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830 Views
新聞採訪與編輯 導讀. CH10 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功能與效益 CH19 網路新聞編輯與實務 CH20 新聞編輯的未來角色與展望. 老師:鄭鼎寶 組長: 01 陳巧宴 組員: 15 陳尹千 69 陳俞樺 70 蔡坤延. 目錄大綱. CH19 網路新聞編輯與實務 網路新聞編輯的角色概論 電子報新聞編輯的認識 電子報新聞人員的工作內容 電子報新聞編輯角色、功能的討論與建議 CH20 新聞編輯的未來角色與展望 新聞編輯環境的轉變 編輯角色的轉變 新資訊時代的編輯. CH10 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功能與效益 什麼是電腦輔助新聞報導
E N D
新聞採訪與編輯 導讀 CH10 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功能與效益 CH19 網路新聞編輯與實務 CH20 新聞編輯的未來角色與展望 老師:鄭鼎寶 組長:01 陳巧宴 組員:15 陳尹千 69 陳俞樺 70 蔡坤延
目錄大綱 • CH19 網路新聞編輯與實務 • 網路新聞編輯的角色概論 • 電子報新聞編輯的認識 • 電子報新聞人員的工作內容 • 電子報新聞編輯角色、功能的討論與建議 • CH20 新聞編輯的未來角色與展望 • 新聞編輯環境的轉變 • 編輯角色的轉變 • 新資訊時代的編輯 • CH10 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功能與效益 • 什麼是電腦輔助新聞報導 • 網際網路作為消息來源 • 如何在採訪上運用電腦輔助新聞報導 • 如何維護網路新聞之真實性 P.13~32 P.3~12 P.33~47
什麼是電腦輔助新聞報導? 電腦輔助新聞報導(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是指採訪記者利用電腦來蒐集新聞,使用其他網路的線上資料庫(online database),尋找更多或更深入的新聞相關資料 online:與其他電腦連線 database:創造資料庫或使用以存在的資料庫
什麼是電腦輔助新聞報導? CAR三個定義: • 在電子佈告欄或報社電子資料庫中,提供給公眾查詢的「線上資料庫」 2. 分析公立機關的「電子紀錄」 3. 建立其慣用的主題式資料庫-「資料庫新聞學」
什麼是電腦輔助調查報導? 電腦輔助調查報導(Computer-Assisted Investigative Reporting),目的在揭露被隱藏起來的情況,其題材相當廣泛 CAIR可分為三個層次: 1. 從政府和私營的網上資料庫、電子佈告欄,找到採訪人物、主題的資料來源、背景資料 2. 建立報館內部資料庫 3. 用軟體分析資料檔案,找出具新聞價值的數據
使用電腦輔助新聞報導之好處 對記者的優點在於: 1. 讓消息來源更多元化 2. 增加記者生產力 3. 增加對資訊的接近性 4. 增加新聞精確度與深度 5. 加強記者對訊息意義的分析 6. 可以輕易存取先前記者所儲存的資料檔案 7. 消息來源更快、更有效率
使用電腦輔助新聞報導之好處 對報社的優點在於: 1. 節省記者採訪的費用 2. 增加競爭力 3. 增加本地新聞報導的品質
網際網路作為消息來源 由線上檢索到的資料有以下特性: 1. 資訊的數量、種類與品質均大量增加 2. 可以使記者擺脫傳統來自訪問、專家、分析 、評論的消息來源 3. 新聞單位可以直接接觸到一手文件與報告,而非第三者詮釋後的資料
