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水毒证

水毒证. 水 毒 证     一、 概述 水毒证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系疾患继续恶化的证候群。主要因肺气衰、脾气竭、肾气绝而致临床以浮肿或不肿、颜面苍白、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身痒、鼻、齿衄血、尿少或无尿等为主要表现的渐进性发展的一种恶候。. 本病有称之为“关格”、“肾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易为外邪、饮食不节、过劳及滥用药物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 历史沿革 ] 古代文献对本病水毒证之病名无记载,但有关格的论述,如汉 · 张仲景 《 伤寒论 》 中正式将关格作为病名提出,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per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毒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毒证

  2. 水 毒 证     一、 概述 水毒证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系疾患继续恶化的证候群。主要因肺气衰、脾气竭、肾气绝而致临床以浮肿或不肿、颜面苍白、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身痒、鼻、齿衄血、尿少或无尿等为主要表现的渐进性发展的一种恶候。

  3. 本病有称之为“关格”、“肾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易为外邪、饮食不节、过劳及滥用药物等因素诱发或加重。本病有称之为“关格”、“肾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易为外邪、饮食不节、过劳及滥用药物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历史沿革] 古代文献对本病水毒证之病名无记载,但有关格的论述,如汉·张仲景《伤寒论》中正式将关格作为病名提出,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4. 清代对本病的认识逐步成熟,如李用粹在《证治汇补·癃闭》中认为关格的病机为浊邪壅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指出:“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恶,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急候。”李氏的观点切合实际,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有重要价值。清代对本病的认识逐步成熟,如李用粹在《证治汇补·癃闭》中认为关格的病机为浊邪壅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指出:“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陡增呕恶,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阴阳闭绝,一日即死,最为急候。”李氏的观点切合实际,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有重要价值。

  5. 我国现代名老中医任继学教授在《悬壶漫录》中最先提出了“水毒证”的病名。我国现代名老中医任继学教授在《悬壶漫录》中最先提出了“水毒证”的病名。 西医学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6. 二、病象 高度浮肿或不浮肿,颜面苍白或晄白,头晕、乏力、身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淡无味,鼻齿衄血,甚至心悸、气促、尿少,或无尿,便溏,肢厥,四肢震颤,或惊厥。

  7. 三、病位 在肾,与肺、脾、心、肝、胃肠、三焦关系密切。以肾为本,以肺脾为标。肾为性命之根,肾绝则命火熄,命火熄则相火不生,相火虚衰,则五脏六腑功能皆衰,故水毒证是一种全身性,尤其是肺脾肾三脏衰竭之恶候。

  8. 四、病类 脾肾亏虚,湿热内蕴、脾肾阳虚,寒湿内蕴、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肾病及心,邪陷心包。 五、病性 是一种虚中夹实,肺脾肾三脏衰竭为主的临床常见多发病,具有渐进性发展、继续恶化的特点。为难医之疾

  9. 六、 病程 较长,因本病为水毒蓄积日久,腐浊、瘀血内蕴,损伤肾体而成。

  10. 七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 水毒蓄积,腐浊内蕴,肾体衰竭 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系疾患,日久不愈,反复发作,致肺脾肾三脏体用俱损,功能衰惫,肃降无权,转输失职,气化无能、关门不利,致湿浊水毒蓄积,腐浊内蕴,或反复应用肾毒性药物直损肾体,致肾体衰竭→水毒证。

  11. 肾病日久,可累及他脏,肾病及肝,则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症见手足抽搐;肾病及心,邪陷心包,症见胸闷气短,或心前区疼痛,甚则神志昏迷。肾病日久,可累及他脏,肾病及肝,则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症见手足抽搐;肾病及心,邪陷心包,症见胸闷气短,或心前区疼痛,甚则神志昏迷。 总之,水毒证的病机往往表现为寒热错杂,肾、脾、心、肝同病,由于正虚邪实,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最终因正不胜邪,发生内闭外脱,阴竭阳亡的变化。

  12.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病史: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系疾病的病史。 2、典型的临床病象:高度浮肿或无浮肿,颜面苍白或晄白,头晕,乏力,身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鼻齿衄血,口淡无味,甚至心悸,气短,尿少或无尿,便溏,肢厥,四肢震颤,或惊厥。

