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55 Views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五节 乘数论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假设: 1 、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户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E N D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第一节 均衡产出 •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 第五节 乘数论 •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 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 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 第九节 结束语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假设: 1、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户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应量。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 • y=c+i • 注意:这里的y、c、i都是用小写字母表示,分别代表剔除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而不是上一章用大写字母表示的名义产出、消费和投资。 •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三、投资等于储蓄 •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也可以用i=s来表示,因为: • 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即e=c+i; • 生产所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y=c+s; • 因此e=y可写成c+i=c+s,等式两边消去c,即可得i=s。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 消费函数:c=c(y) • 储蓄函数:s=s(y) •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一、消费函数 •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表示支出和影响支出的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影响消费支出中最重要的是收入。所以c=f(y) • 在短期内,居民的收入增加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是增加的,表现为一种稳定的趋势,但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如下表所示: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某家庭消费表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短期消费曲线 • 为了便于分析消费函数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以下两个概念: •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平均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支出,APC=c/y。 •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增加的消费支出,MPC=△c/△y。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短期消费曲线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短期消费曲线的特点 • 第一、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相抵的水平。APC=1。 • 第二、在收支相抵的收入水平以上,消费支出<支出,这种被称为正储蓄,APC<1;在相抵水平以下,消费支出>支出,称为负储蓄,APC>1。 • 第三、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幅度<收入增加幅度。0<MPC<1 • 第四、APC > MPC,但随收入增加,APC渐渐趋近于MPC。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二、储蓄函数 • 一)、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表示储蓄量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 由于居民的收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来储蓄,因此一旦消费函数确定,储蓄函数也随之确定。 • 二)、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 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平均每单位收入的储蓄量。APS+APC=1。 •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MPS+MPC=1。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三)、短期储蓄表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短期储蓄曲线及其特点 • 1、定义:短期储蓄曲线是根据短期储蓄表所描绘出的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 • 2、特点: • 第一、当s与横轴相交时,c必与45线相交。因y=c+s,当s=0,c=y。 • 第二、s上任一点纵坐标必然等于45线纵坐标与C的纵坐标之差。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 c,s c=c(y) A d s=s(y) 45° 0 y0 -d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2 • 储蓄被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因此: •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 第二、APS<MPS,表现在图形,在Y0的右方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成的射线的斜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 • 第三、由于APS+APC=1,所以有MPS+MPC=1。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一、相对收入理论 [美]杜森贝利提出,认为消费者受自己过去消费习惯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因此消费是相对决定的。长期来看,消费与收入维持一固定比率,长期消费函数是通过原点的直线,而短期消费函数则是有正截距的曲线。 相对收入理论的核心是“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棘轮效应,即消费者易于随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示范效应,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低收入家庭攀比,使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CL=y C C2 CS2 C1 Ct1 CS1 Y O Yt1 Y1 Y2 图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当期消费取决于当期收入和过去的消费支出水平]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美]莫迪利安提出,认为消费者会在一生的较长的时间内计划其消费支出,以达到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一生能够比较平稳地生活。一般而言,年轻人家庭:y低,C可能>y,出现借债;进入壮年和中年, y>C,可以还债和储蓄;老年退休后, y降低, C>y,形成负储蓄。函数形式: C=aWR(实际财富)+cYL(工作收入),a,c为MPC。 举例:P451。每年收入24000,工作40年总收入960000;生活60年平均每年消费16000,因此每年储蓄8000(=24000-16000),退休时,共积累320000(=8000*40或16000*20)。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三、永久收入(或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 [美]弗里德曼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主要不是由其现期收入决定,而是其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是消费者可以预期的长期收入,可以用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值表示。 • YP=Y+(1-)Y-1 • 根据这种理论,一个有前途的大学生可能会在其暂时收入以外多花不少钱,这会使他欠不少债,但他相信自己将来的收入会非常高。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因素、方向、大小] 1.