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聲音的主控者-耳

聲音的主控者-耳. 研究者:吳星緯 指導老師:簡偉娟老師. 耳朵的結構. 外耳 耳殼 外耳道 錘骨 鼓膜 砧骨 中耳 鐙骨 卵形窗 半規管 內耳 耳咽管 神經纖維 耳蝸 骨底膜 圓形窗. 耳朵的功能. (一)聽覺器官 內耳有聽覺細胞。人類對聲音的高低 與強弱有極靈敏的分辨力。. 我知道了!是強!. 強. 弱. 強. 弱. 弱. 強. 耳朵的功能. ( 二 ) 平衡身體 而在我們的內耳,就有能夠感受這種平 衡狀態的器官。. 我快倒下去了!. 耳垢的清理.

peers
Download Presentation

聲音的主控者-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聲音的主控者-耳 研究者:吳星緯 指導老師:簡偉娟老師

  2. 耳朵的結構 • 外耳 • 耳殼 • 外耳道 • 錘骨 • 鼓膜 • 砧骨 • 中耳 • 鐙骨 • 卵形窗 • 半規管 • 內耳 • 耳咽管 • 神經纖維 • 耳蝸 • 骨底膜 • 圓形窗

  3. 耳朵的功能 (一)聽覺器官 內耳有聽覺細胞。人類對聲音的高低 與強弱有極靈敏的分辨力。 我知道了!是強! 強 弱 強 弱 弱 強

  4. 耳朵的功能 (二)平衡身體 而在我們的內耳,就有能夠感受這種平 衡狀態的器官。 我快倒下去了!

  5. 耳垢的清理 • 外耳道裡面分泌少許有黏液的耳垢腺。這個黏液會吸附耳孔的灰塵將其運送到孔外,也就是所謂的耳垢。 • 請注意,鼓膜附近的耳垢應由醫生來清理,不然可能會傷到耳膜。

  6. 耳朵的疾病 • 常見 • 中耳炎 • 耳鳴 • 少見 • 外耳炎 • 梅尼爾氏症 • 小耳症

  7. 中耳炎 • 中耳炎常見症狀為:耳痛、發燒、全身無力,有時會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中耳炎大約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 (一)急性中耳炎的症狀有、聽力障礙、發燒、 耳鳴等等。若不採取治療,就有可能導致 慢性中耳炎的產生。 (二)慢性中耳炎大多有耳膜破損情形,還會有 聽障、頭痛等症狀。

  8. 耳鳴 • 耳鳴是一種聲音的感覺,而這個聲音是來自耳朵與頭部內的噪音,而並不是來自耳外的聲波。有的患者可以分辨耳鳴出現在那一耳,有的只覺得是在頭腦中。 • 耳鳴非常短暫,持續只有幾秒到幾分鐘。

  9. 耳朵的保健 • 避免噪音的接觸 • 按摩耳穴 • 適當用藥 • 勿隨意挖耳朵 • 預防耳朵發炎 • 使用耳機時間不可過長,音量不可過大

  10. 聲音的專有名詞(一) • 聲音(sound): 在彈性介質(ELASTIC MEDIUM)中受到震動而產生的壓力波。 • 波(WAVE):將能量由一點傳遞到另一點所呈現的型態。 • 波長(Wavelength):一次循環在空間中所佔據的長度。

  11. 聲音的專有名詞(二) • 頻率(FREQUENCY):在一秒內所完成的循環數(CYCLE)。單位:Hz。 • 週期(PERIOD):用來完成一個循環(CYCLE)所需的時間。 • 波速(Velocity):波運動的速度。

  12. 耳朵的遊戲 ? • 聽力大考驗

  13. 聽力大考驗 • 遊戲規則: 1.敘述聽到的聲音代表是… … 2.得分最多者獲勝 ※以組別為單位 ★例如: 貓咪 小豬

  14. 聽力大考驗(一) 鳥 牛 喇叭 打雷 貓頭鷹

  15. 聽力大考驗(二) 爆炸 打呼 飛機 打鼓 開門

  16. 結論 • 耳,位於臉部,是負責聽的器官。 • 其疾病有:中耳炎、耳鳴……。 • 平常勿隨意挖耳朵,要適當用藥,不可過量……。 • 耳朵可以幫助平衡(內淋巴及橢圓囊)。

  17. 心得 • 在人們生活中耳可說是最不可缺少的,我們卻視而不見,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暸解它。 • 經由這次的研究,讓我懂得,平常不能戴耳機太久、不行隨意掏耳朵……,也讓我知道保健及治療疾病的方式。讓我們來一起愛護耳朵吧!

  18. 參考資料 • 書籍 高橋健一(2001)。[完全圖解]了解我們的身體。台北:國際村。 曾啟育等(1998)。人體解剖學-圖解與綱要。台北:合記。 許炳成譯(1994)。田中英彥原著。奧秘小百科-人體的奧秘。台北:光復。 • 網站 環境保護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區 http://www.epd.gov.hk/epd/noise_education/web/CHI_EPD_HTML/m1/intro_2.Html (檢索日期2009/06/08) 長庚醫院耳鼻喉科 http://www.ear.com.tw/CGMH-WEB/disease.htm (檢索日期2009/06/08) 應用聲學 http://www.pts.org.tw/~prg1099/acostic.html(檢索日期2009/06/08)

  19. 謝謝您的聆聽、配合及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