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唐人街

唐人街. 贞观之治. The Benign Administration of the Zhenguan Reign Period. 隋末农民起义 ( 618 年 , 隋炀帝被部下所杀 , 隋朝覆灭). 611 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首发地). 翟让、 李密瓦岗军. 唐王朝的建立. 公元 617 年,隋朝太原留守 李渊 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 ( 618 年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 一、唐王朝的建立. 时间: 618 年. 2 、唐朝的建立. 建立者:李渊. 都城:长安.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 、唐太宗即位.

Download Presentation

唐人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唐人街

  2. 贞观之治 The Benign Administration of the Zhenguan Reign Period

  3. 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首发地) 翟让、 李密瓦岗军

  4. 唐王朝的建立 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

  5. 一、唐王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2、唐朝的建立 建立者:李渊 都城:长安

  6.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即位

  7.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公元626-649年在位。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公元626-649年在位。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

  8. 玄武门之变

  9.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 善于纳谏和用人对唐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10. 资料: [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11.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善于用人 虚心纳谏

  12. 阿史那社尔 知人善任

  13.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不问贵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14. 杜如晦(585~630),唐代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杜如晦(585~630),唐代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15. 虚心纳谏

  16.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薄赋敛,轻租税” 魏征 君似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7. 长孙皇后 最贤慧的女人 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

  18. 魏征 “(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ú)逝,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19. 虚心纳谏 吸取教训 推行改革 善于用人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20. 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21. 三、贞观新政 改革赋役制度 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 完善科举制 开明的民族政策 修改法令,编《唐律疏议》

  22. 进步之处? 起草政令 审核 执行

  23. 唐律残片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24. 2、“贞观之治” • 唐太宗统治期间—— • 政治比较清明 • 社会经济繁荣 • 民族关系融洽 • 社会安定开放 • 国力逐步加强 • 史称“贞观之治”。

  25. 昭陵全景 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