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傳統農藥

傳統農藥.

pal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傳統農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傳統農藥

  2. 農藥的發展由早期利用無機物及天然物至往後迅速發展的有機化學合成品; 以殺蟲劑的發展來看,最早使用魚藤精及除蟲菊精等植物抽出物,後來合成有機氯劑如DDT、BHC等,在農業上及環境衛生上發揮革命性的防治效果。如本省在光復後大量使用DDT防治虐蚊,達到完全控制之效果而使台灣成為非疫區。但因有機氯劑在環境中殘存時間長且有生物濃縮性,現已禁用。隨之發展之有機磷劑及氨基甲酸鹽類如巴拉松、陶斯松等,效果快易分解,現仍被使用,但有許多對人的毒性高。合成除蟲菊類對人畜毒性低,也廣氾用於環衛用藥,但對魚蝦毒性高。生物性農藥如蘇力菌、核多角病毒等運用目前認為對人畜環境之影響最小,也是近年迅速開發之農藥。

  3. 農藥的正面效益 • 避免農作物蒙受病蟲害的損失。 • 提高農作物的品質。 • 增進人類的生活品質: EX: 消滅白蟻,除去瘧蚊

  4. 凡事總有其風險。 • 化學農藥: 功臣背後的汙點。

  5. 化學農藥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

  6. 農藥進入人體的方法 • 口服取食 • 皮膚吸附 • 呼吸吸入

  7. 作用的方式 • 高劑量、短期作用 通常是由於人為疏失或意外。 • 低劑量、長期作用 由於農藥的廣泛運用, 使得人難免會在生活中接觸到濃度很低的農藥. 尤其是使用農藥的農民, 他們所接觸的農藥量遠較一般人大許多, 也是最有可能受到化學農藥伐害的族群。

  8. 可能造成的傷害 • 致癌 有些農藥被認為是潛在的致癌劑, 比如說苯氧除草劑及其相關的化合物; 亦有流行定學的研究顯示, 長期接觸苯氧除草劑的農民其發生癌症的風險較一班人為高。

  9. 生殖效應 有研究顯示, 長期接觸農藥可能導致精子稀少, 畸胎等現象; 此外, 由動物實驗得知有35種以上的可能對動物的生殖系統變更有影響。 • 神經系統失調 有機磷的農藥作用與“神經氣體”作用原理一樣。其目標是除蟲,但人與其的長期接觸,也會神經系統中毒。

  10. 環境激素 有些有機氯農藥,如滴滴涕,硫丹,甲氧氯,狄氏劑和開蓬等,其作用與17 -雌二醇等內源雌激素作用類似; 它們可能直接與激素受體結合,產生對生殖系統的影響 有些農藥,如DDE,可以與雄激素受體相結合,阻礙體內內源雄激素與雄激素受體的正常結合,表現出抗雄激素的作用,其結果是導致某些生物體的雌性化。

  11. 化學農藥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

  12. 農藥的生物積累 化學品會在生物體內產生生物積累過程,雖然在環境中它們的濃度不大,但能透過食物鏈被濃集。 • 農藥的生物降解 總使用一種農藥,會刺激降解該農藥的微生物繁殖,這種微生物多了,再使用這種農藥,會加速該農藥降解。

  13. 害蟲的抗藥性 害蟲對農藥的適應性還導致害蟲對農藥的抗藥性,繼而影響農藥使用的投入和作物收成多寡。 • 農藥與單種栽培 雜草對除草劑也可產生抗藥性。“單種栽培”加速了雜草對除草劑的抗藥性。

  14. 使用農藥的次級效應 農藥使用的劑量尚不足以致命的情況下,對目標組織或非目標組織產生難以預料的危害。 • 農藥與大氣 有些農藥帶有揮發性,在噴撒時可隨風飄散,落在葉面上可隨蒸騰氣流逸向大氣, 再大氣中作長距離的遷移。

  15. 農藥與水體 向鄰近小溪和河流的農田使用農藥,棲居水生生物的水體將被污染。將農藥排放到水渠中,水生生態系統會受到傷害。 • 農藥與土壤 農藥被土壤吸附後,移動性和生理毒性隨之變化,而該農藥的特性決定了它在土壤中的分佈,它的降解速度及對環境的衝擊。

  16. 有機農業

  17. 有機農業的起源—造成的傷害 • 土壤性質劣化 • 危害生態環境 • 氮素化肥的大量使用對人畜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18. 有機農業的定義 • 作物:稻作、果樹、蔬菜及茶葉 • 定義:依據生態原理以進行食物以及纖維生產的一種管理體系,此體系的操作盡量減少農場外的各項生產資材,而是仰賴生態平衡的維持、增進、以及修補,盡量使得農場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Organism) 或生態系 (Ecosystem)。  (美國 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s Board - April 1995) • 台灣有機農業之定義為「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或儘量少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之生產方式。

