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及常見外觀

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及常見外觀. (a) 空氣心電感器. (b) 鐵心電感器. (c) 磁心電感器. (d) 可變電感器. (e) 各種電感器. ▲ 圖 6-1 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及外觀. 自感. 磁力線. 磁力線. I. I. N 匝. I. I. 磁通鏈 與電流 I 的比值定義為電感量 L ,簡稱為電感。. (a) 正視圖. (b) 側視圖. ▲ 圖 6-3 電流通過線圈時磁力線的分佈情形. 互感. M. 線圈 A. 線圈 B. 交鏈磁通. 漏磁. I 1. I 2.

Download Presentation

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及常見外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及常見外觀 (a) 空氣心電感器 (b) 鐵心電感器 (c) 磁心電感器 (d) 可變電感器 (e) 各種電感器 • ▲ 圖6-1 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及外觀

  2. 自感 磁力線 磁力線 I I N匝 I I 磁通鏈 與電流 I 的比值定義為電感量 L,簡稱為電感。 (a) 正視圖 (b) 側視圖 • ▲ 圖6-3 電流通過線圈時磁力線的分佈情形

  3. 互感 M 線圈A 線圈B 交鏈磁通 漏磁 I1 I2 • ▲ 圖6-4 兩線圈發生磁通交鏈的作用情形

  4. 電感電路-1 並聯無互感 串聯無互感 • ▲ 圖6-5 串聯無互感電路 • ▲ 圖6-8 並聯無互感電路

  5. 電感電路-2 串聯有互感 -M M (a) 示意圖 (b) 電路圖 (a) 示意圖 (b) 電路圖 • ▲ 圖6-6 串聯互助電路 • ▲ 圖6-7 串聯互消電路

  6. 電感電路-3 -M M (a) 示意圖 (b) 電路圖 (a) 示意圖 (b) 電路圖 • ▲ 圖6-9 並聯互助電路 • ▲ 圖6-10 並聯互消電路 並聯有互感

  7. 電感器的充電 V I 電感器充電時 , 、 的變化情形 L L = > >> t 0 t 0 t 0 S 0 1 ( 由 → 瞬間) (短暫時間後) (一段時間後) (最大) 減小 (最大) 增加 ▼表6-1 電感器的充電過程 • ▲ 圖6-11 電感器的充電過程

  8. 電感器的放電 V I 電感器放電時 , 、 的變化情形 L L = > >> t 0 t 0 t 0 ( 由 → 瞬間) (短暫時間後) (一段時間後) S 1 2 (反方向最大) 減小(反方向) 減小 (最大) ▼表6-2 電感器的放電過程 • ▲ 圖6-12 電感器的放電過程

  9. 電感器儲存的能量 • ▲ 圖6-13 電感器儲存的能量

  10. 磁通量與磁通密度 磁通量:磁場中通過的磁力線總數。 磁通密度:單位面積內垂直通過的磁力線總數(或磁通量)。 ▼表6-3 磁通密度 • ▲ 圖6-15 磁通密度

  11. 磁阻 磁阻:磁力線通過磁性材料所受的阻力。 A A (b) (a) (c) (d) • ▲ 圖6-16 磁阻與相關條件示意圖

  12. 磁場的產生 磁性物質所產生的作用力區域為磁場。 排斥力 吸引力 (a) 單一磁鐵 (b) 二磁鐵同極相對(相斥) (c) 二磁鐵異極相對(相吸) • ▲ 圖6-14 磁鐵的作用力與磁力線描繪

  13. 庫侖磁力定律 F F d d (a) 排斥力 (b) 吸引力 • ▲ 圖6-17 庫侖磁力定律 ▼表6-4 庫侖磁力定律公式

  14. 磁動勢 磁通 I 單位制 公式 單位 N N匝 截面積A :匝數 磁動勢 MKS I 制 :安培 F :安匝 N :匝數 磁路長度 I CGS I 制 :安培 F :吉伯 = p @ 0 . 4 1 . 257 • ▲圖6-18 磁路及磁動勢 單位換算 安匝 吉伯 吉伯 1 磁路中能產生磁力線的原動力稱為磁動勢。 ▼表6-6 磁動勢

  15. 安培右手定則 I 電流方向 磁力線方向 磁力線 磁力線 I 磁力線方向 I I I 電流方向 (a) (b) (a) 長直導線 (b) 螺旋線圈 ▲ 圖6-19 長直導線與圓形線圈原生的磁場 ▲ 圖6-20 安培右手定則

  16. 兩平行載流導體間的磁場 d 磁力線 F F (a) 電流方向相同的兩平行導線 磁力線 I1 I2 F F (b) 電流方向相反的兩平行導線 • ▲ 圖6-23 兩平行載流導體間的作用力 ▲ 圖6-22 兩平行載流導體間的磁力線分佈

  17. 佛萊明左手定則 導體受力方向 F(受力方向) B(磁場方向) 磁場方向 I(電流方向) 電流方向 (a) 左手姿勢 (b) 三個方向 佛萊明左手定則:又稱為電動機定則。 • ▲ 圖6-24 佛萊明左手定則示意圖

  18. 一載流導體置於磁場中所受力的大小 F 為導體所受的作用力,單位為牛頓(N)。 B 為磁通密度,單位為特斯拉(T)或韋伯/平方公尺( )。 I 為通過導體的電流,單位為安培(A)。 為導體電流方向與磁力線方向的夾角。 為導體在磁場中與磁場方向垂直的有效長度,單位為公尺(m) 。 ▲圖6-25 載流導體於磁場中的作用力

  19. 電磁感應的現象 線圈周圍的磁場發生變化時,會令線圈中產生電流,此效應稱為電磁感應。 磁鐵快速進入線圈 磁鐵靜止於線圈中 磁鐵快速移出線圈 (a) 步驟1示意圖 (b) 步驟 2 示意圖 (c) 步驟 3 示意圖 • ▲ 圖6-26 電磁感應實驗示意圖

  20. 楞次定律 反抗磁通增加 靠近 磁鐵移動方向 (a) 磁鐵靠近線圈 反抗磁通減少 遠離 磁鐵移動方向 a b (b) 磁鐵遠離線圈 負號表示感應電動勢的方向是為反抗原磁通之變化。 • ▲ 圖6-27 感應電流方向與磁鐵移動方向的關係

  21. 佛萊明右手定則 導體受力方向 v(運動方向) B(磁場方向) 磁場方向 I(感應電流方向) 電流方向 (a) 右手姿勢 (b) 三個方向 佛萊明右手定則:又稱為發電機定則。 • ▲ 圖6-28 佛萊明右手定則示意圖

  22. 導體在磁場中的感應電動勢 (a) 立體圖 (b) 正視圖 • ▲ 圖6-29 移動導體於磁場中的感應電動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