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89 Views
口腔修复学. 绪 论. 口腔修复学的概念. 是研究应用 符合生理 的方法,采用 人工装置 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多学科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 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由人工材料制作的装置(如义齿、义颌、义耳等)称为修复体( prosthesis )。. 口腔修复学任务. 研究口腔颌面部各种缺损及研究相关口颌系统疾病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 制作各种修复体. 修复各类缺损,预防和治疗口颌系统疾病. 恢复口颌系统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
E N D
口腔修复学 绪 论
口腔修复学的概念 是研究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多学科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 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由人工材料制作的装置(如义齿、义颌、义耳等)称为修复体(prosthesis)。
口腔修复学任务 研究口腔颌面部各种缺损及研究相关口颌系统疾病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 制作各种修复体 修复各类缺损,预防和治疗口颌系统疾病 恢复口颌系统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基础医学 美学 口腔基础医学 口腔 工程技术 口腔临床医学 修复学 生物力学 材料学 工艺学
口腔修复学的工作内容 临床内容 治疗手段 工作内容 治疗过程
临床内容1- 牙体缺损或畸形的修复治疗 金属嵌体 瓷嵌体
临床内容1- 牙体缺损或畸形的修复治疗 烤瓷冠 全瓷冠
临床内容1- 牙体缺损或畸形的修复治疗 纤维桩+树脂核+全瓷冠
临床内容2- 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 烤瓷桥 活动义齿
临床内容2- 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 附着体义齿
临床内容2- 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 种植义齿
临床内容3- 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 传统的塑料全口义齿
临床内容3- 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 种植+附着体支持义齿
临床内容4- 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 右侧上颌骨缺损修复
临床内容4- 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 眶、鼻、面中部、上唇、上颌骨联合缺损
临床内容5- 牙周疾病的修复治疗 牙周病松牙固定
临床内容6- 颞下颌关节疾患的修复治疗 垫 牙 合
治疗手段 设计、制作修复体 烤瓷冠、桥 可摘义齿 颜面赝复体 种植义齿
2 3 4 5 6 1 治疗过程 搜集病史、检查 复制模型 模型上诊断、设计 制作修复体 试戴、调整 复查、检查、维护
口腔修复工作的意义 牙体、牙列缺损、牙列缺失,颌面部缺损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或器官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并发症:牙合关系紊乱、牙松动、移位…… 咀嚼、语言、 吞咽等功能障碍
1 2 3 口腔修复工作的意义 保持口颌系统和整个身心的健康 进行缺损的早期修复 终止疾病发展 恢复丧失的功能
口腔修复工作的意义 2005年全国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 80% 77.89 60% 牙体缺损率(%) 40% 牙列缺损率(%) 36.4 35.94 20% 10.47 牙列缺失率(%) 10.51 35-44年龄组 65-74年龄组 另有资料显示:老年人牙列缺损修复率仅为45.45% 不良修复却占5.4%~26.84%。
口腔修复学的发展与展望 --世界口腔修复学的发展 古代墓穴中金丝结扎假牙 竹子、木材、兽骨、象牙雕刻成假牙 16世纪,蜂蜡取模;木头雕刻全口义齿 18世纪,木头雕刻、弹簧辅助固位的全口义齿 1840年,美国马里兰州建立世界第一个牙科学院 19世纪,开始陶瓷烧制牙齿,橡胶制作基托,金属锤造冠桥……
口腔修复学的发展与展望 --世界口腔修复学的发展 现代口腔医学起于20世纪初 失蜡铸造--现代口腔修复学的第一个里程碑,发展为精密铸造 20世纪30年代末,丙烯酸塑料给现代口腔修复学带来革命性变化 上世纪50年代,陶瓷熔附金属修复技术--另一项重要标志 60年代,种植义齿开始起步--人类的第三副牙齿 20世纪80年代,高强度全瓷修复体正在成为口腔修复的主导性技术 20世纪80年代,CAD/CAM代表了口腔修复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口腔修复学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口腔修复学的发展 中国在牙医学方面的四大贡献:砷剂用于牙髓治疗(公元2~3世纪) 银汞合金充填龋齿(公元659年) 牙刷的使用(公元950年) 牙再植 西汉张仲景撰写我国第一本口腔医学专著-《口齿论》 公元610年,隋代巢元方著《牙齿诸侯论》 宋代有了专门镶牙从业人员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金箔包牙的风俗”
口腔修复学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口腔修复学的发展 直至19世纪末,近代牙医学才传入我国 出现了以关元昌、徐善亭为代表的真正意义上的牙医 1917年,华西协和大学开设牙科--现代牙医学教育在中国的起始 1935年,在南京建立了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牙医专科学校 近20年中,基础理论、临床技术、材料及工艺等显著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口腔修复学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口腔修复学的发展 近年来口腔修复学得到快速发展 “无痛治疗、无交叉感染、无近远期碍害”的“三无”临床理念 “无缺牙期”--口腔临床修复的另一新理念 精细印模技术的推广 固定修复比例迅速增加 全瓷修复、种植义齿、精密附着体义齿、套筒冠义齿……得到迅速普及 颌骨缺损后的功能重建,颜面缺损的智能化设计制作及仿真修复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口腔修复学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口腔修复学的发展 口腔修复学的科学研究也有了长足发展 许多新技术进行修复体设计、加工、力学分析: 机械力学、生物力学、理论理学 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快速成形技术、计算机比色…… 修复新材料的研究: 种植体材料、外形设计、加工、表面处理及结合机制…… 新型陶瓷材料、金属材料、粘结材料…… 义齿加工工艺研究: CAD/CAM技术及设备、切削陶瓷材料 ……
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 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 牙列缺损的固定化 牙列缺失修复种植化 残根、残冠的保存化 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 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
口腔修复学的特点 广博的知识基础 强的实践性 高的美学素养要求
如何学习口腔修复学? 基础理论 实际操作 口腔修复学 基本操作 相关科学 实验操作 临床操作
衷心期望同学们 立大志 吃大苦 成为中国口腔医学的一代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