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885 Views
門神的種類及典故之研究. 陳柔伊. 壹、研究動機. 有去過高雄左營舊城北門大多都知道,外壁兩側各畫有一尊門神,左為神荼,手持鎚;右為鬱壘,手持劍。畫得十分栩栩如生,每次媽媽載我經過時都會盯著看,覺得很有歷史及文藝氣息,但卻都沒有了解到門神的由來或其他相關資料,所以想要研究關於門神的事蹟等等。. 貳、研究目的. 了解門神的歷史. 了解門神的種類. 了解門神的典故. 叁、研究方法. 上網查資料. 肆、研究內容. 認識門神有哪些. 認識門神 的歷史及由來. 認識門神 的故事. 伍、研究發現.
E N D
門神的種類及典故之研究 陳柔伊
壹、研究動機 有去過高雄左營舊城北門大多都知道,外壁兩側各畫有一尊門神,左為神荼,手持鎚;右為鬱壘,手持劍。畫得十分栩栩如生,每次媽媽載我經過時都會盯著看,覺得很有歷史及文藝氣息,但卻都沒有了解到門神的由來或其他相關資料,所以想要研究關於門神的事蹟等等。
貳、研究目的 了解門神的歷史 了解門神的種類 了解門神的典故
叁、研究方法 上網查資料
肆、研究內容 認識門神有哪些 認識門神的歷史及由來 認識門神的故事
伍、研究發現 一、認識門神有哪些民間傳說最廣的是左右門分別貼的是秦瓊和尉遲恭(源於《搜神記》),單門則貼的是魏徵或是鍾馗(源於《唐逸史》)。 (秦瓊和尉遲恭)
另外也有其他常見的門神。有: 四大天王(佛教寺廟) 韋馱護法與伽藍護法(佛教寺廟) 張、黃、蘇、李四將軍(清水祖師廟) 王天君和馬天君(道教寺廟) 神荼和鬱壘(源於《山海經》,一說《皇帝書》)方弼和方相 哼哈二將(源於佛教《大寶積經》卷八《密跡金剛力士會》的密跡金剛和《封神演藝》的鄭倫和陳奇,主要用於佛寺或道觀) 青龍(孟章神君)和白虎(監兵神君)(道教)
二、認識門神的歷史及由來 神荼和鬱壘 中國最早的門神是神荼和鬱壘,後來又陸續出現了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的哼哈二將以及漢朝的勇士成慶,還有傳統信仰中的四大天王。到了唐朝,又出現了鍾馗,太宗時還有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大將也成了門神。
秦叔寶和尉遲恭 話說有一天,唐太宗在夢中夢見涇河龍王向他求救,他說:「我昨天和一位算命師打賭,說幾時幾刻會下多少雨,我為了贏得勝利,就多下的一點雨,也更改了下雨的時辰,因此天帝生氣了,準備在明天下午把我斬頭,而監斬官正是您的宰相~魏徵,您只要留他在宮中,讓他無法到場監斬,我就得救了!」唐太宗聽了點頭答應。
第二天,唐太宗邀宰相魏徵前來下棋,一直連下了數盤,唐太宗都故意放水,一直拖到下午,魏徵下棋下著下著竟然睡著了,太宗想這樣也好,他睡著了,就無法去監斬,但魏徵醒後告訴太宗他在夢中斬下了涇河龍王的頭,唐太宗大驚。第二天,唐太宗邀宰相魏徵前來下棋,一直連下了數盤,唐太宗都故意放水,一直拖到下午,魏徵下棋下著下著竟然睡著了,太宗想這樣也好,他睡著了,就無法去監斬,但魏徵醒後告訴太宗他在夢中斬下了涇河龍王的頭,唐太宗大驚。 從此以後,唐太宗就不得一夜好眠,涇河龍王的鬼魂夜夜都來騷擾,並且向太宗索命,使太宗根本睡不著覺,因此太宗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後來,唐朝的大臣們知道了唐太宗逐漸消瘦的原因,於是想到了一個好法子:叫唐朝的開國功臣-秦叔寶和尉遲恭守在太宗的寢宮門前,大臣們的理由是兩位武將英勇威武,龍王的鬼魂就不敢來騷擾了。
哼哈二將 哼哈二將,為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作者根據佛教守護寺廟的兩位門神,附會而成的兩員神將。形象威武兇猛,一名鄭倫,能鼻哼白氣制敵;一名陳奇,能口哈黃氣擒將。 《封神演義》上說鄭倫原為商紂王的部將,拜昆崙度厄真人為師。真人傳給他竅中二氣,將鼻一哼,響如鐘聲,並噴出兩道白光,吸人魂魄。後來被周文王擒獲改邪歸正,卻又被紂王的部下大升斬死。 陳奇也是商紂王的部將,曾受異人秘傳,養成腹中一道黃氣,張口一哈,黃氣噴出,見之者魂魄自散。後來被哪吒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時敕封鄭倫、陳奇鎮守西釋山門,宣佈教化、保護法寶,這就是民間所流傳的哼哈二將。
青龍白虎 青龍白虎(道教) 在眾多門神中,有一種特殊的門神,專門用於鎮守道觀的門神,他們就是道教常說的“左青龍,右白虎”。如道教勝地青城山古常道觀(天師洞),在巍峨的山門前邊,左右各建有一座神殿,左殿塑威武的青龍神像,名孟章神君,右殿塑勇猛的白虎神像,名監兵神君。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或稱四大金剛,是佛教著名護法神,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據佛教經典,須彌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羅山,山有四山頭,各住一山各護一天下(四大部洲,即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故又稱護世四天王 ,是六欲天之第一。他們的神像通常分列在淨土宗禪宗佛寺的第一重殿兩側,因此又稱天王殿。
