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79 Views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 簡報大綱 一、為什麼要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 二、改了什麼 ? 有什麼好處或優點 ? 三、對 12 年國教應有的態度與作為. 一、為什麼要推動十二年國教 ? 又老又窮,台灣越來越沉重的未來 … 會像希臘嗎 ?. 民國 105 年,台灣勞動人力人口數開始減少 民國 107 年,台灣 「出生減死亡人數」開始 減為負數 民國 112 年,台灣總人口開始減少 民國 113 年,台灣比現在的日本更老 民國 120 年,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位超過 65 歲 民國 122 年,台灣成為全球最老國家
E N D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 簡報大綱 一、為什麼要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二、改了什麼?有什麼好處或優點? 三、對12年國教應有的態度與作為
一、為什麼要推動十二年國教?又老又窮,台灣越來越沉重的未來…會像希臘嗎?一、為什麼要推動十二年國教?又老又窮,台灣越來越沉重的未來…會像希臘嗎? 民國105年,台灣勞動人力人口數開始減少 民國107年,台灣「出生減死亡人數」開始 減為負數 民國112年,台灣總人口開始減少 民國113年,台灣比現在的日本更老 民國120年,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 民國122年,台灣成為全球最老國家 人口老化、勞力短缺 ………… 造成經濟不振、稅收不足、財政惡化、債務破表
全國招生容量比率 備註:總核定招生名額以99學年度計算,共計368,400招生名額 2
解決之道 一、減緩人口老化速度(鼓勵結婚、生育,增加新生兒) 二、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必需增加國民創新思維 (提高勞動者的附加價值,產品的附加價值) 三、減少國家債務 四、投資教育是縮短貧富差距最有效的方法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摩坦森 五、投資教育才能促進經濟發展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里德斯 結語:12年國教是人才培育的基礎工作,是提升 國民創新能力,以及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最有 利的投資。 不能再等待,要趕快行動了!
二、改了什麼?有什麼好處或優點?(一)經費到位101年度已編列288.58億元,以後年度需求初估每年均在300億元以上(104年度達到高峰約368.47億元)(二)公私立高中職五專前三年,全面免學費二、改了什麼?有什麼好處或優點?(一)經費到位101年度已編列288.58億元,以後年度需求初估每年均在300億元以上(104年度達到高峰約368.47億元)(二)公私立高中職五專前三年,全面免學費 第一階段 (100年8月至103年7月) 1.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高職(含五專前三年)學生 免學費 2.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私立高中學生比照公立學校 收費(並延續家戶年所得90萬元以下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 費措施之排富規定) 第二階段 (103年8月起) 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全面免學費
(三)確保 每一位學生 學習成功 ※加強教師有效教學、多元評量、補救教學、差異化教學的能力,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興趣。(課程與教學,有6個方案)
(四)成就每一個孩子 人才培育就是要找到學生的性向、興趣、能力,然後經由教育體系長期、有系統的培育,家長及社會的資源投入與關心,讓學生適性揚才。(優質化均質化面向有8個方案,適性輔導與國民素養面向有6個方案) 6
菁英是多元的 • 從2011年我國參加國際數理奧林匹亞競賽優異成績談起(學術) • 王建民(棒球)、曾雅妮(高爾夫球)、吳寶春(麵包大師)、吳季剛(服裝設計)、蕭敬騰(歌手)、周杰倫(音樂) 、林志玲(模特兒),國際發明展,在各自的領域有傑出的表現。 • 找到孩子的優勢能力,並把孩子放在對的位置,讓他的天賦潛能充分發展出來,才是成功的保證。
(五)提升國家競爭力 知識與技能決定了生存機會。國家永續發展的唯一途徑就是:讓更多人擁有知識和技能,可與人競爭、協作及連結。 「知識與技能已成為21世紀的全球貨幣,但沒有任何中央銀行在印製這種貨幣,人人必須自己決定要印多少」--- PISA測驗負責人史萊克。 8
