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2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董德琼 教授.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一) 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异性蛋白过敏源,尘粒及有害气体等皆可吸入呼吸道、肺部引起各种疾病。 (二)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物理、化学、细胞 吞噬及免疫。 (三) 肺循环的特点:低压、低阻、高容的器官 (四)气管、支气管及肺段. 总论.

pelham
Download Presentation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董德琼 教授

  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3. 总论 •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 (一) 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异性蛋白过敏源,尘粒及有害气体等皆可吸入呼吸道、肺部引起各种疾病。 • (二)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物理、化学、细胞 吞噬及免疫。 • (三) 肺循环的特点:低压、低阻、高容的器官 • (四)气管、支气管及肺段

  4. 总论 • 呼吸道从鼻开始,以喉头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气管的平均长10 ~ 12cm,颈、胸内各占一半。成人直径约1.5 ~ 2.2cm(平均1.8cm) 。气管在第四、五胸椎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较粗,与气管中线构成25 ~ 30度角,较陡直,异物易入其中;左主支气管较细长,与气管中线构成约50度角。从右主支气管

  5. 总论 • 往下约1 ~2.5cm处,分出右上叶支气管,再分为尖、后前三支支气管及段支气管。再向下延伸到中叶支气管的一段称中间支气管。中叶支气管分为外、内两支。此两支较细并与中间支气管几乎成直角,故本身易阻塞,又因有前、外、内三组淋巴结包绕,故当淋巴结肿大时易压迫中叶支气管,出现中叶肺不张,而称为中叶综合症。与中

  6. 总论 • 叶支气管相对的背侧分出下叶背支。中间支气管再向下延伸分出内、前、外、后四支。而左主支气管较长,约5cm ,分为上叶支和下叶支。左上叶支向上分出尖后支及前支,合称为固有上叶支;向前下为舌支(又分为上、下舌支)。左下叶支又分为背支、内前支、外支、和后支。肺叶(段)是叶(段)支气管分布的肺实质,两肺的肺段和各肺段的名称一般都以叶(段)支气管的部位为标准。(见图)

  7. 总论 • 二、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 (一)大气污染和吸烟 • (二)吸入性变应原增加 • 三、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的增 • 加 •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 (一)病史 • (二)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 (三)体征

  8. 总论 •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 (一)血液检查 • (二)抗原皮肤试验 • (三)痰液检查 • (四)胸腔积液 • (五)影像学检查 • (六)纤支镜和胸腔镜 • (七)放射性核素扫描

  9. 总论 • (八)肺活体组织检查 • (九)超声检查 • (十)呼吸功能测定 • 六、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展望

  10. 肺炎 • 肺炎(pneumonia)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最常见。如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其他可由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 肺炎发病因素:病原体和宿主。 • 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途径:①空气吸入;②血流播散;③邻近感染部位蔓延;④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

  11. 肺炎 • 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途径: ①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②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的致病菌。 • 病理: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细胞浸润。部分感染有坏死性病变、空肠。 • [肺炎的分类] • 一、病因分类 • (一)细菌性肺炎 • 1、 G+球菌 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2. 肺炎 • 2 、G-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 • 3 、厌氧杆菌如棒状杆菌、梭形杆菌等。 • (二)病毒性肺炎 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 (三)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引起。 • (四)真菌性肺炎 白色念球菌、曲菌及放线菌等。

  13. 肺炎 • (五)其他病原菌 如立克次体、衣原体、 • 弓形体、原虫、寄生虫等。 • (六)理化及过敏因素 如放射线损伤、吸 • 入刺激性气体或液体、及过敏原。 •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约占80%。近年来球菌比例不断下降,杆菌感染却不断增加,且新的病原菌(如军团菌)肺炎发生率亦逐年增加。目前细菌性肺炎主要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14. 肺炎 • 二、解剖分类 • (一)大叶性肺炎 • (二)小叶性肺炎 • (三)间质性肺炎 • 三、患病环境分类 •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 临床诊断依据是: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 并出现

  15. 肺炎 • 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④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⑤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项,并除外其他肺部疾病,可建立临床诊断。 • (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 入院48h左右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16. 重症肺炎 • 定义:肺炎患者需要呼吸支持(急性呼吸衰竭、气体交换恶化伴高碳酸血症或持续低氧血症)、循环支持(血流动力学障碍、外周低灌注)和需要加强监护和治疗(肺炎引起的感染中毒症或基础疾病所致的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可认为重症肺炎。

  17. 重症肺炎 • 诊断标准: • ①意识障碍 • ②呼吸频率>30次/分 • ③PaO2<60mmHg,PaO2/FiO2<300 • 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 ④血压<90/60mmHg • 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 • 入院48小时病变扩大≥50% • ⑥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 • 或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18. 重症肺炎 • [评估肺炎严重程度] • 决定肺炎严重性因素:①局部炎症程度;②肺部炎症的播散;③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 [增加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死亡危险因素] • (一)病史 • 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 • (二)体征 • 呼吸频率﹥30次/分;脉搏≥120次/分;血压﹤90/60mmHg;体温≥40℃或≤35℃;意识障碍;存在肺外感染病灶如脑膜炎,甚至败血症。