  19. 有機農業的生產基準 • 環境條件 • 雜草控制 • 肥培管理 • 病蟲害防治 • 收穫、調製與包裝 • 適用之技術及資材

  20. 生產基準--環境條件 • 農地土壤重金屬含量應以不高於行政院環保署暫定之臺灣地區土壤重金屬含量標準與等級區分表所訂第三級標準為原則(附錄一);如有特殊情形,得檢附相關資料,送請輔導小組審議調整之。 • 水質應符合政府機關訂定之相關灌溉用水水質標準。 • 坡地農園必須為合法經營之宜農牧地。

  21. 生產基準--雜草控制 • 以人工或機械中耕除草,不得使用化學合成除草劑。 • 採行敷蓋、覆蓋、翻耕或輪作方式,減少雜草之發生。

  22. 生產基準--肥培管理 (一)全有機栽培方式 • 定期採取土樣分析,瞭解其土壤理化性及肥力狀況,作為土壤肥培管理之依據。 • 施用農家自產之有機質肥料、經充分醱酵腐熟之堆肥、或其他有機質肥料,以改善土壤環境並供應所需養分。 • 不得施用化學肥料(含微量要素)與含有化學肥料之微生物製劑及有機質複合肥料。

  23. (二)準有機栽培方式 • 定期採取土樣分析,瞭解其土壤理化性及肥力狀況,作為土壤肥培管理之依據。 • 儘量施用農家自產之有機質肥料、經充分醱酵腐熟之堆肥、或其他有機質肥料,以改善土壤環境並供應所需養分。果樹得在營養生長期酌量施用化學肥料,其施用量不得超過本會推薦該作物三要素之三十%。茶樹得酌量施用氮素化學肥料,其施用量不得超過前述推薦氮素用量之二十%。 • 除前述2規定外,不得施用化學肥料(含微量要素)、含有化學肥料之微生物製劑及有機質複合肥料。

  24. 生產基準--病蟲害防治 (一)全有機栽培方式 • 採行栽培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種植忌避植物及天然資材防治等,以防病蟲害發生。 • 不得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及對人體有害之植物性萃取物與礦物性材料。

  25. (二)準有機栽培方式 • 儘量採行栽培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種植忌避植物及天然資材防治等,以防病蟲害發生。 • 果樹在開花期至採收期完全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其他生育期間,得依照本會推薦各該作物之病蟲害防治方法處理。非必要仍以不噴灑化學合成農藥為宜。 • 茶樹在芽葉生長期間完全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在冬季茶樹休眠期間,或茶菁採收後至下季茶萌芽前,得依照前述本會推薦之防治方法處理。非必要仍以不噴灑化學合成農藥為宜。 • 除前述2、3規定外,不得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及對人體有害之植物性萃取物與礦物性材料。

  26. 生產基準--收穫、調製與包裝 • 全有機栽培之稻穀收穫後應依照良質米乾燥技術乾燥,並與一般稻穀分開碾製、貯存及包裝。 • 全有機或準有機栽培之茶菁採收後應與一般茶菁分開製茶、貯存及包裝。 • 其他有機農產品採收後均應與一般農產品分開處理、貯存及包裝。 • 有機農產品之收穫後處理不得添加或使用化學藥劑。

  27. 為何要發展有機農業? • 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 - 土壤是孕育作物的基礎 - 避免生物多樣性退化 - 增加土壤中的生物活性 - 控制環境污染,防止河川湖泊優氧化 - 建立好的農田生態體系,達到永續發展的 目的

  28. 為何要發展有機農業? • 向社會提供高品質健康食品 - 無污染、品質高、口味好 - 保護身體健康 • 有助於增加農民收入和推動農業産業化 - 提高農田的生產力 (輪作、綠肥間作、多樣種植)- 收益 = 高的產品價格 + 低的現金投入

  29. 有機栽培和傳統使用化肥的差異

  30. 在瑞士的一個實驗 • 在沒有使用任何化肥和殺蟲劑的農田裡種植小麥、馬鈴薯和牧草,並和施予化肥和殺蟲劑及僅施化肥的田地比較 • 進行21年的觀察 • 有機農田平均比化學農田少了兩成的收獲。不同的農產品產量有別,如馬鈴薯少了近四成,而小麥才少了一成。 • 有機農田只比對照組用了一半至三分之二的能量,而殺蟲劑更是少用了97%。 • 有機農業是最經濟的。化學農業是不自然的便宜,因為所付出的環境代價還未計。

  31. 有機農業的發展 • 1924 德國 • 1935 日本 • 1940年代 美、英 但1970以後才真正重視 • 1970 歐洲國家 (如丹麥、法國) • 1980以後 幾乎全世界(包含台灣)

