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EDA 技术及应用 实验安排

EDA 技术及应用 实验安排. 实验一: 八位全加器的设计 要求: 1 、用 VHDL 设计四位半加器模块。 2 、用图形方式构成八位全加器的顶层文件。 3 、完成八位全加器的功能和时序仿真。 4 、熟悉 MAX+PLUS II 开发系统,初步掌握 EDA 技术的设计流程。. 实验二: 1 、具有清除端、使能端,计数范围为 0-999 的计数器设计。输出为 8421BCD 码。 2 、 8421BCD 码 --- 七段 LED 译码显示电路设计。 要求: 1 、用 VHDL 设计上述两个电路,用元件例化的

Download Presentation

EDA 技术及应用 实验安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DA 技术及应用 实验安排

  2. 实验一: 八位全加器的设计 要求: 1、用VHDL设计四位半加器模块。 2、用图形方式构成八位全加器的顶层文件。 3、完成八位全加器的功能和时序仿真。 4、熟悉MAX+PLUS II 开发系统,初步掌握 EDA 技术的设计流程。

  3. 实验二: 1、具有清除端、使能端,计数范围为0-999 的计数器设计。输出为8421BCD码。 2、8421BCD码 ---七段LED译码显示电路设计。 要求: 1、用VHDL设计上述两个电路,用元件例化的 方式实现顶层设计。 2、完成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 3、对设计结果进行时间分析(延迟、建立保 持时间和最高工作频率) 5、检查管脚情况,并进行手动分配。 4、掌握VHDL设计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 MAX+PLUSII 的使用。

  4. 设计参考: g a 1、七段数码管显示驱动电路 输入 “0”:译码值“011,1111”,3F a 输入 “1”:译码值“000,0110”,06 f b 输入 “2”:译码值“101,1011”,5B g 输入 “3”:译码值“100,1111”,4F e c 输入 “4”:译码值“110,0110”,66 d 输入 “5”:译码值“110,1101”,6D 输入 “6”:译码值“111,1101”,7D 输入 “7”:译码值“000,0111”,07 输入 “8”:译码值“111,1111”,7F 输入 “9”:译码值“110,1111”,6F 注意:译码值的高位和低位的选择与接线的顺序相关

  5. 2、计数、显示电路 百位 999 计数器 显示译码电路1 数码管1 clear [3..0] [6..0] en 十位 clk 显示译码电路2 数码管2 [3..0] [6..0] 个位 显示译码电路3 数码管3 [3..0] [6..0]

  6. 实验三: 扫描显示电路设计 要求: 1、了解实验系统箱中数码管显示模块及时钟 模块的工作原理,学习使用实验系统箱。 2、设计显示信号选择及扫描控制电路。 3、将实验二中的计数值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4、将设计结果下载到实验箱中,按设计模块 连线,并检查设计结果。

  7. 1、实验箱中的数码管显示模块 1)8位数码管 2)显示信号输入: 输入信号为7段显 示译码电路的输 出信号,对应为: a b c d e f g和 Dp。 3)数码管选择信号 某一个时刻那一个 数码管显示由选择 信号SEL[3..0] 决 定。

  8. 第一位 第二位 ······第八位 LED数码管显示关系 SEL脚悬空为高电平。

  9. 2、实验箱中的数字时钟模块 1)CLK0由跳线JP7 设置。 2)CLK1由JP1和JP8设置。 CLK1=20*F_SEL1*CLK1 MHz 3)CLK2由JP1、JP2和JP9设置。 CLK2=20*F_SEL1*F_SEL2 *CLK2 MHz 4)CLK3由JP1、JP2、JP3和 JP10完成设置。 CLK3=20*F_SEL1*F_SEL2 *F_SEL3*CLK3 MHz 5)类推: CLK4=20*F_SEL1*F_SEL2 *F_SEL3*F_SEL4*CLK4 MHz CLK5=20*F_SEL1*F_SEL2 *F_SEL3*F_SEL4*F_SEL5*CLK5 MHz

  10. 接实验箱 的Sel 扫描时钟CLK_D的选择: 为使显示的计数值的可视度较好,扫描时钟CLK_D>25Hz,且大于3倍的计数器频率。

  11. 实验四: 8位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及实现 一、要求: 1、用VHDL完成 8位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并完 成对设计电路的时序仿真。 2、频率测量范围:0 - 99999999 Hz 3、基准频率:20 MHz、10MHz、5MHz可选。 4、用实验系统箱实现该频率计,并用数码管 显示所测的频率值。 5、对频率计的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完成实验 总结报告,并提出改进设计方案。

  12. 二、数字频率计实验的基本原理 1、频率测量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计算 待测信号的脉冲个数 2、8位十进制数字频率计的原理框图 FSIN 8 位十进制计数器 CNT[31..0] REG[31..0] Dout[6..0] CLK 控制信号发生器 TSTEN 锁存器 扫描显示电路 数码管 RST CLR_CNT LOAD Sel [6..0] CLK_D 1S 2S RST CLK TSTEN LOAD CLR_CNT

  13. CNT10 CNT10 Fsin DIN[3..0] DIN[19..16] CLK CQ[3..0] CLR CARRY_OUT ENA CLK CQ[3..0] CLR CARRY_OUT ENA Clk_78125 CNT78125 CLK_0.5 CLK CLK_1 CNT10 CNT10 DIN[7..4] DIN[23..20] CLK CQ[3..0] CLR CARRY_OUT ENA CLK CQ[3..0] CLR CARRY_OUT ENA TESTCTL CLK_0.5 rst CLK TESTEN RST CLR_CNT LOAD CNT10 CNT10 DIN[11..8] DIN[27..23] CLK CQ[3..0] CLR CARRY_OUT ENA CLK CQ[3..0] CLR CARRY_OUT ENA REG32B LOAD DOUT[31..0] DIN[31..0] CNT10 CNT10 DIN[31..0] DIN[31..28] DIN[15..12] CLK CQ[3..0] CLR CARRY_OUT ENA CLK CQ[3..0] CLR CARRY_OUT ENA DOUT [31..0] DO[3..0] SEL[2..0] LED Dout_d[6..0] DIN[3..0] Dout[6..0] CLK_D CLK_D SEL[2..0] SEL[2..0]

  14. 前三个实验每个实验时间为一次(4学时), 第四个实验时间为二次(8学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