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03 Views
中國美術巡禮 I. 彩繪樂陶陶 戰國帛畫的奧秘 秦漢畫像磚裡奔放的靈魂. 東西方最早的文化特色. 西方的 【 金石文化 】 特色:重視品質、體積 長期戰爭、狩獵 透視(單點瞄準) 點 線 面 體 空間 中國的 【 泥土文化 】 特色:線條、布白、重視立意 以農立國 線條為主(用筆)、人品、時空. 日本、印度的 【 竹木文化 】 特色:受鄰近強國影響 適合異地移植 色彩單純,作工細膩. 新石器時代 B.C.7000~B.C.2000. 彩陶藝術 繪畫類、圖案類 【 繪畫類 】 舞蹈紋彩陶盆 1973 年中國青海出土.
E N D
中國美術巡禮 I 彩繪樂陶陶 戰國帛畫的奧秘 秦漢畫像磚裡奔放的靈魂
東西方最早的文化特色 西方的【金石文化】 特色:重視品質、體積 長期戰爭、狩獵 透視(單點瞄準) 點線面體空間 中國的【泥土文化】 特色:線條、布白、重視立意 以農立國 線條為主(用筆)、人品、時空 • 日本、印度的【竹木文化】 • 特色:受鄰近強國影響 • 適合異地移植 • 色彩單純,作工細膩
新石器時代 B.C.7000~B.C.2000 彩陶藝術 繪畫類、圖案類 【繪畫類】舞蹈紋彩陶盆 1973年中國青海出土
新石器時代 【繪畫類】鸛魚石斧彩陶 1978年中國河南出土 鸛魚崇拜(自然大於社會政治) 埋葬死嬰(伊川缸)
新石器時代B.C.7000~B.C.2000 【圖案類】 彩陶文化在中國文化流行長達三、四千年,可以說是所有美術種類中存在時間最長的,而且是母系社會時代女性所創造的燦爛文化。 彩陶文化片及中國各地,最為台灣學生所知的為仰韶文化,其次有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馬廠文化。 • 馬家窯文化彩瓶 • 和仰韶文化的彩瓶不同,馬家窯出產的彩瓶以黑彩繪螺旋文,並以白點做裝飾
新石器時代B.C.7000~B.C.2000 觀察… 半山文化彩陶有哪些特色呢?
新石器時代B.C.7000~B.C.2000 【圖案類】 半山文化彩陶通常以壺、甕、罐為主要形狀。 彩陶的藝術通常不具象描寫,而以類似幾何形狀的圖像取代。 線條則以紅色、黑色為主。 • 彩陶圓圈紋壺土黃陶 • 馬家窯類型彩陶弧線三角圓圈紋壺頂面
新石器時代B.C.7000~B.C.2000 【圖案類】 半山後期開始出現鳥形的彩陶,通常會有兩邊的圈圈,會一邊的出水孔。形體也較先前飽滿許多。
彩陶的總結 彩陶源於沒有文字的時代,其上的幾何圖形和象形文字有同樣的功能,是一種徽標樣式。 請嘗試以螺旋紋、網紋、鋸齒狀等的圖形設計兩個盤子上的裝飾紋。 • 馬家窯類型蛙紋盆內面 • 馬家窯類型水浪紋 • 馬家窯類型彩陶盆內面 • 馬家窯類型雙魚紋碗內面
當藝術在政治之外… 在佛教還未入中原,政治還未干涉藝術創作… 戰國時期兩張著名的帛畫,是還沒有受佛教美術影響的作品。 人物馭龍圖 貴族男子側身站立,龍的造型隨意,線條卻十分有力。圖中還殘存許多圖案紋樣的痕跡,這也可以證明中國繪畫是從圖案紋樣中發展出來的。
當藝術在政治之外… 龍鳳仕女圖 線條比人物馭龍圖更成熟有力,控筆能力也更為穩健。關於這幅畫,有的學者認為鳳凰代表正義,龍則是邪惡勢力;同時表現出邪不勝正的思想,記錄下鳳凰即將勝利的時刻。
秦漢的畫像磚 造磚的技術在秦漢時期有長足的進步,畫像磚的內容多為迎賓、車馬出行、軍列對陣、神仙鬼怪、歷史典故等。 畫像磚又分成空心磚和實心磚,模印有陽模或陰模之分。 • 鹽井畫像磚
秦漢的畫像磚 今天我們看到的都是黑石,漢代的畫像磚原來都是著色的,因年代久遠而褪色。 創造漢畫藝術的是普通的工匠,他們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卻集體推動著中國美術的發展以至成熟。
秦漢的畫像磚 畫像磚是以刀鑿代筆,在堅硬的磚石上雕鑿而成,是繪畫和雕刻相結合的藝術。 畫像磚的功能多用於構築墓室、石棺、宗祠或石闕的建築石材。
從秦漢的畫像磚看中國藝術… 兩漢時期,政治上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當時的禮教雖然規範了人的行為,卻還不能規範人的靈魂,以致繪畫上的表現依舊亮眼非凡,展現出十足的張力。 從繪畫史上看,漢畫是中國繪畫從牆上到紙上、從墳墓到家中、從圖案到繪畫欣賞的分水嶺。
補充:彩陶的顏料打哪來? 顏料的成分測定,得經過科學成分的分析才能知道,屬於考古學的範圍。 簡言之,物相分析的結果可知彩陶的顏料是由礦石而來。礦石顏料的顏色有明顯的差異,主要是化學成分不同所致。大致上,先人從赤鐵礦、白雲石、方解石礦石取得顏色。
補充:彩陶的顏料打哪來? 礦石有哪些成分? Fe 2 O 3 、CaO 、MgO 等 例如: CaO和MgO的差異則主要來自白雲石[CaMg (CO 3 ) 2 ]和方解石(CaCO 3 )含量不同。
補充:彩陶的顏料打哪來? 考古的測定屬於科學範圍,請有興趣的同學好好學化學;長大當考古學者的時候,記得帶老師出去增廣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