網際網路作為消息來源 記者運用線上檢索,主要用來: 1. 查證事實 2. 尋找報導的線索 3. 查詢報導的背景 4. 找更具深度的報導資訊 5. 為了長期報導找線索 6. 搜尋突發新聞
網際網路作為消息來源 新聞記者有四個管道可以接近消息來源: 1. 透過電子郵件(e-mail) 2. 新聞討論區 3. 網路討論區(chat) 4. 個人網頁(home pages)
如何維護網路新聞之真實性 • 要加強對網站的管理,建立一套健全的網路資訊守門制度 • 嚴厲譴責利用網路製造和傳播不實謠的行為 • 網站應增強社會道德感及責任感,網路從業人員須提高素質,以及對資訊的辨別力 • 政府機構應提高資訊之透明度,對於機密消息不應過度保護及浮濫定義
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網路編輯:網際網路的另一種工作型態 • 廣 義:指從事網頁更新與維護工作的人 • 狹 義:指網頁的文字與圖片處理人員
網路新聞編輯的角色概論 網路編輯的工作大致可分為三種: • 文字與圖片處理人員 • 程式撰寫人員 • 網路管理人員(也稱工程師)
網路編輯的發展 • 總經理 • 業務總監 • 行銷總監 • 創意總監 • 廣告代表 • 圖書館館長
網路編輯的發展 新聞產製流程中的一員 • 報社主筆→撰寫工作 • 編 輯→資料製作網頁、翻譯外電新聞稿 • 網路記者→新聞與資料蒐集撰寫 • 美 編→設計與圖片影像處理 • 藝術總監→網路編輯專有關美的設計與產生
網路編輯 • 全新的工作形態與類型 • 適合不同屬性的人來參予 • 在定位上的困難 例如:公司中角色劃分的混淆 • 須學的專業技能太多,所學不精
網際網路的發展 • 仍停留在技術層面 • 需要大量的網路製作技術人 • 逐漸由技術面逐漸轉化成經營與管理面
網路電子報 • 現今電子報大多數由電腦自動化完成 例如:發稿作業、改稿、審稿作業 • 面對來自網友的email、維護討論區的內容 • 要發揮電子報在互動性的特質
電子報新聞人員的工作內容 • S. E. Martin(1998)發現,報社所設立的電子報新聞工作人員,除了被稱為「編輯」之外,也被稱為「製作人」 • 而頭銜也可看出電子報在經營策略的方向:是「網路原生新聞媒體」或「資訊中心」
電子報經營策略的方向 網路原生媒體:電子報在於新聞產品的表現與陳述的規劃與製作 資訊中心:則是新聞品質的控管,顯然比如何表現、包裝來得重要
新聞人員的工作內容 Q: • 電子報是否獨立於報社之外?電子報是否獨立經營和非獨立經營? • 獨立經營發行量越高的報社,其設立的電子報獨立經營情況就比較多;發行量越低的報社就非獨立經營電子報?
獨立經營 • 經營的規模較大 • 電子報新聞工作人員的數量較多 • 工作分項就比較清楚 • 較細的電子報,可以從不同的頭銜了解 • 例如:新聞編輯、美術編輯…等
非獨立經營 • 工作人員通常是報社人員兼任的 • 負責視覺設計與製作的人,多會派擔任電子報出版工作 • 編輯人員除了要負責基本的分稿,也常要負責「寫作」、娛樂新聞編輯…等多項工作
電子報新聞編輯角色功能的討論與建議 編輯群本身對於網路新聞編輯角色與功能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 例如:新聞專輯區的主編,對於網路編輯的角色,便是認為放在網頁的更新與維護
功能討論 • 新聞網站的編輯人員處理的內容是新聞 • 其他網站編輯人員處理的內容是網站資料蒐集與分類 • 都是網站的「版主」 • 傾向「網路媒體中心」(online-media-oriented)的概述
小結: 網路編輯的前景很容易被看好, 但另一方面 ,困於電子報中新聞編輯工作尚不明確
角色討論 以中時電子報為例: 新聞內容都由中時報系提供電子報,編輯人員不管是副總監、或是執行主編、編輯人員,都沒有對新聞內容修改空間
小結: 當新聞資訊來源來自電子報自己的記者時,編輯角色才有比較大的發揮空間
