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何謂登革熱? 傳染途徑 病徵及治療 預防方法

登革熱. 何謂登革熱? 傳染途徑 病徵及治療 預防方法. 何謂登革熱?. 登革熱 ﹝ 斷骨熱 ﹞ 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病原體:登革熱病毒 ( 可分為 1 、 2 、 3 、 4 型 ). 全球情況. 全球每年約有五千萬宗登革熱個案 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域 近年登革熱轉趨活躍,影響全球各地. 登革熱 2001. 登革熱出現區域. 本港情況 ( 一). 2000 年有 11 宗 2001 年有 17 宗 2002 年 9 月發現 首宗 本 地 感 染個案. 全屬外地感染. 蚊患警號已亮起, 滅蚊行動刻不容緩. 本港情況 ( 二 ).

petu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何謂登革熱? 傳染途徑 病徵及治療 預防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登革熱 何謂登革熱? 傳染途徑 病徵及治療 預防方法

  2. 何謂登革熱? • 登革熱﹝斷骨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 病原體:登革熱病毒 ( 可分為 1、2、3、4 型 )

  3. 全球情況 • 全球每年約有五千萬宗登革熱個案 • 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域 • 近年登革熱轉趨活躍,影響全球各地

  4. 登革熱2001 登革熱出現區域

  5. 本港情況(一) • 2000年有11宗 • 2001年有17宗 • 2002年9月發現首宗本地感染個案 全屬外地感染 蚊患警號已亮起, 滅蚊行動刻不容緩

  6. 本港情況(二) 衞生署聯同政府其他部門正密切監察登革熱在本港蔓延的情況,並已作出迅速的預防及控制措施。

  7. 登革熱病媒 • 埃及伊蚊 香港現時未有埃及伊蚊 • 白紋伊蚊 白紋伊蚊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

  8. 傳播媒介 白紋伊蚊 病媒蚊的生活史分為卵、幼蟲、蛹、成蟲等四期

  9. 白紋伊蚊的生活習性(一) • 主要在積水中滋生 • 大多數在屋外或野外陰暗處流連,但亦會在戶內活動

  10. 白紋伊蚊的生活習性(二) • 雌蚊嗜吸人血 • 吸血高峰在日落前兩小時(約為 下午五、六時),及早上八、九時 • 吸血地點:室外及室內

  11. 登革熱的傳染途徑 • 當人被帶病毒蚊子叮咬後,病毒會從蚊子之唾液進入人體血液而感染 • 如果病者在剛發燒前至退燒期內(大約六至七日)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傳給蚊子繼而傳播開去 • 與患者接觸是不會被傳染的

  12. 傳播途徑 帶病毒蚊 健康人士 潛伏期:3至14日常見為4至7日 患病者

  13. 類別 典型 登革熱 出血性 登革熱

  14. 典型登革熱的病徵 (一) • 發熱:持續3~5天 • 嚴重頭痛 • 疼痛:四肢酸痛、關節痛、肌肉痛、背痛、後眼窩痛

  15. 典型登革熱的病徵(二) • 出疹:發病後3至4日出現紅疹 • 噁心、嘔吐 • 輕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 • 病後有可能出現極度疲倦及抑鬱症狀 • 極少數病者會惡化至登革出血熱,並進一步 出血、休克,嚴重時可引致死亡。

  16. 治療方法 (一) • 現時並沒有特別的藥物可有效地對付登革熱,但典型登革熱的患者一般於一至兩星期便康復。 • 若患者的病情嚴重,醫院可以提供輔助性的治療。 • 如懷疑自己患上登革熱,應盡快尋求醫生診治。

  17. 治療方法 (二) • 患者發燒時應用溫水抹身和正確使用退燒藥來降溫。 • 不要服用含有亞士匹靈的藥物,因為會令出血加劇。

  18. 登革熱的個人防護 現時並沒有一種有效疫苗來預防登革熱 。因此,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給蚊 子叮咬,有關預防蚊咬的措施如下: 避免在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 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19. 控制登革熱散播 患病期間,避免患者給蚊子叮咬

