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促发展 ---- 地方机构编制工作情况介绍

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促发展 ---- 地方机构编制工作情况介绍. 主要内容. 一、 我国机构编制工作定位 二、 地方机构编制管理概况 三、 十二五机构编制工作思路 四、 地方改革管理重点工作 *. 一、我国机构编制工作定位. 机构编制工作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 (一)行政管理的龙头. 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主要载体,是录用人员、配备领导和核拨经费的依据。既是前提又是保障,决定着 政府 的结构、 规模和开支 。. (二)政权建设的基础.

petra-knox
Download Presentation

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促发展 ---- 地方机构编制工作情况介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促发展----地方机构编制工作情况介绍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促发展----地方机构编制工作情况介绍

  2. 主要内容 一、我国机构编制工作定位 二、地方机构编制管理概况 三、十二五机构编制工作思路 四、地方改革管理重点工作*

  3. 一、我国机构编制工作定位 机构编制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4. (一)行政管理的龙头 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主要载体,是录用人员、配备领导和核拨经费的依据。既是前提又是保障,决定着政府的结构、规模和开支。

  5. (二)政权建设的基础 上层建筑,执政资源,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载体。改革和管理是对国家机器的设计和维护。

  6. (三)古今中外高度重视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机构编制工作。美国机构与预算相结合,英国编制与绩效相结合,日本定员。

  7. 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三班六房。《唐六典》、《通典》、《通志》。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三班六房。《唐六典》、《通典》、《通志》。 • 党和政府重视。苏区到边区到解放区,注重政府职能、机构和人员编制。

  8. 新中国加强管理和改革,适应政权稳固和经济建设需要。新中国加强管理和改革,适应政权稳固和经济建设需要。 • 改革开放六次改革,内容不断丰富,从编制到组织再到体制。 • 逐步形成改革、管理和法制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9. 总之,机构编制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政策性、政治性,是党和政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行政效率,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总之,机构编制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政策性、政治性,是党和政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行政效率,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

  10. 二、地方机构编制管理概况 主要介绍我国机构编制管理基本情况和有关政策,包括范围、体制、原则和内容。

  11. (一)管理范围 • 纵向架构:四级政权 • 横向结构:四种机关

  12. 34个 332个 2853个 40466个 四级政权 中央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地级市 自治州 地区 盟 县 县级市 旗 区 乡 镇 街道

  13. 四种机关 • 党派机关 国家机关 • 政协机关 群团机关 权力:人大 行政:政府 审判:法院 法律监督:检察院 军事:乡镇人武部 中国共产党 8个民主党派 各级政协 22个群团

  14. (二)管理体制 • 机构编制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体制。 • 原因:政令畅通,公平均等,精干高效;因地制宜,分税制。

  15. 对下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改革方案和行政机构编制“下管一级”。对下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改革方案和行政机构编制“下管一级”。 • 同级实行“一支笔审批”,编办审核,报编委或党委、政府审批。

  16. (三)基本原则 1、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精简、统一、效能 3、法制化

  17. (四)主要内容 1、机构管理 2、人员编制管理 3、领导职数管理

  18. 1、机构管理 (1)管理权限 (2)机构类型 (3)设置限额 (4)名称和规格

  19. (1)管理权限 条例:行政机构设立、撤销、合并、变更规格、名称,报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政府批准。党群、人大政协、法检机关参照执行。内设机构由同级“三定”或审批。

  20. (2)机构类型 • 国务院分办公厅、组成部门、直属、办事、直属特设、部门管理和议事协调机构。 • 地方一般不设办事和部门管理机构,省以下不分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称工作部门。 • 议事协调机构不单设办事机构。

  21. (3)机构限额 • 省、自治区政府40左右,小的30个,直辖市45个;党委9个-11个。 • 市40、30、22个,地州盟30个。 • 县22、18、14个。市辖区30、22、14-22。 • 乡镇设若干综合性机构,小的设助理员。