  19. 重症肺炎 • (三)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 • 血白细胞计数﹥20×109/ L或﹤4 ×109/ 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 1×109/ L; PaO2 ﹤60mmHg、 PaO2 /FiO2 ﹤ 300,PaCO2 ﹥50mmHg;血肌酐﹥106umol/L或血尿素氮﹥7.1mmol/L;血红蛋白﹤90g/L或血细胞比容﹤0.30;血浆白蛋白﹤25g/L;感染中毒症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证据,X线胸片病变累及一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

  20. 肺炎球菌肺炎 • 该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肺泡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和冬春季节。 • [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 肺炎球菌为G+球菌,又称肺炎双球菌或肺炎连球菌。已知该菌有86个亚型,成人致病菌多为1——9型和12型,以3型菌毒力最强。外有荚膜保护菌体,抵抗白细胞并具有特异抗原性。40%——70%健康人有该菌寄生。该菌在干燥痰中可存活数月,

  21. 肺炎球菌肺炎 • 但暴晒1小时或加热至52℃10分钟即可杀灭。 • 肺炎球菌不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组织的破坏或形成空洞。病理改变分为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及消散期。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多无损坏,不留纤维瘢痕。极少数病人肺泡内纤维蛋白吸收不全,甚至有纤维细胞的形成———机化性肺炎。若未用抗生素5%—10%可并发脓胸,15%—20%可经淋巴管-胸导管-血形成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关节炎及中耳炎等肺外表现。

  22. 肺炎球菌肺炎 • [临床表现] • 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及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畏寒、寒战及高热,数小时内达39-40,多呈稽留热,伴脉率增快。咳嗽、患侧胸痛。痰少,可带血丝或铁锈色痰。胸痛常放射至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或腹泻——误诊为急复诊。严重时发生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症状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谵妄及昏迷。

  23. 肺炎球菌肺炎 • 体查: • 全身中毒症状:急性热病容,面颊绯红,鼻翼煽动,皮肤灼热、干燥;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 病变广泛—发绀; • 败血症:皮肤、粘膜出血点、巩膜黄染; 累及脑膜:脑膜刺激征、病理征; • 肺部实变体征:病变区叩浊、呼吸音减低、语颤增强、支气管语音及湿罗音。

  24. 肺炎球菌肺炎 • [并发症] • 并发症已很少见。偶可并发脓胸、肺脓肿。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易并发感染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多汗、发绀、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等。 • [辅助检查] • 一、血液检查 WBC 10——20×109/L,N在80%以上,并有核左移,胞内见中毒颗粒。但年老体弱、酗酒、免疫功能低下者,

  25. 肺炎球菌肺炎 • WBC不高,但N仍高。 • 二、痰检查:痰涂片 • 痰培养 • 三、X线检查:早期仅见肺纹增粗或受累肺 • 叶、肺段稍模糊。典型可见斑片状影, • 并可见肋膈角变钝。 • [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根据典型症状、体征结合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

  26. 右中叶大叶性肺炎 右下肺野见大片密度增高影,上缘清晰锐利以水平裂为界,外缘模糊,肋隔角清晰,右心缘不清,侧位病变位于右上叶,上缘以水平裂为界,后缘以斜裂为界。

  27. 肺炎球菌肺炎 • 鉴别诊断: • 一、干酪样肺炎 • 二、其他病原菌肺炎 • 三、急性肺脓肿 • 四、肺癌 • 五、其他 如急腹诊、胸膜炎、肺梗死等。 • [治疗] • 一、抗菌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疗程为二 • 周或热退后3天停药。

  28. 肺炎球菌肺炎 • 二、支持治疗。 • 三、并发症的处理。 • 1、 若热退后而复升或3天后体温不降—肺外 • 感染,如脓胸、心包炎或关节炎等,耐药; • 混合感染,并存其他疾病或药物热。 • 2、 胸腔积液 • 四、感染性休克的处理 • 1、 补充血容量。 • 2、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 3、控制感染。

  29. 肺炎球菌肺炎 • 4、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 5、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6 、强心剂的应用。 • [预后] • 通常良好。年老、原有心、肺、肝、肾及代谢性疾病,体温、WBC不高以及免疫缺陷者预后不良。 • [预防]

  30. 肺脓肿 • 肺脓肿(lung abscess)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一、病原菌:需氧厌氧和兼性厌氧菌,90% • 合并厌氧菌感染。 • 二、分类: • 1、吸入性肺脓肿 • 2、继发性肺脓肿

  31. 肺脓肿 • 细菌性肺炎、支扩、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空洞等继发感染而导致。 • 支气管阻塞、肺部邻近器官的化脓性病变。 • 3、血源性肺脓肿 • 感染中毒症、菌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拴塞、炎症和坏死而形成肺脓肿。

