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3.36k Views
人際傳意技巧. 第六節 個人與外界 ( 二 ) : 個人與群體的關係. Yip sir ( 葉錦熙 ). 學習目標. 明白「自由」的概念 了解人際關係中利己利人的模式. 活動一. 分瓜子. 分瓜子. 三人合組 → 取 4 粒 三人用任何方式決定如何分配所取到的瓜子 ( 如協商、猜拳、霸道 ) 解散現有的 3 人小組,重新組合新 3 人小組 → 取 4 粒 重覆過程 2 重覆過程 1 及 2... 在限時 10 分鐘內,誰人取得最多瓜子者勝出。. 六種人際利益關係. 好 聚好 散. 獨善 其身. 角色扮演. 六種人際利益關係
E N D
人際傳意技巧 第六節 個人與外界(二): 個人與群體的關係 Yip sir (葉錦熙)
學習目標 • 明白「自由」的概念 • 了解人際關係中利己利人的模式
活動一 分瓜子
分瓜子 • 三人合組 → 取4粒 • 三人用任何方式決定如何分配所取到的瓜子(如協商、猜拳、霸道) • 解散現有的3人小組,重新組合新3人小組 → 取4粒 • 重覆過程2 • 重覆過程1及2... • 在限時10分鐘內,誰人取得最多瓜子者勝出。
六種人際利益關係 好 聚好 散 獨善其身
角色扮演 六種人際利益關係 10分鐘準備, 3分鐘表演
情侶分手、老闆炒人、生意競爭、政府收地同事、同學、區議會候選人間之合作與競爭情侶分手、老闆炒人、生意競爭、政府收地同事、同學、區議會候選人間之合作與競爭 好 聚好 散 獨善其身
小結 不同情況用不同態度, 但是, 長遠利益, 雙贏更好... 短線輸、長線贏 > 短線贏、長線輸
淺談自由 何謂自由?
絕對的自由 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絕對的自由理論上可以存在嗎? 何時何地可存在?
絕對的自由在理論上可能存在 • 但由於社會是由人與人所組成,自由不僅是個人的議題,而是社會中各個主體之間彼此互相界定的程度 • 因此有人認為個人的自由受制於他人的同等的自由 • 例如在圖書館不能談話、傾電話、公眾場合不能吸煙、行為不檢等
活動2 「自我揭露」 Self-disclosure
自我揭露 What to say • 如果你不能自我開放,他人難以接近你,難以令你變得有價值。 (Johnson, n.d.)
自我揭露 What to say • 讓你自己受人認識 • 讓你自己受人認識 • 自我揭露程度:女性 >男性
自我揭露的範疇和程度(Glaser, 1986). • 基本資料 • 我係xxx, 我住係xxx… • 喜好 • 我鍾意上PR/ 我最憎上PR • 信念 • 我相信只要堅持,便能成功 • 感受 • 我好鍾意係毅進到識到既朋友
自我揭露活動 你自己和別人認識你的長處嗎?
秘密領域與黑暗領域 • 秘密領域: 年齡? 姓名?職業? 你估吓… • 黑暗領域—無人知就無事? • -- 長處潛能都唔知, 例: 話劇天份 -- 壞特質只是暫時未浮現, 遲些則… 例: 貪生怕死 -- 在潛意識搞事: 例: 同性戀傾向
5人一組,每人5張紙 紙的正面寫上各組員的名字,包括自己 紙的背面寫上屬於該同學的三個優點(愈具體愈好) 撈亂 抽出宣讀 估他/她是誰 自我揭露 (Self exposure)
如果: • 別人猜中,自已又同意 → 公開領域 • 別人猜中,自己不知道 → 盲目領域 • 別人猜不中,只有自己知 → 隱蔽領域 你最多的資料(長處),屬於哪一個領域? → 自我揭露程度:高 / 低
總結 • 個人內在動力與個人的自我形像有密切關係 • 自我形像高 → 自我揭露程度高 • 刻意收藏自己的資料會消耗大量精力 • 若要與家人、朋友、同事建立互信關係,可以: • 擴大你的公開領域,收窄你的盲目和隱藏領域 • 開放自我(一般資料、喜好、信念、感受) • 邀請及接受別人給予一些對自己的回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