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若有似無的 虛 實 藝術

若有似無的 虛 實 藝術. 奇幻的變形世界. 奇幻的變形世界. 以不規則的流線形成畫面的律動感,由於線條的起伏具有色彩上的規律變化──大致由白、灰、黑、紫、土黃、紫、黑、紅、黑有順序的出現並形成立體浮雕的明暗體積,好像具有一種彩色糖漿的黏稠,膠著的彈性質感,引發神祕的空間想像。. 奇幻的變形世界. 瘦身美女. 奇幻的變形世界. 在遊樂場中的哈哈鏡是以凸、凹面鏡組合而成。站在哈哈鏡前,會看到變形失真的影像。此外,將光亮潔新的鐵片彎曲也有相同的效果。. 奇幻的變形世界. 光亮潔新的湯匙背面也有凸面鏡的效果。. 光亮潔新的湯匙內側也有凹面鏡的效果。. 奇幻的變形世界.

phuong
Download Presentation

若有似無的 虛 實 藝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若有似無的虛實藝術 奇幻的變形世界

  2. 奇幻的變形世界 以不規則的流線形成畫面的律動感,由於線條的起伏具有色彩上的規律變化──大致由白、灰、黑、紫、土黃、紫、黑、紅、黑有順序的出現並形成立體浮雕的明暗體積,好像具有一種彩色糖漿的黏稠,膠著的彈性質感,引發神祕的空間想像。

  3. 奇幻的變形世界 瘦身美女

  4. 奇幻的變形世界 在遊樂場中的哈哈鏡是以凸、凹面鏡組合而成。站在哈哈鏡前,會看到變形失真的影像。此外,將光亮潔新的鐵片彎曲也有相同的效果。

  5. 奇幻的變形世界 光亮潔新的湯匙背面也有凸面鏡的效果。 光亮潔新的湯匙內側也有凹面鏡的效果。

  6. 奇幻的變形世界 • 變形 • 定義:即形脫離、破壞形體。 • 目的:強烈表現畫家的感動、也是強調畫家意念的結果。 • 變形畫 • 「改變形象」之意。 • 盛行於十八世紀,基本上是一種藝術家的遊戲之作。 • 製作變形畫時,先利用分格法將原作素描打上方格,再畫出扭 • 曲的格狀區塊,然後將每個方格內的畫面轉畫到其相應的格子。

  7. 奇幻的變形世界—變形畫 梵谷強烈主觀幻象表現的畫作。梵谷:「柏樹仍舊吸引著我,我要像畫我的那些向日葵的畫那樣的來畫柏樹,因為從來沒有人像我畫它們的那個樣子來畫柏樹,而這使我感到奇怪。柏樹的線條與比例優美,像埃及的方尖碑。柏樹的綠色別具一格。它是在陽光燦爛的風景中的一個黑點,但它是一種最有趣的黑色符號,一種我所能想像得到最難處理的東西。」 梵谷/星夜/1889年/油彩.畫布/73.5x92.1公分/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8. 奇幻的變形世界—變形畫 達利﹝Salvador Dali,1904-1989﹞,運用誇張的手法、變形、荒誕、詭異和象徵手法,創造一種同時擁有具象與抽象 風格的超現實世界。 【持續的記憶—柔軟的鐘錶 】 【記憶的永恆崩潰】

  9. 奇幻的變形世界—變形畫 夏卡爾 ( Marc Chagall 1887-1985 ) 一對充滿愛意的情侶(即夏卡爾與妻子蓓拉)漂浮在空中接吻,彷彿因愛情的美妙而使得身心都像喝醉了一樣,輕飄飄的,整幅畫充滿了一種微醺般的情愫與美感。 【生日】

  10. 奇幻的變形世界—變形畫 康丁斯基(Kandinsky 1866-1944)最先使用「非具象藝術」一辭,他在1910年所繪製的一幅水彩畫,被某些權威學者認定為美術史上第一件完全抽象的繪畫作品。新石器時代一今的藝術史當中,抽象元素或抽象傾向在藝術品和裝飾藝術中隨處可見。一直到20世紀初葉,畢卡索(1881-1973)和布拉克(1882-1963)所領導的立體派運動成立之後抽象作用才真正成為審美原則之一。 【划船行程】 【母牛】

  11. 變形畫創作

  12. 變形畫創作

  13. 變形畫創作

  14. 變形畫創作 第三節結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