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第八章 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

第八章 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 一、教学目标. 明确改扩建工程经济分析的有关概念和改扩建工程经济分析及改扩建工程效益的特点和内容 , 领会改扩建工程的特点 , 掌握改扩建工程效益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和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二、本章重点. (1) 涝灾损失的调查及计算 ; (2) 改扩建效益的特点 ; (3) 改扩建效益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 (4) 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的一般方法。. 三、本章难点. 改扩建效益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要点. 1. 改扩建工程措施 ; 2. 改扩建工程经济的特点 ; 3 改扩建工程经济分析的 主要 步骤 ;

paki-park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 一、教学目标 明确改扩建工程经济分析的有关概念和改扩建工程经济分析及改扩建工程效益的特点和内容,领会改扩建工程的特点,掌握改扩建工程效益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和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方法。

  2. 二、本章重点 (1)涝灾损失的调查及计算; (2)改扩建效益的特点; (3)改扩建效益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4)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的一般方法。 三、本章难点 改扩建效益的计算方法

  3. 四、教学要点 • 1.改扩建工程措施; • 2.改扩建工程经济的特点; • 3改扩建工程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 4.改扩建工程效益分析; • 5.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

  4. 第一节 沥涝灾害及治理标准 一、沥涝灾害 • 沥涝灾害主要是指过量降雨未能及时排走,或河流洪水泛滥或海潮水导致田地水分过多而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沥涝还可能带来渍灾、土地盐碱等次生灾害。 • 沥涝灾害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 损失。

  5. 二、改扩建工程措施 • 改扩建工程措施主要有; • 改扩建工程措施主要有; • 1排水工程; • 2整治干沟及承泄区; • 3降低地下水位。 返回

  6. 三、改扩建标准: • 改扩建工程设计标准表示方法: • 1.同频率法 • 2.干小支大法 • 3.实际年型法

  7. 第二节 改扩建工程经济分析 的 的特点及内容 • 改扩建工程效益是指修建改扩建工程后减少受灾机会和减免涝、渍灾损失所带来的效益,主要表现在避免农作物减产绝产,使改扩建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 一、改扩建工程效益的含义

  8. 二、改扩建工程效益的特点: • ①表现为减少涝灾机会和减免涝灾损失,以避免改扩建区农作物减产或绝产,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主,减免房屋财产损失为次,没有财务收入。 • ②具有直接、间接的、当年的、后期的; • ③其大小与涝区自然、生产条件关系较大; • ④将随经济发展和时间延续而不断增长; • ⑤改扩建功能的发挥需辅以灌溉及其他农业措施; 返回

  9. 三、改扩建工程经济分析的任务与步骤 • 1.任务: • 就是对改扩建规划区选择合理的改扩建标准、工程规模和改扩建措施,进行投资、年运行费、效益等经济分析计算,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确定最优改扩建工程方案。也可以提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果的建议。

  10. 2.改扩建工程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 ①根据改扩建任务,结合具体条件,拟定技术上可行的可比方案,并确定相应工程指标; • ②调查收集相关基本资料,分析致涝原因,选择合理的改扩建标准; • ③分析计算各方案的投资、年运行费、效益等及其他经济指标; • ④分析计算各方案主要评价指标及其辅助指标; • ⑤对各方案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经济上合理可行的方案措施。 返回

  11. 四、改扩建工程的投资与年运行费 1.改扩建工程投资:是指改扩建工程自前期工作开始至建成达到设计标准时所投入的全部支出,包括国家、集体和群众投入的一切费用。 2.改扩建工程年运行费:是指改扩建工程项目建成正式运营后在正常运行期间每年需要支出的各种经常性费用,包括燃料费、材料费、人员工资、排涝费、维修费、大修费、行政管理费及综合利用枢纽中排涝功能应分摊的年运行费部分等。

  12. 第三节 改扩建工程效益分析 一、多年平均涝灾损失的计算方法: • 1.内涝积水量法; • 2.合轴相关图法; • 3.实际年系列法; • 4.暴雨笼罩面积法。 二、治渍、治盐碱效益估算方法: 分区调查治理前地下水、种植情况,并计算产量及收入,再拟定多治理方案,分区控制地下水,计算各方案收入,求与治理前得差值,即为治渍、治盐碱效益。

  13. 内涝积水量法 • 1.概述:农作物减产与诸多因素(积水深度、积水历史,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作物品种及其生长期等)有关。内涝积水量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表积水深度、积水历史,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内涝积水量法是从内涝积水量着手,研究农作物减产百分数,从而求出内涝损失,求得工程前与修工程后的内涝损失并计算其差值即得改扩建工程经济效益。

  14. 2.方法步骤: ①绘制工程前控制站历年实测流量过程线; ②绘制工程前控制站历年理想流量过程线; ③推求单位面积内涝积水量V/A; ④求V/A与农业减产系数的关系; ⑤求不同治理标准的各种频率的V/A; ⑥求内涝损失频率曲线; ⑦求多年平均内涝损失和工程效益。 返回

  15. 第四节 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 • 改扩建工程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效益,但没有财务收益,故改扩建工程项目只作国民经济评价,不进行财务评价。其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有: • ①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 ②经济净现值(ENPV) • ③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