  22. (4)名称和规格 • 省级政府组成部门:委厅局,正厅 直属机构:局,原则上副厅。 • 地市政府部门:委、局,处级。 • 县级政府部门:局,科级。

  23. 2、人员编制管理 (1)编制种类 (2)管理权限 (3)核编依据 (4)编制规模

  24. (1)编制种类 • 按照机构性质和功能分成两类:行政编制、事业编制。 • 行政编制含政法编制、驻外编制等,实行专项管理。

  25. (2)编制管理权限 • 中央统一领导全国编制工作,制定政策法规,审核各级行政编制总额。 • 省市县审核本级各部门行政、事业编制数额和下级行政编制总额。各地有所不同。

  26. (3)核编依据 • 宏观定编:人口、面积、经济、区划、民族等。如省市县乡分类。 • 微观定编:工作量、工作方式。如两委人员、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27. (4)编制规模 • 全国行政编制地方占93%;政府占78%,党委11%。 • 全国事业编制地方占95%;教育49%,卫生15%,农业10%。

  28. 3、领导职数管理 • 地区:市委常委7-13人,政府4-6人。县委7-11人,政府3-5人。 • 部门:省级正副职2-4人,市县2-3人。 • 内设机构:3人以下设1职,4-7人1正1副,8人以上1正2副,人数特多、下设机构的不超4职。

  29. 超配现象。铁岭9个副市长、20个副秘书长,佛山高明市场监管局14副局长。超配现象。铁岭9个副市长、20个副秘书长,佛山高明市场监管局14副局长。

  30. 原因:职级工资制,帕金森定律,会议多;管理不严,缺乏监督。原因:职级工资制,帕金森定律,会议多;管理不严,缺乏监督。 • 与中组部发文,规范助理和副秘书长。*

  31. 三、十二五机构编制工作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32. (一)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目前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机构设置不合理,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33.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纲领性文件。

  34.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胡锦涛去年七一讲话强调改革

  35. 1、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手段:四分开。 内容: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注重公共服务。 层级:中央重宏观,地方重微观。 特点:财事匹配,权责一致。

  36. 2、重点是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 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加强各级政权建设。

  37. 3、保证是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3、保证是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健全监督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加强队伍建设,政风廉政建设。

  38. (二)推进“三位一体”工作 机构编制工作的总结概括,升华,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改革是根本,管理是基础,法制是保证。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十二五机构编制工作指导意见》,对两个五号文件的细化,今后五年工作的具体体现,有很强针对性和操作性。

  39. 五个更加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简统一效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六大任务:转变职能,机构改革,事业改革,加强管理,法制化,自身建设。 *

  40. 四、地方改革管理重点工作 (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二)省直管县改革试点 (三)发达镇体制改革试点 (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五)开发区行政体制改革 (六)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七)加强地方队伍建设

  41. (一)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省市县改革评估。08年启动省级改革,去年市县改革基本结束。在转变职能、减少审批、探索大部门制等方面取得成效。评估是改革延续和拓展,巩固成果,提前准备。

  42. 乡镇机构改革总结。03、04年开始试点,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一部分。重在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加强为农服务。目前已进行98%,2012年完成。

  43. 府际关系。垂管。城区街、社区。 • 探索大部门制,管办分离。 • 窗口机构改革,行政服务中心。 • 社会工作机构,为群众服务。 • 适时划分部门职责,理顺关系。

  44. (二)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 背景: • 行政管理需要。层级多,效率低。 • 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城乡一体化。 • 各地经验。财政、扩权强县、省直管县。 • 交通和信息化快速发展提供条件。

  45. 中央重视:深化行政改革重要内容。 启动试点:10年八部确定8省37县试点。 目标:扩大县级权限、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层级、提高效率。

  46. 内容: • 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财政,干部、司法、人大政协、区划。 • 职能转变。政府与社会、政府间。 • 强化监督约束机制。避免滥用。

  47. (三)探索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试点 背景:超级镇,行政体制滞后。 启动:10年六部确定13省25镇试点。 目的: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促进城镇化。

  48. 广东东莞长安镇,户籍人口3.5万人,外来人口60万人,GDP237亿元,财政总收入3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广东东莞长安镇,户籍人口3.5万人,外来人口60万人,GDP237亿元,财政总收入3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

  49. 内容: • 下放管理权限,完善运行机制。 • 加大财政支持,增强发展能力。 • 创新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方式。

  50. (四)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 背景:国办发[2002]56号提出清理整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在文化、城管、资源环境、农业、交通运输领域。广东和重庆试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