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一流学校的建设

一流学校的建设.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陈玉琨 2012.04.19. 一、当代我国基础教育 发展走向. (一)教育从绝对贫困走到了相对贫困. 教师与公务员; 东部与中西部, 中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的体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各地教育投入严重不均衡,东西部教育投入差异极大 ; 城市与农村( 在北京、上海与广州等发达城市,人们很容易找到一些超豪华的学校,但在农村地区,不少学校连基本办学条件也难以保证 )。. (一)教育从绝对贫困走到了相对贫困. 国家的举措: 西部地区 “ 两基 ” 攻坚计划 。 免费师范生制度与 农村教育专业硕士计划。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流学校的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流学校的建设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陈玉琨 2012.04.19

  2. 一、当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走向

  3. (一)教育从绝对贫困走到了相对贫困 • 教师与公务员; • 东部与中西部,中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的体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各地教育投入严重不均衡,东西部教育投入差异极大; • 城市与农村(在北京、上海与广州等发达城市,人们很容易找到一些超豪华的学校,但在农村地区,不少学校连基本办学条件也难以保证)。

  4. (一)教育从绝对贫困走到了相对贫困 • 国家的举措: • 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 免费师范生制度与农村教育专业硕士计划。 • 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 • 绩效工资制度(从2009年1月1日起,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该项制度覆盖在职人员1051万人,退休人员382万人)。

  5. (二)教师从注重温饱走向注重职业前景 • 教师的生活待遇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 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舞台; • 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教师的定期注册制度与教师培训)。

  6. (三)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 •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影响(多元录取: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与破格录取)。

  7. (四)从注重外延发展走向注重内涵发展 • 外延式发展(规模的扩大;条件的改善); • 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队伍的建设、制度的完善、校园精神的提升、特色的创建与品牌的形成)。

  8. 二、一流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9. (一)一流学校建设的理念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只是一时标志,更好才是永恒的追求: • 让学校更有朝气; • 让教学更添智慧; • 让师生更讲道德; • 让学校更具美感; • 让教育更富创造; • 让员工更加和谐。

  10. (1)让学校更有朝气 • 改变一个人首先要改变他的期望。同样: • 改变一个学校首先要改变这个学校的精神; • 改变一个教师首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 • 改变一个学生首先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

  11. (2)让教学更添智慧 • 教育传递的是人类的智慧,智慧传递需要智慧的方式; • 教育没有小事,她事关每个孩子与家庭;然而,其实教育也没有大事,也就是学校一堂堂的课与学校安排一次次活动: • 抓好每件小事,学校不会发生大事,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大师。

  12. (3)让师生更讲道德 • 学生智慧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是一统一的过程; • 爱心需要爱心唤醒,诚信需要诚信引领;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在成年人身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首先要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

  13. (4)让校园更具美感 • 学校应当是最美的世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 学校集中着自然美、人性美与科学美; • 追求真,向往善,执着美; • 以美益智,以美育德,造就全人。

  14. (5)让教育更富创造 • 学校的发展呼唤创造,享受生活首先要学会享受创造; • 创造的过程使人聪明,创造的结果使人认识自身的价值。

  15. (6)让员工更加和谐 • 和谐意味着人人有饭吃,大家能讲话; • 和谐是一种境界; • 和谐更是智慧。

  16. (二)一流学校的培养目标 •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融合; • 精英素质与平民意识的结合; •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 身体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和谐; • 鲜明个性与团队协作的协调。

  17. 三、一流学校建设的主要举措

  18. (一)校园精神的提升 • 共性的与个性的(精神:米与示,学校要成为教师展现身手的舞台,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场所)。

  19. (一)校园精神的提升 • 校园文化建设的两条途径:理性的与感性的: • 理性的:校训与学校追求的各种表述; • 感性的:校景熏陶、校史激励与校友引领。 •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记住的是故事而不是历史。

  20. (二)教学智慧的提升 • 课堂教学从技术密集向劳动密集的退化是课堂教学实效降低的关键。 • 校本研修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21. 1.教学规律与教学质量保障 • 教学是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学生每一步的发展得到保障,学生最终成才才能得到保障;只有教学每一环节质量得到保障教学最终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 教学质量保障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盲点,填补学生的空白点; • 目标清、重点清与程序清; • 学生自我清、同学相互清、教师监督清。

