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likes | 1.69k Views
形成正統的原則. 基督教的特色在於 神藉耶穌基督 救贖 了我們 → 基本原則 基督徒對 神 、 耶穌基督 與 人 的 本性 之了解,必須符合對 救贖 的了解 對神的了解,必須是一位 能藉基督拯救人類 的神 → 神 對基督的了解,必須是 神能藉祂完成救贖 之工的一位 → 基督 對人性的了解,必須是「 讓救贖成為可能且真正實現 」的本性 → 救恩 正統 關係於 神丶基督丶和救恩. 正統 (羅1/2~5). 三位一體的真神 聖父﹝ V. 2﹞ 聖子﹝ V. 3﹞ 聖靈﹝ V. 4﹞ 因信稱義的救恩
E N D
形成正統的原則 基督教的特色在於神藉耶穌基督救贖了我們 → 基本原則 基督徒對神、耶穌基督與人的本性之了解,必須符合對救贖的了解 對神的了解,必須是一位能藉基督拯救人類的神 → 神 對基督的了解,必須是神能藉祂完成救贖之工的一位 → 基督 對人性的了解,必須是「讓救贖成為可能且真正實現」的本性 → 救恩 正統關係於神丶基督丶和救恩
正統(羅1/2~5) • 三位一體的真神 • 聖父﹝V. 2﹞ • 聖子﹝V. 3﹞ • 聖靈﹝V. 4﹞ • 因信稱義的救恩 • 我們從祂受了恩惠,…叫人因祂的名信服真道﹝V. 5﹞ • 白白的救恩 → 救恩論 • 基督有神性;有人性,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 • 按肉體說,…→耶穌的人性 • 按聖善的靈說,…→耶穌的神性 三位一體 基督論
異端與偏差 • 異端:在三位一體,救恩論或基督論這三個核心教義上犯了錯誤的基督教內部的宗教團體。 • 偏差,極端,狂熱派,非主流派:在這三個教義之外犯了信仰錯誤的基督教內部的宗教團體。
詞彙 • 位格 • 本質 • 三位一體
位格(Person) • 拉丁文(persona),為「面具」之意,是羅馬劇院中演員藉以表明他們所扮演角色所戴的面具。 • 一個位格(a person)是指說話,行事的那位。 • 位格乃是一個具有理性本質的實質個體。 • 位格不但表達人的個別性,也強調他在社會關係上的概念。 • 一個位格可以說是在社會舞台上扮演某個角色,與人建立關係的人物。
本質與三位一體 • 本質 (拉丁文 Substantia; 英文Essential nature, essence) • 是指內在基本的要素。 • 三位一體 (英文Trinity, 拉丁文Trinitas) • 「一個本質,三個位格」。 • 在人類得贖的戲劇上,一位神扮演了三個不同但相關的角色,在這多重角色之後,其實都是一位演員。
三位一體 本質 位格 演員 位格 演員 位格 演員 角色 角色 角色 角色 角色 角色 角色 角色 角色
三位一體 • 三位一體的名詞:三位一體這神學名詞並非出自聖經,是教會初期神學家特土良所造出來的名詞。 • 三位一體的教義:是根據整本聖經,小心歸納而整理出來的基要真理。 • 三位一體的功能:消極的防範異端的流入。
三位一體的定義 • 三位是聖父、聖子、聖靈:聖父不是聖子,聖子不是聖靈,聖靈也不是聖父。 • 三位都是神:聖父是神、聖子是神、聖靈是神。 • 三位不是三位神,而是同一位神。
三位一體 聖父 是 不是 不是 神 是 是 聖靈 聖子 不是
三位一體信仰的錯誤 • 只強調神的複數(三),而不兼顧單數(一),因而陷入多神論的異端。 • 只強調神的單數(一),而不兼顧複數(三),因而犯上一位一體的謬誤。
聖父、聖子、聖靈都是神 • 聖父是神 • 約20/17:耶穌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 • 沒有甚麼異端在聖父是神這信仰上犯錯誤。
聖父、聖子、聖靈都是神 • 聖子是神 • 約1/1~3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 • 西1/15~16:“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
聖父、聖子、聖靈都是神 • 聖子是神 • 祂在萬有之先,在有時空之前,就已存在。 • 祂是神的獨生子,是首生的,不是被造的。 • 祂與神同在,祂就是神。 • 祂是造物主,萬物藉祂造的,祂是萬物存在的原因,是萬物存在的目的與基礎。
聖父、聖子、聖靈都是神 • 聖靈是神 • 聖靈是創造主:詩104/30:“你發出你的靈,他們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換為新。” • 聖靈是救贖主:約翰3/5:“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 聖靈無所不在:詩139/7~8:“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去逃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
