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51 Views
第二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 一、种群的概念. 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如:一口池塘中全部的鲤鱼. 思考: 从 1999 年开始,我国在海域实行 伏季休渔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很高. 二. 生物种群的特征. 1. 种群密度. (1) 概念: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 2 )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E N D
一、种群的概念 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如:一口池塘中全部的鲤鱼 思考:从1999年开始,我国在海域实行 伏季休渔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很高 二. 生物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2)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如:在调查金华北山褐地鼠种群数量中,我们捉了40只褐地鼠,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三天后,又捉了40只褐地鼠,在新捉的褐地鼠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这段时间内,褐地鼠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估算褐地鼠的种群数量。 解:设该种群的数量为N: 则:N : 40 = 40 : 16 N=100(只)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3.年龄组成 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4.性别比例 (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 例. 性别比例也会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 (2)种群可分为三种类型:雄多于雌; 雌雄相当、雌多于雄。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2.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 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凡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的因素,都会引起种群的数量变化。这些因素有种内因素、种间因素、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现代社会中,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越来越大
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1.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2.为防治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四、讨论: 灭鼠选择的季节是春季还是秋季?
练习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1、种群是指——————————————————————————————————————————————————。 2、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 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A、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B、一片森林中的 全部蕨类 C、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 D、一 个院子里的全部葡萄 F、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G、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H、一窝蚂蚁 I、一个狼群 J、一片草原上全部老鼠 A C H A C H I
年龄组成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变化趋势 生死率 种群密度 种群大小 老年个体数 成体数 幼体数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 种群数量 K 400 K=375 300 200 100 t/d 1 2 3 4 5 6 时间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种群数量 种群数量 1500 1000 500 1937 39 40 42 年 时间 J 型曲线 环颈雉种群增长
种群数量的变化 迁入 种群 数量 出生 死亡 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