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22 Views
看建築遊世界 ~ 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為例 ~. 日期: 2006.10.31 講師:王惠娜 世界宗教博物館導覽員. 介紹虛擬聖境 — 世界宗教建築模型展 第一站 — 法國夏特大教堂 第二站 — 印度濕婆神廟 第三站 — 日本伊勢神宮 第四站 — 印尼婆羅浮屠. 虛擬聖境 — 世界宗教建築模型展. 特色一:世界各大重要建築一次看得到. 特色二:依照實體比例完整呈現. 特色三:針孔攝影機、內視鏡的裝置,完整呈現建築內貌. 第一站. 法國 — 夏特大教堂. 夏特大教堂 (Chartre Cathedral). 建蓋年代: 12 世紀
E N D
看建築遊世界~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為例~ 日期:2006.10.31 講師:王惠娜 世界宗教博物館導覽員
介紹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模型展 • 第一站—法國夏特大教堂 • 第二站—印度濕婆神廟 • 第三站—日本伊勢神宮 • 第四站—印尼婆羅浮屠
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模型展 特色一:世界各大重要建築一次看得到
特色三:針孔攝影機、內視鏡的裝置,完整呈現建築內貌特色三:針孔攝影機、內視鏡的裝置,完整呈現建築內貌
第一站 法國—夏特大教堂
夏特大教堂 (Chartre Cathedral) 建蓋年代:12世紀 建蓋地點:法國 代表宗教:天主教 建築形式:歌德式 1979年列入世界遺產
歌德式教堂的形成 法國聖丹尼斯教堂的虛傑院長,1133年聚集各地的藝術家與工匠修謢大教堂,形成新的風格 夏特主教福貝特,受到聖丹尼斯的影響,決定重建夏特大教堂,日後成為歌德式教堂的典範 歌德式教堂的高度,象徵接近上帝,彩色玻璃的照明呈現神聖的光線
北 北塔 東 肋拱 南塔 南 西 迷宮
尖拱與高聳的空間 往上昇高的尖拱,讓歌德式教堂的視覺往上延伸,呈現高聳、偉大的教堂空間
教堂的迷宮 迷宮象徵追尋真理的一條路, 也代表往耶路撒冷的朝聖旅程
教堂知識站 基督宗教分成三個主要支派,分別為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新教) 天主教教堂有繁複的裝飾、雕刻,而且十字架上會有耶穌的雕像 基督教的教堂內部以簡單的裝飾為主,並且不放任何雕像或畫像
第二站 印度—濕婆神廟
坎德里雅濕婆神廟 (Kandariya Mahadev Temple) 年代:11世紀 地點:印度卡傑拉霍 宗教:印度教
印度教裡的濕婆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分別為創造之神梵天、保護之神毘濕奴、破壞之神濕婆 濕婆神在破壞後帶來再一次的創造,所以也代表生命的重生 印度教有對生殖器的崇拜,其中男性生殖器又象徵濕婆神
破壞之神濕婆 手持三叉戟、頭髮散亂、額頭上有第三隻眼,也是破壞宇宙的力量的來源。
濕婆神廟 外形仿濕婆神居住的喜馬拉雅山,呈現出完美的層次 內部的空間狹小、灰暗,猶如一座山洞 外面有三層的人形情慾雕刻
猶如山巒的塔型 85座縮小尺寸的小塔,層層疊高,表現出完美的層次與結構
神廟的內部沒有濕婆神的雕像,僅以靈迦來象徵神廟的內部沒有濕婆神的雕像,僅以靈迦來象徵
神廟上的雕像除了情慾的主題,還表現出人生百態,這是在化粧的女神及侍女神廟上的雕像除了情慾的主題,還表現出人生百態,這是在化粧的女神及侍女
第三站 日本—伊勢神宮
伊勢神宮 (Ise Jingu Shrine) 建蓋年代:公元2世紀 建蓋地點:日本三重縣 代表宗教:神道教 建築風格:穀倉
日本神道教 神道教是日本原有的信仰與天皇制度結合而來的宗教,是泛靈信仰的系統 天照大神為太陽神,天照大神派遣祂的孫子治理日本國,而天皇成為天照大神的後代 天皇的神性在二次大戰後瓦解,神道教留存在日本的文化習俗中(如祭典、相撲、神社等)
神社建築的特色 鳥居為進入神社前的建築,代表區隔人與神的領域,進入鳥居後只走兩邊的走道 手水舍是進入神社禮拜前,潔淨身心的地方,主要為洗手及漱口 神社祭拜神明的地方大部份都不會讓一般民眾進入,神社內也常用象徵物來代表神明
伊勢神宮的結構 千木在古代為豪族世家的設計,現用於神社建築 鰹木的數量代表神的性別,偶數為女神,寄數為男神
伊勢神宮的結構 神龕保存了天皇私人物品,天皇的傳位儀式以非公開的方式在此舉行 架高的平台是仿穀倉的設計
遷宮儀式 神宮每二十年遷宮一次,所謂遷宮也就是重建,對神明表達奉獻之意,伊勢神宮到目前已重建61次,最後一次在1993年
第四站 印尼—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 (Borobudur) 建蓋年代:約九世紀 建蓋地點:印尼瓜哇島 代表宗教:佛教 縮小比例:50:1
婆羅浮屠的歷史 婆羅浮屠為「山丘上的佛塔」之意,在建蓋後長期被火山灰掩埋,一直到18世紀才被英國殖民官再次發現,被掩埋的歷史也讓婆羅浮屠保留了較完整的面貌。
婆羅浮屠的特色 金字塔的外形,猶如佛教的修行,一層層漸漸精進,最後達到涅盤。繞著佛塔往上走,呈現朝聖的過程, 它繁複、特殊的造 型,是學者們一 直想要解答的 迷題,1991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婆羅浮屠的特色 五層的塔身由佛龕與佛像連結,每面塔身有108尊佛像
婆羅浮屠的特色 走廊內有2500多幅的浮雕,都與佛經的故事有關
婆羅浮屠的特色 三層的塔頂有72座鐘型佛塔,佛塔內都有一尊佛像,每座佛塔上有菱形的鏤空設計
婆羅浮屠的特色 從上方觀看的塔頂猶如一座曼陀羅MAD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