聖父、聖子、聖靈都是神 • 聖靈是神 • 聖靈無所不知:林前2/10~11:“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 • 聖靈無所不能:伯33/4:“神的靈造我,全能者的氣使我得生。” 平行句表明神的靈就是全能者。
聖父、聖子、聖靈都是神 • 聖靈是神 • 聖靈是獨一的神:林前12/4~6:“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三平行句說明一位的主,就是一位的神,也就是一位的聖靈。
聖父、聖子、聖靈都是神 • 聖靈是神 • 聖靈是掌管歷史的主:來3/7~11:“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祂發怒,試探祂的時候一樣。在那裡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他們心裡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聖靈以第一人稱說話,祂是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
神只有一位 聖父、聖子、聖靈不是三位神,而是同一位神,這是奧祕。 • 只有一位創造主:創1/1:「起初神創造天地。」神是單數,只有一位創造主。
神只有一位 • 只有一位救贖主: • 賽43/10,11:「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証,我所揀選的僕人,既是這樣便可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華,在我以前沒有真神,在我以後也沒有,惟有我耶和華,除我以外沒有救主。」 • 賽44/6:「耶和華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贖主,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除我以外再沒有真神。」
神只有一位 • 神是三而一,一而三的神:希伯來文神是 Elohim,是複數的字尾,但所用的動詞都是單數結構,神的名詞是複數型態,而動詞都是單數型態。
三位的彼此關係 • 聖父生聖子 • 聖父和聖子是生的關係:詩2/7:「…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 聖子是聖父的獨生子:是唯一的。 • 約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 約3/16:「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 「生」beget區別了聖子和萬物與神之關係,萬物都是受造,耶穌是受生的,是獨特的。
三位的彼此關係 • 聖靈由聖父聖子而出 • 約14/16,17:「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 • 聖靈不是聖子:請注意約14/16所指的另一位(聚會所說耶穌就是聖靈)。 • 聖靈的主要任務是為聖子作見証:約15/26:「但我要從父那裡差遣保惠師來,就是從父那裡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做見證。」
三位的彼此關係 • 三位一體出現的彈性 聖經提到三位一體的神時,彈性很大,有時只提一位,有時提兩位,有時三位一起提,沒有特別限制,釋經時一定要根據上下文處理。 • 聖父聖子聖靈各有特色 • 聖父不是聖子 • 聖子也不是聖靈
聖子就是聖父的錯誤 • 聖父受苦說:這學說認為耶穌基督就是聖父自己,在十字架上被釘死。是真耶穌教會的看法。這看法有以下的困難。 • 無法解釋耶穌基督向誰禱告的經文。 • 無法解釋耶穌在受洗時,三位同時出現的情況。 • 無法解釋當耶穌道成肉身,到世上完成救恩的時候,當祂限制自己的權能被釘十架時,聖父在何處。
聖子就是聖父的錯誤 • 賽9/6:「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他名稱為奇妙、策士…永在的父…」的誤解 • 聚會所及真耶穌教會以此解說聖子就是聖父。 • 「永在的父」並非指三位一體的父,而是指舊約時代以色列家的父,以色列是神的子民。 • 賽1/2:「天哪,要聽,地哪,側耳而聽,因為耶和華說,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 • 耶31/9:「因為我是以色列的父」及耶31/31:「他們要做我的子民。」都是指神是照顧治理以色列的父。
三位一體 聖父 是 不是 不是 神 是 是 聖靈 聖子 不是
聖子就是聖靈的錯誤 • 林前15/45:「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的誤用。 • 林前 15/35-49 是解釋死人復活的例證,比較所種和復活形體的不同,不是聖子就是聖靈。 • 林後3/17:「主就是那靈」的誤用。 • 林後 3/3-18 是說明信徒是基督的書信,用神的靈寫成的,基督就是那靈,而不是聖子就是聖靈。
