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720 Views
物理化学实验导论. 北京大学药学实验中心 胡 新 副教授. “ 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 傅鹰( 1902-1979 ) 著名化学家. 得到训练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遇到机会 探索化学反应的奥秘 积累方法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验科学的基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程简介. 相对独立的基础课 课程类型:药学类专业必修 学时学分:每周 4 学时 共 72 学时 2 学分. 教学方式. 每组 21 - 24 人, 2~3 人一套仪器; 教师讲实验、助教带实验(或长学制研究生协助);. 兴趣是基础:
E N D
物理化学实验导论 北京大学药学实验中心 胡 新副教授
“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 傅鹰(1902-1979) 著名化学家
得到训练 •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 遇到机会 • 探索化学反应的奥秘 • 积累方法 •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验科学的基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程简介 • 相对独立的基础课 • 课程类型:药学类专业必修 •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 共72学时 2学分
教学方式 • 每组21-24人,2~3人一套仪器; • 教师讲实验、助教带实验(或长学制研究生协助);
兴趣是基础: 居里夫人:4年时间,发现镭和钋 态度很重要: 严谨、自信、钻研、好问、集中注意力 爱因斯坦:“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实验作风 有备而来、如实记录、协作精神、 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恰当的方法 手、眼、脑并用 必要的交流
讨论:教师、同学之间 科学工作者学习的重要方式 拒绝抄袭
科学的支柱精神:怀疑、求实 • 挑战“天经地义”的实验 • 学会在实验过程中自己思考问题
正确把握实验的三个环节 预习 查、看、写 实验过程 观察、记录、思考 数据处理、现象解释 实验结果、问题讨论 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 • 1、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仪器; • 2、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的原理,加深对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 3、锻炼学生观察现象、正确记录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严谨、科学的作风。
实验的主要要求 • 1、实验前要充分预习,了解实验目的、所依据的基本理论、需要测量的理化参数、实验涉及的主要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写出实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需设计一个记录原始数据的表格,在实验前由指导教师检查。
2、按时进入实验室后,先检查实验台面上的仪器和药品,如有残缺或损坏应当即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拆卸仪器,待指导老师讲解完毕再动手安装,教员检查无误后才能做实验。
3、实验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不应随意改动操作步骤,如实验条件与教材情况不吻合,应先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记录数据要及时、完整、准确,应记录在预习报告的原始数据区,记录数据不要用铅笔,数据如果有误,不能用涂改液或涂改带涂抹,而应用笔轻轻画去,再在旁边记下新的数据。物化实验一般都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作进行,每人均应该同时记录原始数据,而不是实验结束后补记。3、实验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不应随意改动操作步骤,如实验条件与教材情况不吻合,应先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记录数据要及时、完整、准确,应记录在预习报告的原始数据区,记录数据不要用铅笔,数据如果有误,不能用涂改液或涂改带涂抹,而应用笔轻轻画去,再在旁边记下新的数据。物化实验一般都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作进行,每人均应该同时记录原始数据,而不是实验结束后补记。
实验报告格式示范 电位滴定法测定HAc酸常数及HAc浓度 实验时间: 室温: 大气压: 合作人: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方法(或步骤) 1: 2: 3: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2.pH~V图 ⑴作图 ⑵由图求Ve值
五、讨论 ⑴分析与总结本次实验的成败因素。 ⑵对实验方法提出新的建议等。 六、思考题
一、电的安全 • 1、实验室总电闸应由指导老师开启和关闭,学生不应随意接触; • 2、实验过程如需使用接线板,须向指导老师提出,不得私自拉线; • 3、实验结束所有仪器插头均需从插座上拔出;
4、操作电器手必须干燥; • 5、必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连好电路再通电,禁止带电操作; • 6、使用仪器时必须注意仪器的的额定功率,防止过载跳闸; • 7、仪器的保险管应按照设备要求装配,防止失去保护作用而烧毁电器; • 8、如遇触电情况,迅速切断总电闸再抢救; • 9、在连线时特别注意仪器的正负接线柱接头要保留充分距离,防止短路。
二、汞的安全 • 物化实验频繁使用温度计,特别是水银温度计易破裂,汞漏出后应尽量用吸汞管收集,再用Zn或Cu等能形成汞齐的金属片在汞溅落处多次扫过,最后用硫磺粉覆盖。亦可用KMnO4溶液氧化,切忌让汞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应在装汞的容器上加水覆盖,伤口亦勿接触汞。
三、注意防火 • 物化实验中常见的是由于设备线路老化引起的仪器着火,这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用沙土或干粉灭火器等灭火,决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因为它们导电。
四、气 • 物化实验需要高压O2、N2、H2 应注意钢瓶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开启钢瓶时要站在气表出口的侧面,气表口保持洁净,不能沾上油和有机物;可燃性气体钢瓶与O2瓶必须保持充分距离。 • 液N2使用需注意液氮罐口不能塞紧,以防止爆炸。液N2例入保温瓶,瓶口也不能旋紧盖子,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迅速挥发。
五、用水 • 实验中用水主要是回流冷凝水,结束后需关好。实验前要先检查橡皮胶管接口处有无老化迹像,防止通水后水管爆裂。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以测量体系的理化参数为基本内容的,它不同于其它实验,实验的结果并不是直观显然的,而要将所得数据加以处理,并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找到变量之间的规律。