  32. 肺脓肿 • [病理] • 感染物阻塞 肺化脓性 肺 破溃到 脓腔 治疗有效 脓腔 • 细 支气 管 → 炎 症 → 脓肿 → 支气管 → 液平 ────→ 消失 • │ • │破溃到胸腔 脓 治疗不彻底 慢性 • └─────→气胸 肺脓肿 • [临床表现] • (一)病史及症状 • 1、多有口、咽部感染灶或手术、酗酒、 • 受凉、劳累病史。 • 2、急性起病,畏寒高热、胸痛、咳痰、 • 咯血、气促伴精神不振、乏力、纳差。

  33. 肺脓肿 • 病初少量 发病第10-14天 咯大量 全身毒性 • 粘液脓痰 ──────→ 脓臭痰 ──→ 症状减轻 • 3、并发脓气胸: • 4、 血源性肺脓肿: • 5、慢性肺脓肿: • (二)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1、血常规: • 2、痰菌检查:

  34. 肺脓肿 • 3、X线检查 • 吸入性肺脓肿:早期:大片浓密模糊影, 边 • 缘不清。 • 脓肿形成:脓腔及液平,四周有浓密炎症。 • 恢复期:炎症吸收,脓腔缩小消失,仅留纤 • 维条索影。 • 慢性 肺脓肿:脓腔壁厚,内壁不规则,周围 • 有纤维组织增生及胸膜增厚, • 纵隔向患侧移位。

  35. 右下肺脓肿 右中下肺紧见大片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内见一空洞,内壁光滑,内有液平。

  36. 右中上肺野见大空洞,空洞内壁不规则,见明显液平,空洞外围边缘较清楚。侧位病变位于下叶背段。右中上肺野见大空洞,空洞内壁不规则,见明显液平,空洞外围边缘较清楚。侧位病变位于下叶背段。

  37. 肺脓肿 • 血源性肺脓肿:病灶分布于一侧或二侧,呈多发性球形病灶(有小脓腔),具多形性特点。 • 4、纤支镜检查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诊断:根据典型病史,症状,X线改变及 • 血常规, 痰培养,血培养。 • 鉴别诊断: • 1、细菌性肺炎:

  38. 肺脓肿 • 2、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 • 3、支气管肺癌: • 4、肺囊肿继发感染: • [治疗] • 原则:抗菌治疗,痰液引流 • (一)抗生素应用: • 1、首选青霉素:240-1000万u/d分次静 • 滴(q8h),体温正常后改为肌注。

  39. 肺脓肿 • 2、青霉素过敏或疗效不佳可改用林可霉 • 素或甲硝唑 • 3、疗程:一般需8-12周,直至X线上空 • 腔及炎症消失,仅留少量纤维化 • 4、血源性肺脓肿多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 • 染,可选用耐β-内酰胺酶的青霉素类 • 或头孢菌素。 • (二)痰液引流: • 1、体位引流:

  40. 肺脓肿 • 2、药物: • 3、纤支镜冲洗 • (三)手术治疗 • 适应症为:①肺脓肿病程超过3个月,经内科治疗脓腔不缩小,或脓腔过大(5cm以上)估计不易闭合者;②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危及生命;③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或脓胸经抽吸和冲洗疗效不佳者;④支气管阻塞限制了气道引流。 • [预防]

  41.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 [流行病学] 耐药性、HIV、控制不规则造成结核病流行。 • [结核分枝杆菌] • 一、结核菌分为A、B、C、D四组菌群 • A 群 :致病力强,传染性大,易被抗痨药杀灭。 • B 群 :在吞噬细胞内的酸性环境中受抑制的结 • 核菌。 • C 群 :偶然繁殖菌。 • D 群 :休眠菌。

  42.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 二、特点:多行性、抗酸性、生长缓慢、 • 抗力强。 • 三、分型: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 • [结核病在人群中传播] • 一、传染源 • 二、传播途径 • 三、易感人群 • 四、影响传染的因素 • 五、化学治疗对结核病传染性的影响

  43.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 一、原发感染 • 二、结核病免疫和迟发性变态反应 、细胞免疫、 • Koch现象 • 三、继发性肺结核 • [病理] • 一、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 1、 渗出为主的病变: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 • 形成浸润病灶。 • 2、 增生为主的病灶:形成结核结节。 • 3、 变质为主的病灶:干酪样坏死。

  44.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 二、结核病变的转归 • 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支气管播散 • 渗出病灶吸收 • 三、结核病变的播散 • 1 、血型播散 • 2 、支气管播散 • 3、 经淋巴和消化道播散(少)

  45.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 [临床表现] • 一、症状 • (一)呼吸系统症状 • 1、咳嗽咳痰;2、咯血;3、胸痛;4、呼 • 吸困难 • (二)全身症状 • 发热 ,午后潮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月经不调。

  46.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 二、体征 • 病变范围较大或干酪样坏死时,则可以有肺实变体征,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罗音。有较大范围的纤维条索形成时,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并可闻及湿罗音。结核性风湿症。 • [肺结核诊断]

  47.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 一、诊断方法 • (一)病史和症状体征 • 1、症状体征情况 • 2、诊断治疗过程 • 3、肺结核接触史 • (二)影像学诊断 • (三)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 1、痰标本的收集 • 2、痰涂片检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