死人復活的例證 林前 15/35-49 • v. 35問題的起因是「復活的身體的模式是怎樣的?」 • 亞當是有血氣的活人(living soul, living being) 的始祖。 • 基督(末後的亞當)是使有「生命的靈」(quickening spirit, quicken = make alive,使有生命) 的始祖。 • 聖子不是聖靈,而是使我們的靈從新有生命的第一個模式。
新約和舊約的不同 林後 3/3-18 • 林後 3/3-18 的主題是解釋信徒是基督的書信。 • 這書信是用永生神的靈寫成的,並比較新約和舊約的不同。 • 信徒是基督的書信,是用神的靈寫成的,基督就是那靈,而不是聖子就是聖靈。 • 聖靈是基督的靈 (彼前1/11,羅8/9),而基督不是聖靈。
三一神論發展的簡史 耶穌與神「本體相同」,而不只「本體類似」 神藉著聖靈在基督裡同在並工作,是新約的見証 在神整個救恩的安排中,都見証了父、子、聖靈各有獨特的角色,但並不表示有好幾位神,而是只有一位神。 平息亞流派爭端,父子聖靈的神性與同等性得一致同意 「和子」之爭
「互滲互存」與「普及說」 • 互滲互存 是指三位一體,三位格相互之關係,在第六世紀被廣泛應用,它的觀念是容許位格的獨立性,並同時堅持各位格皆分享其他二者的生命,所以神是「共生體」(Community of Being)其中所有皆可分享、結合、互相交換。 • 普及說 主張三位一體神的工作是一整體的工作,三位一體的每一個位格在神每一次採取行動時,都參予在其中,這與形態論異端所主張在救恩的安排中,神在不同的時間存在於不同的「形像」中完全不同。
三位一體的異端 • 形態論(Modalism) • 三神論 (Tritheis) • 聖子原不是神 • 養子論 • 亞流派
形態論(Modalism) • 認為除了外表和年代的差異外,這三個實體沒有其他區別,是同一位神的三個名詞: • 獨一的神以造物主以頒佈律法者的形態啟示自己,神的這方面被稱為「父」 • 同一位神在耶穌基督裡又以救主形態啟示自己,神的這方面被稱為「子」 • 同一位神又以使人成聖,賜予永生者的方式啟示自己,神的這方面被稱為「靈」 • 這說法導出聖父受苦說
三神論 (Tritheis) 三位一體是由三位平等、獨立、自主的神所組成。
聖子原不是神 - 養子論 • 耶穌在受洗時,或者是在耶穌復活時,上帝才把神性賜給祂。 • 在亙古、在太初,耶穌不是神,祂的神性是後來才加給祂的。 • 耶穌的神性是有時間性的,不是完整的。 • 『養子論』是異端。
聖子原不是神 - 養子論 • 解經的缺陷 • 耶穌受洗的時候,父神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 詩篇第二篇第七節 :「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使徒行傳十三章三十三節也再次的引用。
聖子原不是神 - 養子論 • 經文重思 • 我今日生你的「今日」,不是時間副詞。 • 根據奧古斯丁及許多神學家,和希伯來書第一章第二節,「我今日生你」的「今日」是在永恆中的「今日」,耶穌是在永恆中被生出來的。 • 希伯來書第一章第五節,『所有的天使, 神從來對哪一個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是在指時間之前,在有時空之前。 • 耶穌是在靈界中受生,是在永恆中生出來的。 • 耶穌的神性是亙古就有了的。
聖子原不是神 - 亞流派 • 亞流派就是今天『耶和華的見證人』的信仰。 • 亞流是教會的長老,為了維護基督教獨一真神的教義,避免多神論,覺得如果耶穌基督也是完全的神,那麼基督教豈不是有兩位神。 • 多神論在聖經裡被斥為異端,是上帝要嚴厲對付的,以色列人所以國破家亡,就是因為他們製造了很多神。 • 為了維護獨一神的信仰,亞流派犧牲了耶穌的神性。認為耶穌既然會改變會受苦,因此就不是與神同等,所以解釋說,耶穌祂是受造中的第一位。
聖子原不是神 - 亞流派 • 解經的缺陷 • 修改歌羅西書第一章十五節:「耶穌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成「是一切被造的第一位」,耶穌是被造中的第一個。 • 耶穌基督是受造存有中的第一位,是靈界中的天使長,這位天使長因為驕傲,被上帝懲罰打入凡間,在世三十年將功抵罪。耶穌果然不負眾望,他致死順服,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使他復活,重返天庭,並且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 • 耶穌基督是受造的,祂曾有一度不存在,祂會改變,祂是次於天父的神。 • 「耶和華的見證人」是錯誤的三位一體論的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