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Zoe 與 印象三重奏團

Zoe 與 印象三重奏團. 今晚的作曲家,曲目 與演奏者介紹 完全以投影方式來呈現 並將同步刊登於本團網站. 本場音樂會感謝 台中市新民高級中學 宋婉華 老師 將歌曲改編為鋼琴三重奏伴奏版本. 特別感謝 : 文字撰寫 / Zoe 文宣品設計 / 劉筱娟 投影製作 / 黃儀婷 白明本 工作人員 / 蔡旻秀 林晁瑋 邱雅盈 ( 台中 ) 劉怡君 夏其晚 李秀玲 ( 台北 ) 錄音 / 聞聲有限公司 宋文勝先生. 自印象三重奏創團十餘年來, 我們都不斷的在思考如何將 作曲家、演奏者與觀眾的關係 連結到最大的可能。

pen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Zoe 與 印象三重奏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Zoe 與 印象三重奏團

  2. 今晚的作曲家,曲目與演奏者介紹完全以投影方式來呈現並將同步刊登於本團網站今晚的作曲家,曲目與演奏者介紹完全以投影方式來呈現並將同步刊登於本團網站

  3. 本場音樂會感謝 台中市新民高級中學 宋婉華 老師 將歌曲改編為鋼琴三重奏伴奏版本

  4. 特別感謝: 文字撰寫/ Zoe 文宣品設計/劉筱娟 投影製作/ 黃儀婷 白明本 工作人員/ 蔡旻秀 林晁瑋 邱雅盈(台中) 劉怡君 夏其晚 李秀玲(台北) 錄音/ 聞聲有限公司 宋文勝先生

  5. 自印象三重奏創團十餘年來,我們都不斷的在思考如何將作曲家、演奏者與觀眾的關係連結到最大的可能。自印象三重奏創團十餘年來,我們都不斷的在思考如何將作曲家、演奏者與觀眾的關係連結到最大的可能。 隨著網路世界的環境,今晚的音樂會希望以超越傳統的呈現方式來與您分享古典音樂的浪漫歷史。

  6. 古典音樂的歷史是由一群執著的天才音樂家所打造的,古典音樂的歷史是由一群執著的天才音樂家所打造的, 今晚我們以逝世一百週年的挪威國民樂派作曲家葛利格為主軸,以音樂來為您述說他的故事。

  7. 文案 節目企劃與女高音Zoe佐依子經歷: 美國茱麗亞音樂院(Juilliard School)聲樂學士, 碩士 與歌劇中心成員 教育部法國公費留學 行政院文建會第一屆赴英國之文化創意產業精英 國際比賽: 比利時依莉莎白聲樂大賽銅牌獎(Queen Elisabeth Competition) 有聲出版: 德國藝術歌曲集(R Strauss, Alban Berg),法國REM出版, 全球發行 文字出版: London Hug(田園城市) 幸福的E小調(幼獅) 音樂糖果屋(幼獅) 自由可是孤單(田園城市) 二十一世紀的夜鶯(幼獅) 藍色的邀請(皇冠) 我的愛情是綠色的(皇冠)

  8. 翻譯: 音樂的認識與欣賞---浪漫樂派篇(McGraw Hill) 固定專業雜誌專欄: 室內雜誌(1997-) 時尚文案主筆與企劃 傳播媒體: 台北愛樂電台主持人(1995-) 教學: 個人聲樂授課 今年五月出版新書: 散文集《世界太美麗 c’est si bon》,允晨文化出版 五月十六日晚七時於誠品信義店三樓新書發表暨室內音樂會

  9. 「印象三重奏團」介紹 「印象三重奏團」成立於1993年10月,為國內目前成立最久並一直持續演出的鋼琴三重奏團體。 樂團從成立開始就十分有計劃地舉辦系列性的音樂會,將古典室內樂曲以具有主題及系統的方式介紹與聽眾,並安排許多國內較少見的鋼琴三重奏曲目,至今已經在國內首演過的曲子已經超過50首。 1997年至2000年連續受邀參加文建會所舉辦的表演,並利用台北的會址與台中杉林屋音樂廳兩地,每月定期舉辦「週末音樂會」。 2000年起首開國內先例,開始倡導推展「成人小提琴教育課程」;

