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35 Views
媒體中介諮商與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 文化大學碩士學分班 陳鈺婷 / 張儷馨. Agenda. 前言 諮商機構及網站的介紹 媒體中介諮商與網路諮商 媒體中介諮商的倫理議題 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 前言. 面對面的服務方式,是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工作常用的方式,但透過科技發展而成的中介媒體,我們則可能提供遠距的專業服務 (Tait,1999) 。 對於非面對面而透過溝通媒體與傳播媒體為中介以提供諮商服務之諮商型態,可稱之為”媒體中介諮商 (Media mediated counseling)”
E N D
媒體中介諮商與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 文化大學碩士學分班 陳鈺婷/張儷馨
Agenda 前言 諮商機構及網站的介紹 媒體中介諮商與網路諮商 媒體中介諮商的倫理議題 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
前言 面對面的服務方式,是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工作常用的方式,但透過科技發展而成的中介媒體,我們則可能提供遠距的專業服務(Tait,1999)。 對於非面對面而透過溝通媒體與傳播媒體為中介以提供諮商服務之諮商型態,可稱之為”媒體中介諮商(Media mediated counseling)” 由於網路的多元豐富與功能強大,又可以提供各種形式的媒體中介諮商服務,稱之為”網路中介諮商(internet mediated counseling) 或網路諮商(webcounseling cybercounseling or online counseling)” 網路中介諮商可說明媒體中介諮商之集大成者,對助人專業的發展,是一深具發展潛力的實務與研究領域。
諮商機構及網站的介紹 電話諮商 生命線1995 張老師1980 台北市佛教觀音線協會(02-2768-7733) 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02-2578-1885) 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02-3393-6779) 馬偕協談中心及平安線(02-2571-8427) 宇宙光輔導中心(02-2362-7278) 呂旭立文教基金會(02-2363-9425)(收費)
諮商機構及網站的介紹 • 網路諮商 • 分為留言版形式網路諮商 、討論區形式網路諮商、E-mail形式網路諮商 、聊天室形式網路諮商 • 在有提供網路諮商服務的300個網站中有80.3%提供輔導資訊網頁型態服務、有70.2%提供E-mail型態服務、有52.2%提供留言版型態服務有29.8%提供討論區型態服務、有12.9%提供BBS型態服務、有9.6%提供聊天室型態服務、有4.5%提供即時視訊型態服務、有3.4%提供線上測驗與評量型態服務、有2.8%提供網路電話型態服務。
諮商機構及網站的介紹 • 網路諮商網站 • 公務人員網路諮商服務網站」(http://public.uhcs.com.tw/) • 行政院海巡署的溫老師諮商園地(http://www.cga.gov.tw/new_counseling/) • 高雄張老師的BBS(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boards/teacher-chang/) • 台北張老師的聊天室諮商服務(http://report.1980.org.tw/consultant/login.php) • 「心靈園地」(http://www.psychpark.org/) • 台北生命線 (http://www.lifeline.org.tw/EmailConsult/Authorization.asp)
媒體中介諮商與網路諮商 媒體中介諮商 電話中介諮商(telephone mediated counseling) 函件中介諮商(mail mediated counseling) 透過媒體提供諮商服務的類型 傳播媒體的專家回應(包括報紙或雜誌專欄、電台callin) 函件諮商(傳統書信或email) 電話諮商(張老師、生命線...) 網路諮商(BBS、留言板、討論區甚至使用webcam)