  20. 蚊患的預防 減少在白紋伊蚊覓食時外出,亦可穿上淺色長袖衣服和長褲

  21. 蚊患的預防 • 每4-6小時在衣服及外 露的皮膚塗上含有避蚊 胺,即(DEET)成份的蚊 怕水或蚊怕膏 • 當給兒童使用驅蚊劑時,其避蚊胺的濃度不應 高於10%

  22. 蚊患的預防 住宿於有空調或裝有防蚊網的地方,或睡在蚊帳內,噴灑殺蟲劑或點燃蚊香驅蚊

  23. 蚊患的預防 在門窗上裝置防蚊網,防止蚊子飛進

  24. 蚊患的預防 最有效杜絕蚊患的 方法是保持環境清 潔,清除積水,令 蚊子無法滋生。

  25. 白紋伊蚊有機會滋生的地方(一) 人工容器:   花瓶、花盆底盤、冷氣機底盤、  水桶、陶甕、水泥槽、廢輪胎、及各式各樣廢棄物,例如飲料罐、紙杯、紙碗、塑膠袋

  26. 白紋伊蚊有機會滋生的地方(二) 天然容器: 竹筒、樹洞、葉軸等

  27. 蚊患的預防 蓋好貯水容器,以 防蚊子飛進產卵。

  28. 蚊患的預防 • 適當處理家居垃圾及 • 廢物,防止水積在其 • 中。 • 妥善棄置空的樽、罐 • 和飯盒,如放進有蓋 • 的垃圾桶內。

  29. 蚊患的預防 • 花瓶和水養植物須勤換 水,每星期最少一次, 且勿讓盆底及盛水碟積 水。 • 擦乾淨盛水容器,杜絕 蚊卵依附在其表面。

  30. 蚊患的預防 棄置的車呔盡快移 走或將其刺穿,以 免積水。

  31. 蚊患的預防 保持溝渠暢通

  32. 蚊患的預防 將地面凹陷的地方填平,以防積水

  33. 蚊患的預防 如發現滋生蚊蟲的 積水,應盡快將積 水清除。若有需要 ,適當地施用對環 境安全的除害劑, 如滅蚊油等。

  34. 蚊患的預防 可於種植用的池塘, 水缸或大型容器中用 生物防治的方法,如 飼養魚類,吃掉蚊的 幼蟲。

  35. 預防登革熱-學校師生家長齊參與

  36. 預防登革熱-學校師生家長齊參予 校園是健康教育推廣的理想地方 對象:教職員、學生及家長 • 增加大家對蚊蟲傳播疾病的認識 • 提高對預防登革熱的意識及評估其風險 • 鼓勵全校積極參與預防蚊患 • 消滅蚊蟲滋生黑點

  37. 校園蚊蟲滋生黑點大搜索 • 花園/園藝角/花盆盛水碟/水栽植物 • 小賣部 • 垃圾站 • 溝渠 • 洗手間 • 水箱/貯水池

  38. 預防登革熱-學校師生家長齊參予 實行滅蚊措施:- • 擬訂計劃、安排人手、巡查範圍、時間及紀錄 • 如有需要,請聯絡食物環境衞生署熱線 2868 0000

  39. 預防蚊患定期檢查表(一) • 有否妥善棄置可積水的器皿雜物? (例如將空罐、發泡膠盒、杯、水樽、汽水罐等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 • 有否蓋好貯水容器?

  40. 預防蚊患定期檢查表(二) • 溝渠是否暢通? • 有否定期清洗積水容器? (例如花樽、花盆碟、冷氣機盛水器、水缸、貯水池等) • 有否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積水?

  41. 立即請教醫生 • 曾被蚊叮,及後出現登 • 革熱的病徵 • 外遊回港後一個月內生 • 病,尤其是發熱

  42. 懷疑自己感染登革熱時最要緊是請教醫生

  43. 查詢熱線/網頁 • 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 熱線 : 2833 0111 網頁 : www.cheu.gov.hk • 食物環境衞生署(有關蚊蟲滋生) 熱線 : 2868 0000 網頁 : www.info.gov.hk/fehd

  44. 預防登革熱-學校師生家長齊參予 齊心協力除積水 杜絕蚊患保健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