(六)改變入學方式就學區規劃 1.以現行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兼採現行登記分發區)為基礎,規劃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以兼顧學生選校、學校招生、地方生活圈概念及符應主管機關權責。 2.五專學校分散且類科屬性特殊,採全國一區。 3.協商規劃共同就學區 4.其他等特殊因素經專案核定
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 各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大致包含「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學生畢(結)業資格」、「均衡學習」、「適性輔導」、「多元學習表現(日常生活表現、體適能、服務學習、幹部、競賽、社團、技職證照或檢定)」及「國中教育會考表現」等項目 國中教育會考不得列為唯一超額比序項目,其比重不得超過三分之一(加權後亦同) 得採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領域評量成績及格與否,其他在校學習領域評量成績均不得採計 12
人才培育、適性發展、適性揚才等所設的入學管道人才培育、適性發展、適性揚才等所設的入學管道 • 以班(科、組)為申請單位,測驗內容依特色課程內容規劃,同一類型應同日辦理。 • 學校得依需求,將特色課程列為必(選)修課程,實施對象擴及全校學生 • 學校將特色招生成果函報主管機關備查,並對學生進行後續輔導與追蹤。 • 主管機關須評估特色招生對國中教學之影響 • 針對辦理情形不佳之學校,主管機關調整其特色招生名額。 特色招生規劃內容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管道辦理流程圖 國中學生 國中適性輔導 國中教學正常化及學力品質確保 國中在學階段 特色招生 術科測驗 國中教育會考 (5月辦理) 身心障礙學生就學輔導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 可 同 時 報 名 , 但 錄 取 後 擇 一 校 報 到 ) 六月 五專 免試入學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 Y 錄取 錄取 Y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N (可 同 時 報 名,但 錄 取 後 擇 一 校 報 到) N 特色招生 學科測驗 特色招生 學科測驗 七月 五專免試入學 (第二次) 特色招生 考試分發入學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第二次) 填寫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志願卡 (得同時辦理) (得同時辦理) 錄取 錄取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管道辦理流程圖(續) 高中高職五專在學階段 高中高職五專學生 接受適性教育 各校皆辦理特色課程,可於學生入學後進行分班事宜 N 適性 參加高中高職五專轉銜機制進入適性學校(班級) Y 參加下一階段考試或就業
入學方式 學校招生容量充足:招生名額已超過應屆國中畢業生總數 公平就學選擇機會:至少2次以上的選擇機會;於同入學管道,政府提供每位學生公平的機會;於不同入學管道,提供公開明確資訊,供學生及家長做審慎決擇 是否會發生所謂學優低就狀況? 多志願的設計:免試入學即採取多志願申請;在特色招生,鼓勵各區比照現行方式,讓學生報考單一測驗,可獲得多校招生的機會
入學方式 • 既有權利予以尊重,相關優待予以延續 • 特色招生比照現行甄選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之加分優待方式。 • 免試入學比序後,如仍有未錄取者,再就同一類特種生進行比序,且錄取名額不占一般生名額。 • 外加名額以各入學管道2%為限 特種生升學優待方式 身心障礙學生就學安置持續辦理,並於免試入學辦理前完成安置。身障生得保留適性輔導安置之名額,參加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但若經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錄取,僅能選擇其中一個錄取或安置結果。
入學方式 持續辦理,參考現有辦理模式,以變動最小為原則,本部已訂有相關規範,供各校及各主管機關依循 1.建教合作班、實用技能學程及國民中 學技藝技能優良學生甄審入學,採免試入學方式 2.藝術才能班採特色招生甄選入學 3.體育班,以特色招生甄選入學為主要 方式 4.科學班以特色招生辦理,採總量管制,從嚴審查,其測驗方式會妥善研處 高中高職特定班別