  32. 台灣發展情形 • 75年→真正開始︰籌備評估 • 77年→設置有機農業試驗長期觀察區(台南、高雄農業改良場) • 79年→推動「有機農業先驅計畫」 • 84年→「有機農業經營試作示範計畫」 • 89年→「有機農產品驗証機構輔導要點」 • 「有機農產品驗証機構申請及審查作業程序」 • 92年→「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 • 「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作物」 • 「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畜牧」 • 「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資格審查作業程序」 • 「2003年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簡介」

  33. 目前規模 • 水稻栽種面積 599.8 公頃 • 果樹栽種面積 158.82 公頃 • 蔬菜栽種面積 228.27 公頃 • 茶葉栽種面積 62.77 公頃 • 其他 42.77 公項 • 總計 1092.43 公頃

  34. 目前耕種技術︰在以下各方面都有顯著成效 • 有機質肥料的開發 • 非農藥防治技術 • 探討合適的間作、輪作模式 • 溫網室栽培

  35. 行銷現況 • 直接銷售 ex.休閒觀光農場 • 產銷班隊共同運銷 • 民間共同購買銷售 ex. 主婦聯盟 • 專賣店及超市專櫃

  36. 未來發展 • 完善及落實驗證制度 • 法令規章之研(修)定 • 栽培技術之改進及生產資材之管理 • 整合有機農產品產銷 • 加強宣傳與促銷

  37. 消費者對目前有機蔬菜認證標章看法︰ 項目 樣本 菜籃族 上班族 N=20 % N=8 N=12 ------------------------------------------------------------------------ 一、目前認證標章 非常好 2 10 2 0 很好 4 20 2 2 無所謂 3 15 2 1 不好 11 55 2 9 ------------------------------------------------------------------------- 二、目前標章太多不好的理由(複選) 種類太多 18 90 8 10 不易辨識 12 60 7 6 公信力不足 16 80 6 10 制度執行力不公 12 60 7 5 其他 4 7 有機農產品與消費者互動之研究 張正英

  38. 如果 你還不滿足…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站 http://organic.niu.edu.tw/organic.htm • 如果 你想嘗試看看… 新竹里仁店 林森路跟四維路交叉口

  39. 生技農業

  40. 農業發展的未來:生技農業與觀光農業 生技農業,就是結合傳統農業知識再以現代生物 技術加以改良,以期能夠達到產量更佳、經濟效益更 好的農業。主要進行的方向包括作物農業、畜牧業、 水產養殖業等。在這裡我們主要探討作物農業,將之 分成:組織培養工程、病蟲害防治以及作物成分提煉 三方面來探討。

  41. 組織培養工程

  42. 技術 • 微體繁殖 取植物生長點置於培養基→增殖後 分離發根並移至溫室→馴化,使其 適應新環境後即可栽種。 • 細胞及原生質體分離 植物組織懸浮細胞→去除細胞壁 (在溶液中搖盪),成為圓形、形 狀一致的細胞→使其長成很多細 胞團→器官形成。

  43. 優點 • 1.生長速度較快 • 2.減少病害感染機會 • 3.減少運輸所需之空間 • 4.減少母株需求 缺點 • 1.需要熟悉技術之勞力 • 2.高生產成本,尤其勞力成本高 • 3.初期投資資本極為龐大。

  44. 產業狀況分析 • 國內優勢: 1.栽培技術具有很高水準。 2.電機工業可提供機械化與自動化 所需元件。 3.施工能力與成本條件優於他國。 4.病毒檢定已有實用技術。

  45. 相對劣勢 1.生產栽培技術集中少數花卉,如蘭花 等。其他作物較缺乏。 2.基本研究不多、起步晚且資料不全。 例如經過數年,蝴蝶蘭仍不易生產整 齊度高之培養苗。 3.業者資金不足,只有生產代工,尚未 建立垂直分工方式,且缺乏研發能力。

  46. 病蟲害防治

  47. 性費洛蒙誘殺法 • 吸引害蟲後設陷阱捕殺 • 可利用費洛蒙進行種緣鑑定 • 藉此研究害蟲族群動態 • 高專一性、無化學毒害性。 • 可與其他防治法並用,且生 產成本、技術性不高

  48. 天敵捕殺法 • 利用各物種間相互制約,以達生 態平衡的力量來防治病蟲 • 實例:利用瓢蟲來防治蚜蟲、飼 養寄生蜂以攻擊蝴蝶、蛾的幼蟲

  49. 微生物植保劑 可能產生的問題: 1.大規模噴灑影響附近稻田 2.微生物出口干擾到當地生態系 3.對生態的影響仍有待時間考驗

  50. 作物有用成分之提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