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k likes | 1.86k Views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课 程 性 质.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是国家教育部推荐 的高校“两课”教材,作为专门的公共理 论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现实性和政策性。 本课程是吉林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选修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应用并重的课程。. 二、考 核 方 式. 成绩:总成绩=期末+平时 平时成绩考核办法: 以课堂表现为主: 出勤: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课堂笔记:记重点、记问题、记心得 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内容准确 课堂纪律:认真、专心. 三、自 学 建 议.
E N D
一、课 程 性 质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国家教育部推荐 的高校“两课”教材,作为专门的公共理 • 论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现实性和政策性。 • 本课程是吉林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选修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应用并重的课程。
二、考 核 方 式 • 成绩:总成绩=期末+平时 • 平时成绩考核办法: 以课堂表现为主: • 出勤: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 课堂笔记:记重点、记问题、记心得 • 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内容准确 • 课堂纪律:认真、专心
三、自 学 建 议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内容比较丰富,且需要记忆、理解联系实际应用的也比较多。因此在学习中建议学习者: • 1.认真学习文字基本教材,掌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框架内容。 • 2.关注国际国内时势,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 3.重视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既是自我学习情况检查的方法,也是及时复习的手段。
第一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 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教学目的 • 了解战后世界经济的构成、多极化格局及高速增长的原因。 • 了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表现、科技主导格局、区域化与全球化并行及不平衡状态; • 了解世界贫富差距的表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
一、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 • 什么是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的各主要力量(即主角)之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和状态。世界经济格局是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一定的世界经济格局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的世界经济关系相联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充当世界经济格局主角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资源实力; 第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第三,影响并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 1.战后初期的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主要经济力量的对比态势是:德、意、日三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经济十分虚弱。只有美国利用战争扩展了自己的经济实力,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明显优势地位。美国在工业生产、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也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形成。
2.美国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目标所采取的战略步骤2.美国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目标所采取的战略步骤 • 战后初期,美国先后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积极推动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基于贸易自由化原则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对日本经济援助的"道奇路线",在帮助欧洲、日本经济复兴的同时,实现了对欧洲、日本的经济控制;通过“第四点计划”的实施控制第三世界,建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封锁等一系列战略安排及其对外政策,确立了自己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霸主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 • 1944年7月22日,美、英、法、中、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的新罕布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专家会议,商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问题,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战后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 • 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且固定汇率;美元实际等同于黄金。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失,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两次美元危机,70年代初美元又两度贬值。1971年美国关闭黄金窗口,各西方国家对美元的关闭遂由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联邦德国马克、日本日元与美元一起成为国际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标志美国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的丧失。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失,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两次美元危机,70年代初美元又两度贬值。1971年美国关闭黄金窗口,各西方国家对美元的关闭遂由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联邦德国马克、日本日元与美元一起成为国际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标志美国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的丧失。
3.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格局的主要特点 • 1.美国凭借经济实力和称霸战略的实施,占据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2.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相对统一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各国经济高速发展。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的对立导致了东西方经济关系隔绝。
(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1.世界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巨大转折 • (1)国际金融体系遭到巨大冲击 •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 • (2)国际贸易旧的价格体系被打乱(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2.各主要国家实力比较发生变化 • (1)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下降,西欧、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两大经济中心,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 (2)苏联经济实力继续增强,美苏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的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 • (3)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上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成为快速增长的经济力量。
3.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新特点 •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从美国一国独霸世界资本主义领域转变为美日欧三足鼎立,1975年第一次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标志着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缓和与关系正常化的“新东方政策”,两大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政治经济领域加强了往来。发展中国家在总体经济实力成长壮大的同时,两极分化趋于严重。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出现是进步的,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它否定了单个国家的经济霸权,为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 1.世界经济格局突显一超多强竞争态势 •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来,世界几大经济力量中心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性。 欧洲联盟在一体化道路上继续向前推进,从GDP的指标上看,这些年欧盟十五国的总体实力略大于美国。从2000年开始,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九万亿,超过了欧盟十五国的总和;
日本经济衰退,与美国经济差距拉大,1990年日本的GDP占当年美国经济总量的62.8%,1999年GDP下降为3.6万亿美元,只占当年美国8.8万亿美元GDP的41%;日本经济衰退,与美国经济差距拉大,1990年日本的GDP占当年美国经济总量的62.8%,1999年GDP下降为3.6万亿美元,只占当年美国8.8万亿美元GDP的41%;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 1.世界经济格局突显一超多强竞争态势 • 俄罗斯经济2000年有一定的起色,经济发展仍然具有很大潜力,但要在经济上赶上美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经济以7.4%的增长速度保持了稳健前行的发展态势,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是总体经济实力仍然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的经济大国。
与这些力量相比,美国相对实力有所增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到2001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已经保持了120个月、连续十年的增长,是战后以来最长的一次。经济竞争力也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新经济增强了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因此保住了世界唯一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可见,世界经济多极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曲折,世界经济格局突显一超多强竞争态势。与这些力量相比,美国相对实力有所增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到2001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已经保持了120个月、连续十年的增长,是战后以来最长的一次。经济竞争力也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新经济增强了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因此保住了世界唯一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可见,世界经济多极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曲折,世界经济格局突显一超多强竞争态势。
2.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 • (1)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和经济融合的一种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主要通过国家(或地区)自愿约束或让渡一部分经济主权、建立相应的法规和超国家(或地区)组织机构来实现,目的在于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共同增长。最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1949年出现的“经济互助会”,现在全球有30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50多个国家参加。
(2)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相互依赖矛盾斗争新格局(2)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相互依赖矛盾斗争新格局 • 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建立或参加区域经济集团争取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提高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各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从而推动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快速发展。1993年1月欧洲共同体内的统一大市场建立,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转变为欧洲联盟。