媒體中介諮商的倫理議題 資格能力的倫理議題 由於媒體中介諮商指的是「治療中的溝通」而非僅是「治療性的溝通」,亦即此等運用中介媒體提供之諮商與心理治療仍是需由助人專業人員為之,其目的在提供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服務。 機械化或去人性化的議題 媒體中介諮商所使用中介媒體本身可能引發當事人對諮商服務有機械化或去人性化的感受(Tait,1999),將影響助人專業人員的服務效能,透過媒體介面更人性化的設計,在知後同意過程中向當事人說明此議題
媒體中介諮商的倫理議題 知後同意的倫理議題 在提供心理諮商或治療服務時應進行適當知後同意程序 A. 特定訊息-媒體中介諮商或治療的特性、型態、保密的規定與程序及可能的限制 B. 一般訊息-專業資格、收費方式、服務方式與提供的時間或所需的處理時間 若求助當事人為未成年人,諮商師應考慮獲得其家長與監護人的同意(但因媒體的特性與匿名求助時所限)
媒體中介諮商的倫理議題 關係建立的問題 由於媒體中介諮商的互動與傳統的面對面諮商有所差別,諮商關系的建立與確認如何確認是會面對的問題(王智弘、楊淳斐,2001),若透過文字或聲音等媒介,會因為資訊的不足造成情感投射、移情與反移情的可能性,加以注意。 診斷與技術使用的問題 由於受限於媒體的溝通方式,有訊息的簡化與失真,可能造成臨床判斷與論斷評量上的誤差,造成解釋的失誤;諮商人員在助人技術上的使用亦會受到類似的限制,而可能無法針對或滿足當事人需求,甚至造成傷害
媒體中介諮商的倫理議題 保密與預警 透過媒體傳送諮商內容,要特別注意諮商保密的問題並透過工作程序與硬體設施的設計,以免洩密的問題發生。
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 資格能力的議題 諮商專業人員在提供網路服務時,除應具備諮商專業能力之力,還應具備使用網路的能力,並最好要接受媒體心理學方面的訓練(sleek,1995) 專業關系的議題 雖然當事人的求助行為是透過網路進行而非面對面的直接接觸,但是由於實質服務內涵實際上己具備正式的專業協助形式,因此所建立的關系,應被視為專業的協助關系 知後同意
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 評量、診斷與技術使用 透過網路來提供直接協助服務,不論是心理測驗服務或是一般的心理評量或診斷程序,如何診斷評量當事人的心特質與問題症狀成為一項很大的挑戰。 保密與預警 網路上的保密與資料的安全性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其解決之道包括兩方面:系統管理與工作程序方面 電腦系統安全性分 A. 物理安全管理 B. 人事安全管 C. 行政安全管理 上述系統管理與網路安全措施的實施,網路諮商服務的機構與人員應盡可能求其措施之完備
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 避免傷害 由於受限於網路的服務型態,為避免直接尋求諮商或治療當事人因無法獲致適切服務而受到傷害,應對接受服務者有一接案程序加以篩選,以確認當事人在智力上、情緒上及生理上能使用網路諮商與治療並知曉潛在的冒險與限制(ACA,1999),對涉及性虐待、暴力、患有嚴重精神疾病並處於危急狀況之當事人或所探討的問題可能不適於使用網路諮商或治療者應加以轉介。 諮商專業人員在網頁上提供自助式的心衛生資訊、遠距心衛生教育內容或其他網站的超連結時,亦應注意網頁內容的正確性與適切性並應及時的更新,以避免造成誤導
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 收費與廣告 收費:一般,在網路提供心衛生資訊與針對大眾的問題的公開答覆是不收費的,但針對個人問題的電子件回覆與聊天互動財可能收費。 廣告:避免不實的宣導與誤導當事人,故在設計網頁內容時需加以注意。 多元文化的考慮 由於網路的國際化特性,網路上的當事人來自於其他的居住區域,如何考慮當事人所處地域的特性、特殊事件及文化因素頗為重要。 對網路文化的了解 A. 網路心理特性 B. 網路流行用語 C. 網路沉溺現象
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 當事人接受服務的公平性 由於網路的普及程度不一,如何力求所有當事人均能公平的得到助人專業服務的機會(ACA,2005)
Q&A 若你正在與個案進行電話諮商時,你發現個案的家人正從電話分機偷聽妳們對話時,你該如何因應呢? 在進行網路諮商時,假使個案打字相當快速且使用相當多的火星文字,而你無法快速回應且對於文字理解有困難時,該如何告訴個案? 使用媒體中介諮商時,比起面對面諮商似乎缺乏更多非語言的訊息,你認為在這樣的情形下,諮商員是否應該接受其他更多的訓練呢?還是應讓個案接受使用媒體中介諮商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