  16. 一、概况某涝区面积1328km2 ,农业人口56万,耕地128万亩,该改扩建工程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洪涝灾害交替发生,农业低产不稳定,年平均涝灾面积50多万亩。 (2)第二阶段,开辟了排水河,修建干、支渠(三年标准)和田间配套工程(逐年进行)。 (3)第三阶段,提高改扩建标准,拟建改扩建工程,对某一改扩建标准进行经济评价。 示 例

  17. 二、费用分析 • 拟对五年、十年、和二十一遇3种改扩建标准进行比较。其工程量与投资均按原规划阶段的概算进行分析。下表列出元原年一遇的投资和年运算费,在此基础上列出各扩建方案的投资和年运行费。

  18. 三、效益分析 1、计算多年平均涝灾损失:根据该地区改扩建前后资料分析结果,选择30日作为计算雨期合适。根据对历年涝(渍)灾害和作物减产程度的调查,可以计算出减产率β。 将治理前后涝灾面积及减产率等计算成果列于下表中。

  19. 2.绘制合轴相关图 • 根据30天雨量频率曲线及雨量~减产率曲线,可用合轴相关图法求得减产频率曲线,利用图中的相关平行线进行转换可绘制出不同改扩建标准的减产频率曲线,由减产频率曲线,用求积法可求出其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及其不同改扩建标准的多年平均减产率,由此可计算出相应减少的受灾面积,见下表:

  20. 不同改扩建标准的多年平均面积减少值 3.改扩建效益 考虑国民经济发展(j为年增长率),年产值b0为基数,以市场价位影子价格,则该工程在计算期n年内亩平均年效益b为:

  21. 假设基准年亩产值b0=58.6元 /亩,农业年增长率j=2.5,社会折现率i=6%(或12%),生产期n=30年。 假设基准年亩产值b0=58.6元 /亩,农业年增长率j=2.5,社会折现率i=6%(或12%),生产期n=30年。 将假设数值代入上式:当i=6%时,b=77.2元/亩;当i=12%时, b=71.2元/亩,由此可求出不同标准的年平均效益,见下表:

  22. 不同标准的改扩建效益 3.治碱效益: 据调查,未治碱之前的盐碱地面积为33.5万亩,治碱之后的盐碱地面积为11.5万亩,不同标准的盐碱地改良面积可根据排水

  23. 断面的和田间配套工程的不断完善求出,假设水利工程分摊的增产值为10%(秋作物)和18%(夏作物),将盐碱改良效益列于下表:断面的和田间配套工程的不断完善求出,假设水利工程分摊的增产值为10%(秋作物)和18%(夏作物),将盐碱改良效益列于下表: 盐碱地改良效益

  24. 5.总效益 • 总效益是用各种改扩建标准的改扩建效益、治碱效益、减产的财产损失及田间工程占地负效益求得,现一并列于下表: 改扩建工程年效益总汇

  25. 四、国民经济评价 改扩建工程可用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为主要评价指标。 1.经济净现值ENPV n=30年,i=6%(或10%),基准年定于建设期初,将各年的投资、运行费、效益的原值和现值及经济净现值列于下表中:

  26. 不同改扩建标准扩建工程的经济净现值计算成果不同改扩建标准扩建工程的经济净现值计算成果 2.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经济内部收益率的表达式为:

  27. 式中改扩建工程的年费用C可用投资和年运行费求得,年效益B为改扩建效益、治碱效益、财产损失效益及负效益之和,试算可求得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列于下表:式中改扩建工程的年费用C可用投资和年运行费求得,年效益B为改扩建效益、治碱效益、财产损失效益及负效益之和,试算可求得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列于下表: 不同改扩建标准的经济内部收益率

  28. 五、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以当地主要因素(投资、效益)发生变化时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行的。主要因素变动情况如下: • 投资增加15%; • 年效益减少10%; • 投资增加15%,同时年效益减少10%。 对不同改扩建标准分别按上述3种情况进行测算,可求出相应的经济净现值,列于下表:

  29. 不同改扩建标准的经济经济净现值ENPV可能变化幅度不同改扩建标准的经济经济净现值ENPV可能变化幅度 六、综合评价 1.当i=6%时,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应选择五年一遇的改扩建标准,因为此时ENPV=max,EIRR=max; 在资金充足时,应选择十年一遇的改扩建标准,因为此时ENPV>0,EIRR>is=6%。

  30. 2.当i=12%时,则应选择三年一遇的改扩建标准,因为任何提高标准的方案在经济上均为不利,因此时ENPV<0,EIRR<is=12%;2.当i=12%时,则应选择三年一遇的改扩建标准,因为任何提高标准的方案在经济上均为不利,因此时ENPV<0,EIRR<is=12%; • 3.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当i=6%时,以应选择五年一遇或十年一遇的改扩建标准风险较小。

  31.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讲述了涝灾损失计算、改扩建效益的特点、改扩建效益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和改扩建工程经济评价的一般方法并举例进行演示说明。

  32. 课后习题 • 1.认真复习本章内容,掌握知识要点; • 2.反复揣摩例题,领会改扩建工程救济评价方法。 导航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