方弼、方相 方相、方弼兄弟二人是商朝殷紂王的兩位鎮殿將軍。自古就被西北民間譽為“把門的將軍”,也是早期以真人真名而命題所畫的的最早的門神「後來如秦瓊、敬德」。可見方弼、方相兩位兄弟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以至於被神化。因紂王荒淫無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貢獻,後世人們把二人尊為顯道神、開路神、門神。
歷史及由來 (7-11推出的open將門神海報) 門神是中國住宅和佛教道教寺廟大門處的神像,亦見於朝鮮、日本、越南,主要貼在大門或後門,佛教道教寺廟也會在山門處設有門神塑像,是木版年畫的主要題材之一。門神的歷史很久,其前身是桃符,又稱「桃板」。古代人認為桃木乃是五木之精,能辟鬼邪,故從漢朝時就有用桃木做闢邪之具。有的在桃木上刻上吉利文字,有的則刻上圖形,分別形成春春貼與年畫。隨著紙應用的廣泛,桃木則被紙來代替。到後來有人把神荼和鬱壘繪在年畫上,貼於門上,形成了門神。南朝梁宗憬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門神。」。門神到了唐代則被秦瓊與敬德代替,後來又演變成諸般人物。新春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三、認識門神的故事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唐朝以前之武門神多為『神荼與鬱壘』,相傳遠古時候神荼與鬱壘為一對兄弟,兄弟倆都擅長抓鬼,如有惡鬼跑出騷擾百姓,神凸與鬱壘倆便將其擒服,綑綁餵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驅鬼避邪三、認識門神的故事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唐朝以前之武門神多為『神荼與鬱壘』,相傳遠古時候神荼與鬱壘為一對兄弟,兄弟倆都擅長抓鬼,如有惡鬼跑出騷擾百姓,神凸與鬱壘倆便將其擒服,綑綁餵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驅鬼避邪 。南朝‧梁‧宗憬《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門神。(收驅鬼避邪之效)。
陸、心得與感想 藉由這次的研究,我瞭解了許多有關於門神的資料。例如:有哪些門神、典故、歷史、種類、由來等等。也讓我了解到研究的內容與重要性。門神也算是我們的一種習俗吧!現在有少數的住家在門上貼有門神。我想這次過年我也要來貼!
柒、參考文獻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門神門神-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arielz.my.caraq.com/group/article-view-%E2%80%8B180611-7992-52532.shtml (傳說)門神的故事http://www.spps.tp.edu.tw/eweb/genius/87gradeation/god/e20.htm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3%BC%E5%93%88%E4%BA%8C%E5%B0%86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B%9B%E5%A4%A7%E5%A4%A9%E7%8E%8B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biw=1016&bih=499&site=imghp&tbm=isch&sa=1&q=%E9%96%80%E7%A5%9E+%E7%A7%A6%E5%8F%94%E5%AF%B6&oq=%E9%96%80%E7%A5%9E+&gs_l=img.3.3.0i24l5j0i5i24.71312.79453.0.81953.10.6.3.0.0.1.688.1796.0j3j1j1j0j1.6.0...0.0...1c.1j4.iEw7OCfLiZo門神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