  10. 2002年年底,協助「台灣古典音樂協會」之成立。2002年年底,協助「台灣古典音樂協會」之成立。 2003年10月發行首張CD專輯 ~「十分印象」,收錄了十年來在國家演奏廳的實況演出,之後也於2006年莫札特系列音樂會出版音樂會實況錄音兩輯。 他們的努力也受到極大的肯定,曾代表台灣受邀至哥斯大黎加參加該國藝術節演出活動,赴美國許多城市演出,也曾赴加拿大參加Banff音樂節的演出活動, 去年10月甫受邀赴以色列演出,並參與了台灣駐以國經濟文化辦事處所舉辦的國慶晚會,以音樂來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國民外交。

  11. 小提琴 / 陳方騮 (Fang-Liu Chen) 「印象三重奏團」小提琴家兼團長,「天韻室內樂團」音樂總監,「社團法人台灣古典音樂協會」理事。 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音樂碩士。 六歲起開始學習小提琴, 大學就讀於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 基於對音樂的熱情及努力付出, 之後斷斷續續接受指導, 但本身不斷參與校內、校外樂團活動, 加上大學時代擔任合唱團 指揮的經歷,在二年內順利取得音樂碩士學位。

  12. 1992 年返國後順利進入教育部聯合實驗樂團。一年後便自行成立「印象三重奏團」,就此展開真正的演奏生涯。 1997年起自行規劃台北及台中二地週末小型音樂會數年。2000年更為了加強社會教育功能,親自開設「成人小提琴班」。到了2002年凝聚眾多學員之力,進而成立「台灣古典音樂協會」 目前於關渡基督書院、南華大學、台中新民高中、曉明女中、光復國小等校教授小提琴。

  13. 大提琴 / 陳俐亨 (Jessica Chen) 輔仁大學音樂系學士 紐約市曼哈頓音樂院碩士 曼哈頓音樂院研究所管弦樂演奏科修習一年 獲得比賽: 多次台中市及台灣區音樂比賽大提琴第一名 輔仁大學協奏及獨奏比賽冠軍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協奏曲比賽大提琴組第一名 美國Manhattanville協奏曲比賽第一名 曾經合作樂團: 輔仁大學管弦樂團、Manhattanville樂團、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14. 台北愛樂室內樂團赴美、加巡迴演出 Manhattan Symphony大提琴首席 Manhattan Chamber Sinfonia大提琴首席台北愛樂室內樂團赴奧地利、比利時及法國巡迴演出 (大提琴首席) 「印象三重奏團」大提琴家,並負責樂團行政工作熱愛大提琴演奏及教學 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實踐大學、新民高中、曉明女中、光復國小,同時在台灣古典音樂協會擔任秘書長及成人大提琴班指導老師。

  15. 旅奧鋼琴家/洪雅蓉(Ya-Jung Hung) 出生於臺中, 由其母廖文媖女士啟蒙習琴,激發了對彈琴的喜愛.隨後在陳振明,王美齡,葉綠娜和魏樂富等老師的指導下,更加深了她對音樂的熱忱.在諸位老師的鼓勵下,在1985年赴奧地利, 以高分考取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 ,於Hans Graf教授門下繼續深造. 在校期間因表現優異, 曾數次代表學校參加維也納市舒曼紀念音樂會及莫札特逝世兩百週年紀念音樂會的演出,並經常受邀在台灣, 美國, 加拿大及歐洲舉行音樂會.

  16. 1995年以傑出的表現獲得鋼琴演奏碩士及聲樂伴奏藝術碩士,為了更豐富自己音樂領域,同時考入校內指揮科及理論作曲科,在Leopold Hager指揮家的指導下學習管弦樂指揮及在Dietmar Schermann教授門下學習分析和詮釋音樂. 1996年 考取維也納市立音樂院伴奏教師資格. 1997年 返台後經常應邀在全省各地演出. 曾獲得維也納史坦威鋼琴比賽第二名,1994年 羅馬國際鋼琴大賽雙鋼琴組第一名.1995年 應邀前往德國Braunschweig參與國際音樂節的演出,深獲好評 在台灣期間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新民高中,臺中二中,雙十國中及光復國小音樂班,目前旅居維也納.