入學方式 直升入學比率 考量「學校屬性」(公、私立)、「學生規模」(國中部與高中部學生人數)、「學校公共化」及「目前辦理情形」等四面向 : (一)國立高中直升入學比率,不得高於國中部應屆畢業學生人數的35% (二)其他公立學校由各主管機關研訂 (三)私立高中直升入學比率,教育部會另行訂定調整 (四)各免試就學區已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大學選才機制 持續推動大學及技職繁星推薦,基於適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學生預計於106年要進入大學,將啟動大學選才機制調整
國中教育會考考試科目 • 包含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 • 各考試科目之題型以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為輔 • 103學年度僅調整數學科及英語科。 • 數學科增加非選擇題型的試題 • 英語科加考聽力(3選1選擇題) • 其餘科目暫維持4選1的選擇題型
加考英語聽力 • 100年九月公布的亞洲國家托福平均成績,台灣在亞洲三十國排名倒數第十,已連續五年落後於新加坡、南韓、香港、中國大陸 • 國內英語教育學者建議將英語聽力納入升學考試,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 亞洲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香港等,加考英語聽力已實施多年,國內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亦於民國100年試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可見英聽測驗已成必要趨勢 • 多數國中英語教師已將聽力納為平日教學評量及段考測驗的一環
國中教育會考成績計算 • 教育會考將採標準參照,透過測驗的標準設定,各科評量結果將分為3等級 • 「精熟」 、 「基礎」 、 「待加強」 • 民國103年數學科計分暫不包含非選擇題型成績,英語科計分暫不包含聽力測驗成績 • 寫作測驗的評分等級為一至六級分
國中教育會考成績應用 教育會考可作為學力檢定的機制,提供政策制訂、教育資源分配的參考,並明白學習狀況進行教學調整 高中職及五專可適度採用教育會考的結果,作為免試入學辦理初期超額比序項目之一
舒緩過度升學壓力 國中教育會考 vs.國中基測 26
誰的考試壓力大? 2014/9/3 27
99&98年不同基測總分PR值考生補習天數分析表 2014/9/3 28
學生學習壓力曲線圖 採計方式越簡單,學生學習壓力越紓緩 學生學習壓力 2等分 3等分 4等分 10等分 50等分 5等分 100 等 分 隨機抽籤 係指國中生在校學習表現或學力檢測呈現方式 29
加強弱勢關懷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分析 2014/9/3 30
(七)強化宣導 • 完成宣導團種子講師培訓並安排到校宣導,預計本年6月安排宣導團種子講師(約400名)到各國中(含設有國中部之公私立及完全中學)針對家長及教師進行宣導及意見溝通。 • 函請各縣市教育局(處)掌握黃金時間,督導轄屬學校利用國一新生訓練、新生座談會、新進教師研習及各領域教學研究會等關鍵時刻落實宣導。 • 另將本部及各地方政府自行印製之摺頁或手冊等文宣資料發送事項載於家庭聯絡簿通知家長,以確保每位家長均能收到宣導品。 • 5月下旬至6月辦理國中、高中職學校行政主管研習。
預計本年6月以入學方式為主軸製作宣導摺頁,發送給國中小與高中職教職員及國一及小六學生家長;另於9月初針對國中小與高中職教職員及國一(原小六學生)、國二學生(家長)發送宣導手冊,使關鍵對象對政策能有更清楚的了解。預計本年6月以入學方式為主軸製作宣導摺頁,發送給國中小與高中職教職員及國一及小六學生家長;另於9月初針對國中小與高中職教職員及國一(原小六學生)、國二學生(家長)發送宣導手冊,使關鍵對象對政策能有更清楚的了解。 • 預計於本(101)年10月底完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家長種子講師培訓。期透過家長會之力量,逐步擴及各學生家長,讓家長了解政策內涵。 • 刻正積極運用廣播、電視、網路及平面媒體積極進行各項廣告宣導,使社會大眾對政策有清楚的認識,進而支持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
政府: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權力下放給 學校、提升教師素質、確保學生學 力品質、學校型態多元化 學校:認真辦學、發展特色、追求品質 教師:正常教學、做好學生適性輔導 家長:成績高低沒關係,讀書態度最重要 學生:分到哪校不要緊,努力學習才要緊 三、 實施12年國民基本教育,政府、校長、 教師、家長、學生應有的態度與作為 33
12年國民基本教育 到底準備好了沒? 教育就是要帶著理想向前走 不求完美,進步可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