数据的表达 • 在读取滴定管上刻度时,甲乙二人分别测得某液体容积是25.48ml和25.46ml。这里的四位数字中前三位都是准确的,而第四位数字是估计的,但它反映了滴定管的精度(能准确测量到0.1ml),因此第四位数字应该保留而不能舍去,这个数据有四位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原是能够反应出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
物化学验获得的大量数据在满足有效数字原则的基础上,应该有规律地排列成数据表,以方便进一步的处理,数据列表的要求是:物化学验获得的大量数据在满足有效数字原则的基础上,应该有规律地排列成数据表,以方便进一步的处理,数据列表的要求是: • a、表头应有简明的名称,表格线用铅笔画。 • b、表的每行(列)的第一栏,应注明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如压力p(mmHg),温度T(°C),时间t(s)等。
c、数据的排列要有规律,一般是按照实验进程依次列出。同一栏的数据应有相同的有效位数,如果数据中有指数项,可将指数项提前到该栏名称处,但此时指数的正负号要变号。c、数据的排列要有规律,一般是按照实验进程依次列出。同一栏的数据应有相同的有效位数,如果数据中有指数项,可将指数项提前到该栏名称处,但此时指数的正负号要变号。
物化实验的各理化参数的求得仅仅列表是不能得到,利用图形表达实验结果是最常见的,它不仅使数据的显示更加直观,更重要的是利用图形可进行内插、外推、作切线、求面积等,还可以得到经验方程。在物化实验中通常是拟合成线性方程,通过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得到各种理化参数值。物化实验的各理化参数的求得仅仅列表是不能得到,利用图形表达实验结果是最常见的,它不仅使数据的显示更加直观,更重要的是利用图形可进行内插、外推、作切线、求面积等,还可以得到经验方程。在物化实验中通常是拟合成线性方程,通过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得到各种理化参数值。
b、应在图的上方或下方写图名,坐标轴应注明物理量名称和单位,横轴的方向通常自左至右,纵轴是自下而上。图上的实验点应用铅笔以“X”“O”“Δ”等符号标出,如果在一张图上有几组曲线,各组测量值应用不同的符号加以区别。拟合直线或曲线时应光滑均匀,实验点应平均分布在线的两侧而不必让拟合线通过所有实验点。b、应在图的上方或下方写图名,坐标轴应注明物理量名称和单位,横轴的方向通常自左至右,纵轴是自下而上。图上的实验点应用铅笔以“X”“O”“Δ”等符号标出,如果在一张图上有几组曲线,各组测量值应用不同的符号加以区别。拟合直线或曲线时应光滑均匀,实验点应平均分布在线的两侧而不必让拟合线通过所有实验点。
作图时应注意的事项 • a、一般选择直角坐标纸,用HB型铅笔作图。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坐标轴不一定从0开始,应根据实验数据的大小范围确定,坐标轴的精度应与测量的精度相匹配,坐标轴上的分刻度应是1,2,5的倍数,避免3,6,7,9的倍数。作出图形大小合理,布局匀称,如果是直线倾斜角应接近45°.
现在各种数据处理软件十分丰富,最著名的当属Excel软件,该软件中与本部分内容密切相关的是“散点图的绘制及方程的拟合,”可参阅软件附带的帮助文件或其相关书籍,在此不再作具体介绍,但作图要求同上。现在各种数据处理软件十分丰富,最著名的当属Excel软件,该软件中与本部分内容密切相关的是“散点图的绘制及方程的拟合,”可参阅软件附带的帮助文件或其相关书籍,在此不再作具体介绍,但作图要求同上。
误差(error) 衡量测量值不准确性的尺度,反映了测量准确度(accuracy)的高低。 误差越小,测量的准确度越高。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法) 1、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 x-µ µ是真实值 ,可接近而不可达到; x是测量值, >0 测量结果偏高, <0 测量结果偏低;
2、相对误差 (relative error) 反映误差在测量结果中所占的比例,没有单位,用%、‰、ppm。 有正、负值,与绝对误差相同。 X-µ µ
1、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特点:1)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 2)能重复出现; 产生原因: 某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这种因素可以是方法上的、仪器试剂及操作上的。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方法误差(method error) 方法或原理本身引起 ,通过改变设计方案或采用不同的实验原理来减少; 仪器试剂误差(instrumentand reagent error) 仪器不准试剂不纯,校准仪器和更换试剂来消除,设计空白、对照实验等; 操作误差或个人误差(operation or personal error) 操作者的生理因素或习惯上的差异,严格、规范的操作,控制实验条件
特点:(1)没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 (2)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且正负出现的概率大致相等,符合正态分布。 产生原因: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如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 有变动,而得不到控制等。 消除措施: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2、偶然误差(accidental error)也称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0 偶然误差分布图 4次测量 12次测量 正态分布
1、准确度(accuracy) 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用误差表示。表示测量的正确性。 = x-µ 2、精密度(precision) 表示平行测量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其大小用偏差表示。表示测量值的重现性(重复性或再现性等)。 三、准确度和精密度
偏差(deviation) 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特点:单个测量值的偏差有正有负,与误差相同。 (1)平均偏差(average deviation) (2)相对平均偏差(relative deviation)
(3)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4)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也称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实际工作中都用RSD(C.V.)表示精密度。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精密度好,准确度不好。 精密度好,准确度也好。 精密度不好,准确度好。 精密度不好,准确度也不好。 9.60 9.80 10.00 10.20 10.40 均 真 方 法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只有消除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才可用精密度来反映准确度的高低。
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 一、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 实验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包括数字1-9,数字0可以是,也可不是。 测量值的记录原则:测量数据的记录必须与测量的准确程度相符合。只允许数据的末位欠准,而且只能上下差1(即1个单位)。如,25ml液体,若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