1994年1月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就在这一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进入制度化的合作阶段。各区域经济集团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从而使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1994年1月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就在这一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进入制度化的合作阶段。各区域经济集团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从而使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主要世界经济组织及其作用 (一)世界银行 1.世界银行的宗旨及其作用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是联合国附属的专门机构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 现有成员138个。目标是通过促进其成员国的可持续经济增长以减轻贫困。1945年底,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协定书》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成立之初的贷款和投资主要用于帮助欧洲国家,1948年“马歇尔计划”实施后,贷款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促进生产事业的投资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鼓励不发达国家生产与资源的开发;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发展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式,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的增长以及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世界银行的作用在于:提供会员国发展援助;帮助各国走稳定、可持续和平衡的发展之路;帮助最贫困的人民和最贫穷的国家实现减贫目标;帮助世界各国巩固和加强吸引和保持私人投资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的增长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2.世界银行的组织机构和资金来源 世界银行每个成员国委任一名理事和一名副理事来行使其职责。理事通常由财政部长或计划部长等官员担任,他们在每年秋季召开的世界银行年会上碰面,决定世界银行的重大政策问题,接纳新成员国或暂停成员国资格,决定法定股本的变更,确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净收益的分配,批准财务报表和预算。其资金来源包括:成员国认缴的股金、成员国政府捐款;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的债券;银行本身的利润积累。
(三)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英文缩写为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现任总干事麦克·穆尔。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截止到2001年底共有成员144个,成员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国际贸易全球规则的唯一国际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1.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和主要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有活力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以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往贸易自由化努力的成果和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最终实现一个繁荣、安全和负责任的经济世界。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称”。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1.非歧视原则2.稳定贸易发展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4.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5.透明度原则: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1.非歧视原则2.稳定贸易发展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4.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5.透明度原则:
2.组织机构与决策机制 世界贸易组织的决议完全由合议作出,每一成员享有一票。WTO的协议都经过所有成员国国会的认可。WTO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部长大会,至少每两年一次,对多边贸易协议的所有事务作出决定。部长大会下设总理事会和秘书处,负责WTO日常会议和工作。总理事会设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三个理事会和贸易与发展、国际收支、行政预算三个委员会。
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贸易制度进入协商管理贸易时代,各国贸易政策建立在“双赢”基础上,传统“贸易保护”和“贸易制裁”政策发生变化。世贸组织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使世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方式与竞争手段多样化。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贸易制度进入协商管理贸易时代,各国贸易政策建立在“双赢”基础上,传统“贸易保护”和“贸易制裁”政策发生变化。世贸组织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使世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方式与竞争手段多样化。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1.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扩展深化的动态过程1.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扩展深化的动态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初始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的兴起,以蒸汽机为动力、以纺织业为中心的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大量廉价的、过剩的工业产品从欧洲涌向世界,推进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形成。 19世纪末,以电力和重化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把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仅大量输出工业产品,而且开始输出资本,国际性的资本市场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大大推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打破了西方列强对其势力范围的垄断控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分工创造了条件。第三次科技革命不论其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出前两次,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跨国公司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市场化、自由化和网络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的经济特征。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打破了西方列强对其势力范围的垄断控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分工创造了条件。第三次科技革命不论其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出前两次,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跨国公司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市场化、自由化和网络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的经济特征。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第一,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各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度在日益增强。第二,金融业成为国际间经济交往和联系的中心枢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资本国际化、金融机构跨国化、金融市场全球化为特征的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形成一个全时空的国际金融市场。第三,跨国公司作为一种经济盈利性组织,它把世界作为统一的经济空间来看待,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网络,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会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处于不利的地位” 。
(二)新科技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 1.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知识经济时代与我们的未来
(三)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加剧 “不平衡”既指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指经济实力的差距,更多地指发展速度的快慢不一。不平衡规律最重要的表现是先进国家的发展迟缓,后进国家发展迅速,后进国家缩短和先进国家的差距以至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 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世界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
(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种种困难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针对当前世界出现的,由于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现状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一)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年,受联合国委托,WCED把《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提交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和模式。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21世纪议程》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奋斗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影响人类整体利益、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世界人口增长问题、自然环境恶化问题、自然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全球的协调合作来解决。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更趋严重。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影响人类整体利益、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世界人口增长问题、自然环境恶化问题、自然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全球的协调合作来解决。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更趋严重。
2.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 当前世界在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面临着困难,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和不少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作出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的根源与责任、环境与发展、环境与主权、环境保护实现途径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尖锐的分歧和矛盾,特别是某些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双重政策,致使国际社会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步履艰难。
小结 概念:跨国公司、可持续发展 问题:主要世界经济组织及其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思考题 1.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 2.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3. 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第二部分 当代世界政治的 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教学目的要求 • 第二章主要学习和把握战后世界政治的基本构成、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和当前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从总的方面领会战后至今世界政治基本形势发展变化和现时的趋势。 • 本章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需要重点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美洲国家组织标识 阿拉伯国家联盟标识 上海合作组织标识 学时与教学方法: • 本章共用4学时教学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提问、讨论
重要概念: 1. 国际行为主体 2.国家行为主体与非国家行为主体 3.国家主权 4.国家实力 5.国家利益 6.国际法 7.世界政治格局 8.雅尔塔体制 9.世界多极化 10.冷战与冷战思维 11.联合国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