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具有替代和收入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利率↑→储蓄↑(利率提高时,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将来消费比较有利) 收入效应:利率↑→将来利息增加→认为自己富有→目前储蓄↓ 2.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收入,从而影响购买力和消费。物价水平上升,而货币收入不变,APC就会上升;反之,APC就会下降。 3.收入分配。越平均,全国性的MPC越大;越不平均,全国性的MPC越小。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 • 利用消费函数,即(c+i)分析法; • 利用储蓄函数,即i=s分析法 •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 • 利用消费函数得:y=c+i • 利用储蓄函数得:i=s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消费函数)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消费函数) •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y=c+i • C= + y • 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 y=(+I0)/(1- )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消费函数)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消费函数) c+i c+i C a+I0 a 450 O y YE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储蓄函数)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储蓄函数) •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i=s • s=- +(1- )y • i=i0 • 解方程组得: • y=(+i)/(1- )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储蓄函数)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储蓄函数) s/i S I=I0 O Y YE -a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五节、乘数论 • 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 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 • 本节仅介绍投资乘数和消费乘数。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一)投资乘数 • 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 •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 Ye=( +I0)/ (1- ) • 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0增加到(I0+I),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 • 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解求偏导得:dY/dI= 1 / 1-b 即: Y =(1 / 1-b)• I • 投资乘数:kI= Y / I= 1 / (1- ) =1/MPS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投资乘数还可以用图形来解释,如下 c+i c+i´ E c+i Δi Δy 45° 0 y y´ 乘数效应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是指有家庭、厂商和政府三个部门。 三部门的支出是指家庭的消费c、厂商的投资i和政府的g。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一) c+i+g E1 c+i E0 +I0+G0 c +I0 450 Y O Y0 Y1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二) s/i/g S i+g=i0+g0 i=i0 O y y0 y1 -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定量税变动s+t的截距 s+t i+g s+t=-700+0.25y s+t=-1000+0.25y 3000 i+g 0 -700 y -1000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八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对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 在y=(+i+g-t)/(1- )的公式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购买支出g变化,则政府购买支出为g0和g1时的收入分别为: • y0=(+i+ g0t)/(1- ) • y1=(+i+ g1-t)/(1- ) • y1-y0=Δy=Δg/(1- ) • 所以Δy/Δg=kg=1/(1- )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二、税收乘数 •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在此仅讨论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 在y=(+i+g-t)/(1- )的公式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税收t变化,则税收为t0和t1时的收入分别为: • y0=(+i+ g-t0)/(1- ) • y1=(+i+ g-t1)/(1- ) • y1-y0=Δy=- Δt/(1- ) • 所以Δy/Δt=kt=- /(1- )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1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因而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正值。 • y=c+i+g c= + ydyd=y-tx+tr • y=c+i+g=a+ yd +i+g= + (y-tx+tr)+i+g • 方程组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 y=( +i+g + tr - tx)/(1- )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2 • 在其他条件不变,只有tr变化,则转移支付为tr0和tr1时的收入分别为: • y0=( +i+g + tr - tx0)/(1- ) • y1=( +i+g + tr - tx1)/(1- ) • y1-y0=Δy=Δtr /(1- ) • 所以Δy/Δtr=ktr= /(1- ) • 可见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也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之比,或者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四、平衡预算乘数 •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和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 Kb=kg-kt =1/(1- )- /(1- )=1 • Kb为平衡预算乘数,其值为1. • 其所表示的涵义是增加等量的支出和税收能带来相同的国民收入的增加。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一、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1、进口函数与边际进口倾向 m=m0+γy (m0自发进口量,γ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每增加一单位本国国民收入所引发的进口增量) 2、出口函数 出口x是由外国的购买力和购买要求决定的,本国难以左右,因此一般认为是一外生变量。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模型 y=c+i+g +(x-m) c= + yd yd=y-tx+tr i=i0 g=g0 tx=tx0 tr=tr0 x=x0 m=m0+γy 解方程组得四部门均衡国民收入为: YE=[+i0+g0- t0-tr)+x0-m0]/(1- + γ)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由上述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可以得出: 出口乘数:dy/dx=1/ (1- + γ)> 0 • 这也是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 • 同时,在四部门经济中下政府支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与封闭经济相比,也发生了变化。与封闭经济相比,政府支出、投资乘数变得更小了。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第九节 结束语 • 总之,本章阐明了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对于这一模型,我们提出以下四点请学生加以注意: • 第一,关于产出和收入的决定,在凯恩斯的理论出现以前,传统的经济学信奉萨伊理论。 • 第二,与萨伊定律相反,凯恩斯提出生产和收入决定于总需求理论。 • 第三,关于消费函数,人们的消费支出和他们的收入相关的,且消费函数是客观存在的。 • 第四,关于乘数理论,其在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进入下一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