  22. 2. 教学技能与教学指导要点 • 关注影响教学质量关键行为,而不是细枝末节或教学目标无关的行为; • 关注影响教学质量实质性的因素,而不是形式的因素; • 关注课堂教学中具有普遍意义而不是及其偶然因素的事件上; • 关注学生预期行为而不是非预期的行为; • 关注每次课堂提问的技术含量而不是提问的数量。

  23. 3.转变差生的技能 • 发现学生问题的技能; • 诊断学生问题根源的技能; • 设计解决学生问题方法、途径的技能; • 与学生沟通的技能; • 帮助学生把认知转化为行为的技能; • 评价学生的进展的技能; • 巩固学生成果的技能。

  24. 4.教师专业发展与微技能研究 • 从不顺手处入手; • 从细微之处突破; • 在错误当中学习; • 在实践之中转化。

  25. 5.教学微技能研究之法 厘清问题(个体或群体的问题); 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 寻求对策(提出若干可能解决问题的策略); 尝试对策(试错); 方案评估。 最佳方案的选择。

  26. (三)学生人格的养成

  27. 高质量的教育与高素质的生源 每个孩子都是“孤本”,都是独特的; 研究教育就要研究孩子,研究孩子就要研究孩子的心灵; 每个孩子都是“顽皮”的。没有“顽皮”的孩子,学校是否太“寂寞”了,教育也就太没意义了,作为教师我们还会有多少教育的激情?

  28. 童年的愉快与人生的愉快 童年的愉快是人生的愉快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孩子带着笑脸走进学校; 愉悦的每天与成功的每天:原本就不该对立; 学生上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学习成为可怕的事”。教育要让学习要学的变成学生好玩的。

  29. 扭曲的童年与扭曲的人格 扭曲的童年一定形成扭曲的人格,造成扭曲的人生; 棍棒下面可以出孝子,但很难出拔尖的人才(3300名文理状元几乎没有出类拔萃的); 成功的教师与成功的孩子。

  30. 转变学困生的技能 • 发现学生问题的技能; • 诊断学生问题根源的技能; • 设计解决学生问题方法、途径的技能; • 与学生沟通的技能; • 帮助学生把认知转化为行为的技能; • 评价学生的进展的技能; • 巩固学生成果的技能。

  31. (四)校园美的创造 • 以校园之美,养学生之情; • 以教师之行,育学生之性(语言暴力,心理惩罚); • 以科学之理,明学生之心(费米:物理之美)。

  32. (五)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 • 至善的战略与逐步引领的战略; • 创造的问题意识与目标意识。 • 创造就是比别人多走一步,比别人早走一步,在自己的基础上再走一步; • 创造需要智慧,更要懂得继承。

  33. (六)和谐校园的特征

  34. 1.和谐校园的特征 • 悦纳他人,容忍异见的民主校园; • 互帮互助,坦诚相见的温暖校园; • 水涨船高,共同发展的双赢校园。

  35. 3.和谐校园的要求 • 善待师生; • 崇尚宽容; • 善于妥协; • 学会等待; • 追求高尚; • 淡薄名利。

  36. 2.走向和谐的途径 • 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不强加于人;不以势压人、不以亲疏歧视人、不以私利封杀人;克服:不要翻脸不认人、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造假欺骗人、不要将错归错人、不要随便冤枉人); • 慈悲为怀,关心弱势群体(仁慈、宽厚的态度善待他人。怜悯意识、慈善意识); • 以情为重,常知有舍有得(真情才能创造奇迹。做有情有义的人,重情重义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以柔为径,化解人际恩怨(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似水柔情,潜移默化感动人)。 • 以德为根,不忘修身养性 。

  37. 四、一流学校建设与校长和教师的发展

  38. (一)学校发展的三阶段 • 人治(依靠校长的人格与智慧); • 法制(依靠学校的制度与规范); • 德治(依靠学校的文化与价值观)。

  39. (二)一流学校对校长的要求 • 用权治校; • 用脑治校; • 用心治校。

  40. (三)一流学与教师发展 • 学校教师并不一定就是教育家,但每个人都应有教育家的追求。 • 教育家成长之途: • 先成才; • 后成名; • 再成家。

  41. (四)教师能力的提升 • 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 • 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 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 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 • 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