  17. 一、與古典相遇

  18. 葛利格 霍爾堡組曲 (由陳方騮改編給鋼琴三重奏版本,世界首演) Edvard Grieg (1843-1907) From Holberg’s Time Suite (arranged by Fang-Liu Chen, World Premiere)

  19. 葛利格出生在北歐,他與許多現代台灣學音樂的學生一樣,在父母老師的鼓勵之下到歐洲去留學,當時他選擇的是德國第一所,由作曲家孟德爾頌創立的萊比錫音樂院就讀。葛利格出生在北歐,他與許多現代台灣學音樂的學生一樣,在父母老師的鼓勵之下到歐洲去留學,當時他選擇的是德國第一所,由作曲家孟德爾頌創立的萊比錫音樂院就讀。 他主修鋼琴與作曲,四年之後,他回到北歐,並致力於將他創作的音樂與北歐當地的文化融合,所以我們第一首曲子就是他根據北歐十七世紀的劇作家霍爾堡時代的風格寫成的組曲。這首原本是鋼琴曲,後來成為弦樂團演奏曲, 今晚,由本團小提琴家陳方騮將它改編成給鋼琴三重奏的版本。

  20. 第一樂章 前奏曲 Praludium 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 第二樂章 薩拉邦舞曲Sarabande 富有表情的行板Andante expressivo 第三樂章 嘉禾舞曲Gavotte 小快板Allegretto 第四樂章 抒情曲Air 虔誠的行板Andante religioso 第五樂章 里高東舞曲Rigaudon 有力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21. 鋼 琴 / 洪雅蓉 小提琴 / 陳方騮 大提琴 / 陳俐亨

  22. 二、萊比錫小留學生

  23. 第二部份您將聽到孟德爾頌的歌曲,因為葛利格在萊比錫時經常聽到孟德爾頌親自指揮與演奏,對葛利格後來寫曲子的方向有很大的影響。第二部份您將聽到孟德爾頌的歌曲,因為葛利格在萊比錫時經常聽到孟德爾頌親自指揮與演奏,對葛利格後來寫曲子的方向有很大的影響。

  24. 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 孟德爾頌自小便顯露出音樂方面的才華。 9歲第一次公開演出,11歲開始作曲。 他17歲就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

  25. 孟德爾頌 耶路撒冷,選自神劇《聖保羅》 耶路撒冷, 你殺害先知, 又以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 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 像以雙翅來保護你們啊! (舊約馬太福音 德文演唱)

  26. 孟德爾頌 乘著歌聲的翅膀,作品34,第二首 乘著歌聲的翅膀 , 我將心愛的你帶上天空翱翔 帶你到一個風光綺麗的地方, 那裡花園萬紫千紅 月光皎潔 , 朵朵蓮花懇切的等待她們親愛的姐妹 紫羅蘭嬌豔動人, 辰星高照 玫瑰竊竊私語, 一切盡在矇矓中 我們要在安靜的棕櫚樹下, 享受我們甜美的幸福, 直到永遠(詩人海涅 德文演唱)

  27. 孟德爾頌 愛的顫動,作品19,第四首 月光下的樹林裡 ,精靈跳躍的吹著號角 白馬也像野天鵝般隨風奔馳著 精靈之后卻在一旁微笑 因為她要告訴我一段新的戀情既將來臨 而愛情就像再生般, 之前是死亡 (詩人海涅 德文演唱)

  28. 女高音 /黃瑞芬 鋼 琴 / 洪雅蓉 小提琴 / 陳方騮 大提琴 / 陳俐亨

  29. 休息 Intermission 歡迎您在欣賞完演出後, 至本團網站填寫 音樂會問卷調查表,謝謝! 將可獲得本場音樂會錄音的MP3 www.arstrio.com.tw

  30. 文化藝術需要多面向的去接觸,才能與它更加的貼近。文化藝術需要多面向的去接觸,才能與它更加的貼近。 今晚,作曲家,演奏者,還有觀眾,這個無法分開的’’鐵三角’’又再一次的聯結了, 這是我們印象三重奏小小的願望,與對未來大大的期盼。

  31. 今晚女高音Zoe佐依子 將在本月出版新書: 散文集《世界太美麗 c’est si bon》 由『允晨文化』出版 五月十六日晚七時於 誠品信義店三樓 新書發表暨室內音樂會 歡迎蒞臨!

