形成一种具有光散射的焦锥结构,这种结构一直保持到图像擦除。别一方面没有照射部分的液晶仍为垂直于表面取向的透明结构。这样通过对激光束的调制和扫描,便可在整个画面上形成光散射结构和透明结构的稳定共存。
擦除过程是:用电擦除法,即在液晶层上施加高于条件阈值(约70kV/cm)的高电场E,使之反加到初始的透明结构。这种擦除方式速度极快,已被广泛使用。
6.3、点扫描激光电视 • 直接扫描式激光电视系统如图6.5所示。其中应包括RGB激光光源,扫描装置,光强调制,和扫描同步控制部分。
激光显示原理 • 显示原理 • 外部视频/PC信号被分解为三原色经颜色转换后调制三束激光的强度;被调制的光信号经过光缆传输到扫描系统,激光束被偏转(行扫描:转镜,帧扫描:振镜)投射到屏幕上,“写”出图像。 • 基本结构 • RGB激光光源 • 激光调制 • 扫描投射系统 • 图像变换光学系统 • 光导传输 • 电子控制和软件 图6.5 激光扫描系统示意图
直接激光扫描激光电视利用了激光器的色纯度高,色域比一般彩色电视大的特点。直接激光扫描激光电视利用了激光器的色纯度高,色域比一般彩色电视大的特点。 • 显示的图像色彩更加鲜艳、逼真。 • 直接扫描方式与光学系统成像不同,无聚焦范围限制,可以在任何反光物体上显示,所以可以在建筑物上,水幕上(水幕电视),烟雾上(空中显示)等特殊效果。
一、激光器选择 • 激光电视扫描的屏幕时,屏幕亮度可由人眼视觉暂留时间内平均输出亮度来计算。屏蔽幕亮度用L,光通量用表示,可得: (6.1)
采用氩离子激光器可以得到上述大多数蓝、绿光谱线。下面以美国相干公司Innova激光产品为例,它所包括的谱线及功率如下表所示。氪离子激光器可以得到红光谱线,以及混合气体激光器可以得到全彩色谱线。采用氩离子激光器可以得到上述大多数蓝、绿光谱线。下面以美国相干公司Innova激光产品为例,它所包括的谱线及功率如下表所示。氪离子激光器可以得到红光谱线,以及混合气体激光器可以得到全彩色谱线。
表6.4 Innova氩离子激光器谱线及功率分布 表6.5 氩氪混合气体激光器输出谱线
固体激光器以及半导体激光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激光器,可以产生连续输出的谱线主要为YAG的1064nm,1319nm及946nm。如果用这些谱线倍频,可以得到532nm绿光,660nm红光及473nm蓝光。它们也可以做为RGB全色激光显示的光源。固体激光器以及半导体激光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激光器,可以产生连续输出的谱线主要为YAG的1064nm,1319nm及946nm。如果用这些谱线倍频,可以得到532nm绿光,660nm红光及473nm蓝光。它们也可以做为RGB全色激光显示的光源。 • 用固体激光器泵浦的非线性光学参量激光器也可以得到RGB全色激光输出。
蓝光446nm:>4.8W 绿光532nm:>6.5W 红光628nm:>7.0W 脉宽:<7ps 脉冲重复频率:>80MHz 光束质量M2:<1.5 偏振:>100:1(线性) 振幅噪声:<2% rms 寿命:1000小时/5年
二、光调制器 • 激光器输出光强的调制可以由二种途径来实现:由激光器驱动电源直接调制,在激光器内部外部放置光电晶体。外部调制法又分为:电光调制和声光调制两种。前者适合10~100MHz范围内的宽频带调制,但所需驱动功率大;后者适用于10MHz以下的窄频带光调制,所需驱动功率小,可获得高对比度。
(1)电光调制 • 晶体的折射率随外加电场E的改变而变化,称为电光效应。一般可以将晶体的折射率展开为电场的级数 • 场中a和 b是常数,电场一次项代表线性电光效应,即普克尔斯(Pockels)效应;电场二次项代表克(Kerr)效应,电光调制利用的是普克尔斯效应。 图6.8 电光晶体Z截面,实线为无外场时,虚线为加Z向电场时
1)横向运用 • 外加电场垂直于光轴的方式工作称轴向偏压方式。由于入射光被分解成为平行于X’和Y’两个方向的互为垂直分量。在经历了两个方向不同的折射率之后,通过晶体后两个偏振方向的相位差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