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唱响时代主旋律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唱响时代主旋律. 山东大学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教研室 2008 年 3 月. 当前的灾区局面. 地震发生的原理与类型 地震来临前的预兆 地震对灾区的危害. 地震发生的原理.

Download Presentation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唱响时代主旋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唱响时代主旋律 山东大学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教研室 2008年3月

  2. 当前的灾区局面 • 地震发生的原理与类型 • 地震来临前的预兆 • 地震对灾区的危害

  3. 地震发生的原理 • 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 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战时美1000颗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4. 震前震后比较

  5. 地理位置

  6. 卫星图示 震前震后比较

  7. 地震的类型 •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汶川地震就属于此类地震。 •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8. 地震前的预兆 •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就与降雨、干旱、人为抽水和灌溉有并。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变化、饲养条件的改变、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在首先识别出这些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是否与地震有关。

  9. 震前天空的预兆 大批蟾蜍过街

  10. 震前云层征兆

  11. 地震对灾区的破坏 • 破坏性极强 • 波及范围极广 • 救灾难度极大

  12. 破坏性极强 • 地震参数 • 时间:2008-05-1214:28:04.0 • 纬度:31.0 • 经度:103.4 • 深度:33 • 震级:Ms8.0

  13. 破坏性极强 • 截止到2008年08月12日 遇难69225人受伤374640人 失踪17939人,公路受损里程累计53295公里,受损供水管道累计48275.5公里,电信光缆损毁里程合计36647皮长公里,四川、甘肃、陕西因灾受损商业网点(含个体工商户)总计138960家。 •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在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根据近期的调查评估,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四川情况最为严重,四川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

  14. 废墟中的生命

  15. 废墟中的生命

  16. 震后的道路

  17. 废墟与猫

  18. 波及范围极广 • 震中位置:四川汶川县 • 受影响地区: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八级地震,波及有感范围包括四川、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北京、上海、贵州、西藏等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数万人在这场灾难的瞬间逝去,有数十万人因这场灾难失去至亲、无家可归。

  19. 波及范围图示

  20. 四川

  21. 甘肃

  22. 陕西

  23. 宁夏

  24. 救灾难度极大 • 道路破坏严重 抢通难度极大 • 因道路受损,救援人员很难大批的进入,造成营救的困难 • 灾后气候条件恶劣 • 四川地震灾区多阵雨天气,对救灾工作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25. 道路坍陷 桥梁断裂

  26. 山体滑坡 道路桥梁断裂

  27.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 以人为本 •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28. 以人为本 •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以人为本”发挥了极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 • 官与民共同的价值取向, • “以人为本”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真精神,又汲取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 • “以人为本”具有实现华夏同胞大团结的强大凝聚力

  29.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人民现在亟需救济帮助,政府在努力,慈善机构在努力,我们也可以贡献个人的一份努力和心意,让我们像战胜年初的雪灾冰灾一样,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与灾区同胞一起渡过这次难关。

  30.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 历磨难而不衰,遭挫折而不馁,临逆境更坚强。在巨大的灾害面前,中华民族又一次选择了挺住,选择了坚强。灾难是空前的。上万人员伤亡,无数房屋倒塌,灾区道路被毁,电力、通讯中断,惨状超出想象。面对这空前的灾难,我们党和政府表现出非凡的反应能力、决策能力、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我们的人民表现出令人感动、令人赞叹的顽强意志。

  31. 唱响时代主旋律 • 党的英明领导 • 人民军队的坚强后盾 • 人民群众血肉相连

  32. 党的英明领导 • 面对突如袭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团结和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以最快的速度打响了抗震救灾攻坚战,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使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实践中达到了新的境界。

  33. 人民军队的坚强后盾 • 中国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坚强后盾,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民军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民军队坚决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的号令,坚决贯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部署,在军队抗震救灾指挥组的组织指挥下,把灾情当命令,视时间为生命,从祖国四面八方驰援抗震救灾第一线,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最艰苦就战斗在哪里,忠诚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4. 人民群众血肉相连 •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举世震惊,全国悲恸。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同根同脉,感同身受。而对这巨大灾难,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我国各族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35. 加强学生灾害防范教育 • 一是生命意识的树立 • 二是生存能力的培养 • 三是应急避险技能的训练

  36. 生命意识的树立 • 让学生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尊重生命、尊重人性,这要求教育做到以人为本,改革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教育管理方式。同时,“清理”现有教育内容中与生命教育相抵触的内容。

  37. 生存能力的培养 •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独立的生存能力,面对困难不知所措。要加强对学生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这在国外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在国内却很少见。这种生存能力的培养,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教育,教育学生能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38. 应急避险技能的训练 • 学校时刻把灾难想在心中,决不把训练当形式,走过场。在汶川地震中,许多学校由于平时注重安全教育和演练,避免了更大的伤亡。这一事实让人们对安全教育和演练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39. 谢 谢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