  32. 三、追尋家鄉文化的根

  33. 葛利格的曲子經常都附上一個富有詩意的名稱,尤其是他的鋼琴曲,因此他又被稱為是北歐的蕭邦,葛利格的曲子經常都附上一個富有詩意的名稱,尤其是他的鋼琴曲,因此他又被稱為是北歐的蕭邦, 我們將為您演奏鋼琴詩人---蕭邦十八歲時寫的一首鋼琴三重奏(也是唯一的一首)來讓您做個聯想。

  34. Fedrieck Chopin(1810-1849) 波蘭音樂家蕭邦,不但是個傑出的鋼琴家也是一個鋼琴作曲家, 為我們留下許多優美好聽的曲子,因此被稱為「鋼琴詩人」22歲那年他在巴黎舉行首次音樂會,轟動了全巴黎, 當時李斯特、孟德爾頌也都去欣賞。

  35. 蕭邦 G小調鋼琴三重奏曲,作品8 Frederic Chopin(1810-1849) Piano Trio in G Minor, Op.8 第一樂章 熱情如火的快板Allegro con fuoco 第二樂章 詼諧曲‧稍快,但又不甚快Scherzo. Con moto, ma non troppo 第三樂章 持續的慢板Adagio sostenuto 第四樂章 終曲‧稍快板Finale. Allegretto

  36. 鋼 琴 / 洪雅蓉 小提琴 / 陳方騮 大提琴 / 陳俐亨

  37. 四、追尋葛利格的腳步

  38. 當然講到北歐,您一定會想到我們都很熟悉的好朋友,也就是童話大王安徒生。當然講到北歐,您一定會想到我們都很熟悉的好朋友,也就是童話大王安徒生。 這位丹麥詩人的作品也是葛利格創作的靈感,當葛利格結婚時,他以安徒生的一首’’我愛你’’寫成歌曲,獻給他心愛的夫人。 同時這首詩的名字也是我們今晚音樂會的主題: Jeg elsker dig!(丹麥文的’’我愛你’’) 。

  39. 葛利格我愛你,作品5 , 第三首 我愛你 你是我的思緒, 你是我的世界 你是我第一份幸福 我愛你勝過世上一切 直到永遠 (詩人安徒生 丹麥文演唱)

  40. 葛利格 美夢成真,作品48 , 第六首 我經歷了一場美夢 夢到心愛的人到我身邊 就像在美好的春天裡, 萬物滋長, 熱情奔放 遠方的鐘聲也陪伴著我們, 讓我們沉醉在幸福中 這場夢就像真的一樣, 因為我們聞到綠葉的香味 也聽到美妙的鐘聲 我們互相擁抱, 發誓永不分離 就讓我相信這是一場’’真實’’的夢吧! (詩人波登斯塔特 德文演唱)

  41. Maurice Ravel(1875-1937) 葛利格沒有寫大交響曲,也沒有寫大型的歌劇,但卻有兩位作曲家卻都表示過深深的受到他曲風的影響,一位是法國印象派的拉威爾,另一位是拉赫曼尼諾夫。 從拉威爾的作品中,我們可聽到大膽而運用自如的和聲, 以及對樂器的精確掌握並充分發揮。

  42. 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 拉赫曼尼諾夫身為超技鋼琴家與作曲家(與葛利格相同)在演奏過葛利格的鋼琴協奏曲與室內樂曲之後他曾表示自己 深深地愛上了葛利格的音樂,也對之後創作的樂曲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43. 拉威爾 無言歌Maurice Ravel (1875-1937) Piece en forme de Habanera 拉赫曼尼諾夫 無言歌 Sergei Rachmaninoff(1873-1943) Vocalis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