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642 Views
第十章 学习障碍. 主讲:刘明清.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学习障碍概述 一、学习障碍的概念 (重点) 二、学习障碍的鉴定与分类 (难点) 三、学习障碍的出现率 四、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五、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征 (重点) 第二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学习环境 二、课程 三、教学策略. 第一节 学习障碍概述 一、学习障碍的概念. 国际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科克 ( S.Kirk )于 1963 年提出的学习障碍概念。他认为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育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视、听觉障碍和 智力障碍 。.
E N D
第十章 学习障碍 主讲:刘明清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学习障碍概述 一、学习障碍的概念(重点) 二、学习障碍的鉴定与分类(难点) 三、学习障碍的出现率 四、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五、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征(重点) • 第二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学习环境 二、课程 三、教学策略
第一节 学习障碍概述一、学习障碍的概念 • 国际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克(S.Kirk)于1963年提出的学习障碍概念。他认为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育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视、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
全美学习障碍委员会 的定义 • 学习 障碍时是一系列症候群的概括。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的习得和运用方面有明显困难的异质群体。学习障碍源于个体内部,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它可能发生在人一生的各个阶段。排除智力、文化或教育机会不平等等因素所造成的结果。
日本学者的定义 • 1999年,日本学习障碍研究协会给出的定义是:LD一般是指总体的智力发育并不迟缓,而是表现在听、说、读、写、计算或是推理能力等特定的学习和使用方面显示出各种各样显著困难的状态。其原因与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功能障碍有关,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等以及环境的因素不是产生LD的直接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 • 学习障碍是指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不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这种障碍来源于认识处理过程的异常,由一组障碍所构成,表现在阅读、拼写、计算和运动功能方面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
我国大陆界定标准 • 在国内对学习障碍也有多种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期儿童,由于环境、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中存在的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不良,这类儿童没有智力障碍,智商在70以上(刘春玲、汪琴娣2010)。
有关学习障碍定义的共识 • 差异标准 • 排他标准 • 特殊教育的标准
二、学习障碍的鉴定与分类 • 一般的鉴定标准如下: 智力正常;个人内在能力有显著差异;注意、记忆、听觉理解、口语表达、基本阅读技巧、阅读理解、书写、数学运算、推理或知觉动作协调等任一能力表现有显著困难、且经过评估后确定一般教育所提供的学习辅导无显著成效者。
一般的鉴定过程 • (一)儿童个人信息的收集 • 儿童的出生史 • 儿童的成长过程 • 儿童的教育过程 • 儿童的行为表现 • (二)心理与教育测验 • 智力测验 • 学业成就测验 • 心理过程测验 • 行为与人格的测验 • (三)医学检查
常用的鉴定方法 • (1)差距的方法 年级水平差距法 标准分比较法 • (2)量与质结合的方法 • (3)反应——干预模型 • (4)诊断量表
鉴定学习障碍要注意的问题 • 组建鉴定小组 • 全面收集资料 • 描述必要的观察结果
学习障碍儿童的分类 • DSM-IV的分类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在《精神障碍诊断手册》中将学习障碍分为四类: (1)阅读障碍 (2)数学障碍 (3)写作障碍 (4)其他学习障碍
国内学者的分类 • 徐芬将学习障碍分为三类: (1)发展性学业不良 (2)学业性学业不良 (3)行为——情绪性学业不良
三、学习障碍的出现率 • 美国学习障碍研究中心估计为6%,且各州不太一样。 • 台湾地区1992年第二次特殊儿童普查发现,6-15岁儿童中。学习障碍儿童为0.436%,占全体障碍儿童的20.53% • 我国学者武杰等人通过对10178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平均出现率为8.76%
四、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 生理因素 • 生化因素 • 遗传因素 • 心理因素 • 环境因素
五、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征 • 学习障碍儿童是一个高异质性的群体,每一个体的特征都是独特的,很难有一致的,足以代表所有对象的特征。
(一)认知特征1、知觉特征 • 视知觉障碍 如:区分视觉形象困难;知觉形象背景困难;寻找隐蔽的图形困难;空间判断困难等。 • 听知觉障碍 如:对声音的辨别能力较差等。
2、智力特征 许多研究者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 学习障碍儿童的言语智商(VIQ)明显低于其操作智商(PIQ) • 学习障碍儿童总智商偏低。
3、注意特征 • 注意问题是学习障碍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注意障碍与学习障碍有一定的重叠。注意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及注意缺陷障碍两类。前者又包括:注意不良、多动、冲动三种亚类型。
4、记忆特征 • 一般来说,学习障碍儿童在记忆的广度、精确度、短时记忆、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方面都不及正常学生。 • 台湾学者胡永崇曾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记忆问题做了如下如下 总结:由于特定大脑神经功能的缺失而影响记忆能力;由于缺失语言信息的反馈与监控,因此对语文材料的记忆能力也有缺失;由于缺乏主动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而影响对材料的记忆。
5、语言与思维 • 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水平和速度都低于同龄儿童,思维的独立性差,语言理解上有困难,包括对语言的知觉、发音的回忆、话语的理解等。
6、元认知特征 •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 • 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的元认知发展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元认知知识的不足。(2)元认知调节能力的不足。
(二)运动协调 • 学习障碍儿童运动协调能力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它表现在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上落后于同龄儿童。 • 比如:平时显得较为笨拙、平衡能力差、缺乏移动节奏、写字无法成直线、字间距太密或太宽等等。
(三)社会情绪和行为 • 自我概念与成就归因 他们对自我和学业等方面评价比较消极。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因素。 • 社会认知与同伴关系 学习障碍儿童常常表现出不合群、孤僻、受同伴的接纳度低等现象。
学习障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 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下:存在低自尊、情绪障碍、抑郁、攻击性等社会问题,缺乏社会技能,缺少合作性和领导能力;比一般儿童有更多的违纪行为;焦虑水平高,有严重的抑郁问题。
第二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 • 提供融合的学习环境 • 开设特殊服务课程 • 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 增设资源教室,提供额外辅导 • 结合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等工作同时进行
案例分析 请大家阅读课本213也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 第一,如何诊断小海的问题? • 第二,本案例是怎样帮助小海的? • 第三,对小海的辅导,你还有什么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