  13. 慢肾衰的早期,除氮质血症外,往往无临床症状,而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到了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尿毒症症状才会逐渐表现出来。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钠、水平衡失调、钾的平衡失调、酸中毒、钙和磷的平衡失调、高镁血症。慢肾衰的早期,除氮质血症外,往往无临床症状,而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到了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尿毒症症状才会逐渐表现出来。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钠、水平衡失调、钾的平衡失调、酸中毒、钙和磷的平衡失调、高镁血症。

  14. 3、四诊所见: 4、理化检查:肾功能测定中BUN、CRE可升高、CO2CP可降低;血常规中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可降低;血离子检查:可见低钙、高磷、高钾等改变;肾脏“B”超可见双肾缩小,皮髓质界限不清等;肾图可见双肾功能受损;心脏彩超可见心包积液等。

  15. (二)鉴别诊断 1、与癃闭:主要以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至小便不通为主症,一般无呕吐症状。癃闭可发展为关格,但关格不一定都是由癃闭发展而来。 2、与走哺:略 3、与呕吐:略

  16. 九、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辩标本虚实:水毒证总属本虚标实,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一般外感发作时便于标实,平时偏于正虚,后期水毒壅盛,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 2、辩病性:是一种虚中夹实,肺脾肾三脏衰竭为主的临床常见多发病,具有渐进性发展、继续恶化的特点。

  17. 3、辩病位:主要在肾,与肺、脾、心、肝、胃、肠、三焦关系密切。以肾为本,以脾肺为标。肾为性命之根,肾绝则命火熄,命火熄则相火不生,相火虚衰,则五脏六腑功能皆衰,故水毒证是一种全身性,尤其是肺脾肾三脏衰竭之恶候。3、辩病位:主要在肾,与肺、脾、心、肝、胃、肠、三焦关系密切。以肾为本,以脾肺为标。肾为性命之根,肾绝则命火熄,命火熄则相火不生,相火虚衰,则五脏六腑功能皆衰,故水毒证是一种全身性,尤其是肺脾肾三脏衰竭之恶候。

  18. (二)治疗原则 水毒证的治疗应遵循“治主当缓、治客当急”的原则。所谓主,是指水毒证之本,即脾肾阴阳衰惫,也就是治本应长期调理,缓缓补之;所谓客是指水毒证之标,即湿浊邪毒,湿为阴邪,最易伤阳,湿浊不祛则阳不复,湿浊瘀久必成毒,所以要尽快祛除。 攻补兼施,标本兼顾。临证时应降浊祛浊、化浊解毒,以治其标,温肾健脾、理肺调气、滋养肝肾以固其本。

  19. (三)分证论治 1、脾肾亏虚,湿热内蕴 [主 症]:小便短少黄热,晨起恶心呕吐,腰酸膝软。 [兼次症]:面色晦滞,倦怠乏力,不思饮食,头痛、夜寐不安。 [舌 脉]: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数,或濡数。 [治 法]:健脾益肾,清热化浊。 [方 药]:无比山药丸合黄连温胆汤 [加 减]:若尿少或小便不通,可合滋肾通关丸。

  20. 2、脾肾阳虚,寒湿内蕴 [主 症]:小便短少,甚或不通,色清,呕吐清水,畏寒怕冷。 [兼次症]:面色晦滞,下肢欠温,腹泻或大便溏。 [舌 脉]: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或濡细。 [治 法]:温补脾肾,化湿降浊。 [方 药]: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加 减]:若嗜睡,神识昏昧,可加菖蒲、远志、郁金,甚则用苏合香丸。

  21. 3、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主 症]:小便短少,甚或无尿,呕恶频作,头晕烘热,手足搐愵。 [兼次症]:头痛、目眩,牙宣鼻衄。 [舌 脉] :舌质暗红有裂纹,苔黄腻或焦黑而干。脉弦细而数。 [治 法]:滋补肝肾,平熄肝风。 [方 药]:六味地黄丸合羚羊钩藤汤。 [加 减]:若大便秘结+大黄。

  22. 4、肾病及心,邪陷心包 [主 症]:小便短少,甚或无尿,恶心呕吐,心悸,神识昏蒙。 [兼次症]:胸闷,心前区疼痛,神昏谵语,循衣摸床,面色晦滞唇暗,四肢欠温,痰涎壅盛。 [舌 脉]: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沉缓。 [治 法]:豁痰降浊,辛温开窍 [方 药]: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加 减]:(1)若狂躁痉厥,可改服紫雪丹。