網路人口質與量變化 • 呈現持續成長的趨勢 • 一部分是不習慣每天讀報紙的讀者們所組成 • 對於非本地的新聞也有興趣 • 電子報出現滿足市場需求 • 除了提供廣且深的新聞資訊外,也提供生活休閒方面的資訊
對電子報認知方面 • 應嘗試提供更強、使用更方便的特定新聞(與廣告)搜尋的機制 • 把電子報當作當作新聞搜尋庫 • 滿足「資訊搜尋者」的需要
新聞編輯的未來角色與展望 第一節 新聞編輯環境的轉變 第二節 編輯角色的轉變 第三節 新資訊時代的編輯
新聞編輯環境的轉變 重塑編輯新角色、學習新職能、新觀念,才能在快速變遷的新聞變遷中,成功扮演出色的從業人員
ㄧ、跨媒體界線的模糊 媒體集團基於市場競爭、資源共享、成本戰力等因素考量,會有集團內部整合的情形,編輯可能因此必須適應不同媒體的特性與工作習慣
中時媒體集團 • 數位媒體 • 平面媒體 • 出版媒體 • 電子媒體 • 旅 遊 • 廣告及活動 • 基金會
二、工作內容改變 二、工作內容改變 1、水平的改變 -編輯與企劃的結合 報社內部跨部門的合作,能帶動宣傳效果,結合共多資源,能提通媒體更多資訊 -編輯與行銷業務的整合 利用各種行銷組合、內容、活動企劃轉成營業利潤
2、垂直的調整 -編輯與美編、拼版角色的結合 編輯可以自己做文字裁修、圖表、版面設計調整等,反而美術編輯角色著重於插圖繪製 -編輯與記者角色的疊合 網路新聞的搜尋、改寫、查證等作業程序,類似國外「編採合一」制度,使編輯指揮記者外訪主題工作關係隱約成形 38
三、編輯工具的轉變 編輯除了熟悉報社內部的新聞組版系統之外,編輯部的新聞資料庫、無紙化作業流程、各式軟硬體運用,身為新聞前線都必須熟悉 以現代例用網際網路的資料搜尋能力是基本技能, 甚至熟練文書軟體、影像編修、製作圖表、廣泛涉獵科技新知
四、編輯新聞來源的改變 1.編輯可以主動搜尋資料、補充,編輯工作角色變得更主動性 2.中央廚房式的編輯工作供稿平台成為一個新趨勢,是運用高效能人力配置與新聞器材彙整與整合
第二節編輯角色的轉變 ㄧ、編輯角色的轉變 從報禁開放、有線電視興起、報業實施電腦化、網路媒體快速發展,以上這些變化使編輯產生「質變」 研究編輯的出現:新聞深度需求而出現的角色 企劃編輯的誕生:主要是整合行銷模式 圖片編輯更形重要:結合美術、攝影、文字三元素
二、編輯面臨的挑戰 • 資訊大爆炸 • 消息來源多元化 • 專業地位的挑戰 • 閱聽重口味的多變 • 媒體生存市場的擠壓 • 編輯生存空間縮小 • 應用工具的改變 • 多工的處理能力 • 工作質量的增加
第三節 新資訊時代的編輯 舊有的編輯專業技能與新聞倫理等專業觀念外,還必須加上現代編輯觀念,並且將觸角向外延伸
現代新的編輯觀念有以下幾點: ㄧ、視覺化 資訊的視覺化強調整體版面設計、圖表、照片、插圖的運用比純粹文字的陳述更為重要 二、創意化 創意的版面、結構、新聞編排的方式,創造適合大眾的模式,獨特的新聞創意是致勝關鍵 三、新文化 在網路化之後,產生許多新文字、新用法 例如:就醬子等e世代的網路語言
四、行銷化 媒體可以傳達企業形象,透過編務與行銷化結合媒體將大量多元資訊傳給大眾 五、求變化 編輯應外求新知、新技術、尤其是新科技的學習 六、多元化 尋求第二專長,同時廣泛學習科技整合概念 七、現代化 具備新的編輯概念、學習新的編輯知能、新的工作價值觀,能整合資源,與閱聽人零距離
總結 對於電子報的經營理念,以及中、長期發展目標方面,應該有更清楚具體說明與釐清,讓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編輯人員知道如何所依循,以及往何方向努力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Q & A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