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43 Views
新会计准则下相关问题的探讨. 小组成员:. 陈 婧 黄丽玲 林无边 吴淑祯. 新会计准则下相关问题的探讨. 存货 公允价值. 新准则下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方法的改变.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取消了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 后进先出法 。 原准则规定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新准则规定企业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这也与国际准则的有关规定是一致的。. 取消后进先出法的积极影响.
E N D
新会计准则下相关问题的探讨 小组成员: 陈 婧 黄丽玲 林无边 吴淑祯
新会计准则下相关问题的探讨 • 存货 • 公允价值
新准则下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方法的改变 • 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取消了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后进先出法 。 • 原准则规定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 新准则规定企业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这也与国际准则的有关规定是一致的。
取消后进先出法的积极影响 • 减少利润操纵,增加财政收入 • 符合客观事实,真实反应企业财务状况 • 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
取消后进先出法的消极作用 后进先出法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中对企业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调节利润,起到合理避税的作用。 • 使得企业要增加企业所得税的缴纳,这会影响到企业现金的流通和盈利的数额。特别是现在的通货膨胀经济形式下,企业将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的对外购买力会削弱,企业想要扩大再生产也会受到束缚。增加所得税的缴纳,导致企业的实际运营成本上升,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甚至面临着生存的挑战。 • 减少了企业应对外在环境变化的弹性工具。这对一些实力不够雄厚和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是一种压力。其实这对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存在着一定负面影响,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是轻工业的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如果这些大比重的企业都面临同样的资金压力,会产生普遍危机感。再加上最近我国的货币从紧政策等,银行紧缩银根,结合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使中小企业筹资更加紧张,运营更加艰苦。
公允价值 •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史 •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现状 •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史 • 我国在1998年颁布的以《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为代表的多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 • 为了保证在当时环境条件下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维持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有效遏制了当时上市公司热衷于利用盈余管理创造虚假利润的势头,确保我国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健康发展,在2001年开始颁布和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相关会计制度,我国监管部门中止了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给出了5种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现状 • 现在,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所涉及的30个会计要素计量准则中有17个在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不同程度的选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概念的定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 在我国,新会计基本准则明确这样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 •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运用,设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 我国使用公允价值的原则 :保持特色而不追求简单的完全相同。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 个人己见 • 有待改善之处
个人己见 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新生趋势,公允价值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大的方面不提,就其小方面而言,作为一个会计学的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在现实的运用中,它确实存在较多的瑕疵,例如:在同一会计期间,即不存在跨期,核算比较简单,可以从结转的“投资收益”,完整地体现所持金融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损益。但是,如果存在跨期,即上期末此项金融资产没有出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应转入“本年利润”,但是公允价值变动而发生的损益只是一笔持有待转的损益,只有在出售时才能变为现实损益。
有待改善之处与相应的建议整合 • 改善经济环境,建立统一、开放、活跃而又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大力加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打破行业垄断,降低金融、电信、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准入条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保险等领域;同时,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混业经营,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规范、约束政府行为,使政府依法行政,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自由的市场交易主体,保证市场价格公允性的实现。 • 建立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和市场信息数据库。 • 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 • 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逐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