  23. (2)若出现阳脱可用参附汤+龙骨、牡蛎。 (3)若阴脱则用生脉散或参麦注射液治疗。 (四)其他疗法 1、中药灌肠法 (1)、大黄30、忍冬藤30、生槐花30,水煎浓缩100~150毫升,每日1次,保留灌肠,14天为一个疗程,听2~3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24. (2)、生大黄30、生槐花30、青黛20、制附子15水煎浓缩100毫升,保留灌肠。(2)、生大黄30、生槐花30、青黛20、制附子15水煎浓缩100毫升,保留灌肠。 (3)、生大黄、生牡蛎、六月雪各30,同上。 (4)、大黄、桂枝各30,用法同上。 2、饮食治疗: 合理的饮食治疗方案,是治疗慢肾衰的重要措施,因为饮食控制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

  25. (1)、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使血尿素氮水平下降,减轻尿毒症症状,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kg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GFR为10~20ml/min,每日用0.6/kg,大于20ml/min,可加5克,小于5ml/min,仅能每日用约20克。所食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须氨基酸的蛋白质(即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因其含非必须氨基酸多。(1)、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使血尿素氮水平下降,减轻尿毒症症状,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kg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GFR为10~20ml/min,每日用0.6/kg,大于20ml/min,可加5克,小于5ml/min,仅能每日用约20克。所食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须氨基酸的蛋白质(即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因其含非必须氨基酸多。

  26. (2)、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提内蛋白库的消耗。(2)、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提内蛋白库的消耗。 3、成药治疗 爱西特、包醛氧化淀粉、肾衰宁、康肾颗粒、尿毒清、海昆肾喜胶囊、开同等均有利于肾功能的改善。

  27. 4、 单味药的研究: (1)冬虫夏草:自80年代应用于肾脏病的治疗以来,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经过对虫草的研究发现,该药能使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屏障得以保存,减少负电荷的丢失,和/或排列紊乱,从而使尿蛋白降低,能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保护肾小管,减轻肾小球内压力而阻抑肾小球的代偿性肥大,明显减轻肾脏的病理改变,尤其对肾小管间质病变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该药可能通过补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缺乏的必须氨基酸,纠正细胞内外的氨基酸代谢紊乱,抑制肌蛋白“净分解”,促进肝脏的蛋白合成,缓解氮质血症,改善贫血,延缓CRF的进展。冬虫夏草每日6克,分三次吞服,30天为一个疗程。

  28. (2)丹参:实验证明丹参能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脏对肌酐和自由基的清除率,还能改善微循环,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丹参注射液静点。(2)丹参:实验证明丹参能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脏对肌酐和自由基的清除率,还能改善微循环,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丹参注射液静点。 (3)大黄:60年代报道大黄能改善氮质血症以来,大量的实验证明大黄具有利尿、促进蛋白合成、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作用。其治疗氮质血症的主要成分是大黄鞣质,其作用原理主要是:使肠道减少吸收合成尿素的原料氨基酸;使谷氨酸合成亢进,从而导致尿素合成原料减少;升高血中必须氨基酸浓度,并利用其分解氨合成蛋白质使肝肾组织合成尿素减少;抑制体内蛋白分解,从而降低体内的尿素和肌酐;促进尿素、肌酐从肾脏排出。

  29. (4)水蛭: 5、中药静点液: 香丹注射液20毫升加液静点、疏血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碟脉灵注射液、川青注射液、银杏叶制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30. 十、转归与预后 因本病为肺脾肾三脏功能衰竭为主的全身性衰竭疾病,并有渐进性发展、继续恶化的特点,所以,总的来说,预后不好,如能及时治疗、用药得当,并注意摄生,尚可缓解症状,延长寿命,反之,则预后差,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1. 十一、预防及护理 1、积极治疗原发性根底疾病,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应密切观察患者每日的出入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 3、注意口腔、皮肤护理,防止感染。口腔护理可用金银花水煎液清洗,每日三次,皮肤瘙痒,每日可用温水擦洗,不可用碱性肥皂及酒精擦洗。

  32. 4、注意饮食调节,宜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低盐及足够的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的食物,忌肥甘厚味,有水肿时应少饮水,禁房事,适寒温,避风寒,防止外邪侵袭。4、注意饮食调节,宜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低盐及足够的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的食物,忌肥甘厚味,有水肿时应少饮水,禁房事,适寒温,避风寒,防止外邪侵袭。 5、便秘者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使大便保持在每日2~3次软便为宜,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卧床者应注意勤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对神志不清者,应鼻饲给药。 6、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再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