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likes | 767 Views
报告人:何传启 2007 年 8 月 3 日.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 走绿色发展之路. 引 言. 自然规律,不可改变. 引 言. 人类可以自我毁灭,也可以自我拯救. 引 言. 在地球环境发生灾变之前,必须采取行动. 汇报提纲. 一、环境问题是人为问题 —— 生态现代化的客观事实. 二、人为问题需要人解决 —— 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三、中国环境需要新思路 —— 生态现代化的中国对策. 影响地球环境的三大因素. 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环境问题是人为问题 生态现代化的客观事实. 1-1 三大因素.
E N D
报告人:何传启 2007年8月3日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走绿色发展之路
引 言 自然规律,不可改变
引 言 人类可以自我毁灭,也可以自我拯救
引 言 在地球环境发生灾变之前,必须采取行动
汇报提纲 一、环境问题是人为问题 ——生态现代化的客观事实 二、人为问题需要人解决 ——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三、中国环境需要新思路 ——生态现代化的中国对策
影响地球环境的三大因素 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环境问题是人为问题 生态现代化的客观事实
1-1 三大因素 1、影响地球环境的三大因素——宇宙结构 地 球: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太 阳:银河系的一颗恒星 银河系:2亿颗恒星 几亿颗行星 银河系外:还有无数的星系 在浩瀚宇宙里 地球实在太小了 它的起源和演化 受到宇宙演化规律的支配
1-1 三大因素 1、影响地球环境的三大因素——地球诞生 宇宙大爆炸模型 150亿年前 大爆炸形成初始宇宙 50亿年前 太阳系开始形成 46亿年前 地球诞生
1-1 三大因素 1、影响地球环境的三大因素——地球演化 地球的形状:直径12756公里扁球体 地球的表面:大约 70 %为海水覆盖 其余部分为陆地 地球的大气:厚度约50公里的大气圈 包括氮、氧和二氧化碳等 地球的内部:地壳、地幔、 外地核、内地核 38亿年前:原核生物 1500万年前:腊玛古猿 250万年前:人类诞生 随后,人类不断进化 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1-1 三大因素 1、影响地球环境的三大因素——协同效应 地球环境的三大影响因素 地球环境变化:宇宙活动、地球活动和生物活动的协同效应
1-1 三大因素 地球 活动 宇宙 活动 生物 活动 1、影响地球环境的三大因素——影响分类 宇宙活动和地球活动:造成的地球环境变化 ——人类无能为力 生物活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地球环境变化 ——人类大有作为 宇宙活动、地球活动和生态系统变迁造成的地球环境变迁是自然的环境变迁 ——自然现象 人类活动造成的地球环境变迁,包括生态系统改变、地貌改变和气候变化等 ——人为现象 地球环境:协同效应
1-1 三大因素 1、影响地球环境的三大因素——人类活动 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和环境影响
影响地球环境的三大因素 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环境问题是人为问题 生态现代化的客观事实
1-2 人类影响 环境影响主方程 环境影响 = F(人口、经济、技术) 环境影响 I = P×A×T = 人口×人均GDP×(环境影响/GDP) = 人口×人均环境影响 2、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方程 人类活动环境影响——正相关 人口数量、经济水平(人均GDP) 环境技术(单位GDP环境影响) 生活模式(人均环境影响)
1-2 人类影响 人类活动 生态变迁 环境压力 经济活动 社会活动 文化活动 生态循环 生态修复 生态平衡 资源利用 污染和废物 2、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环境问题产生 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人类与自然的物质交换 人类的资源利用——超过生态系统的资源供应能力 人类的废物和污染生产——超过生态系统的代谢能力 那么,环境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1-2 人类影响 2、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实际环境影响 实际环境影响= 人口×人均GDP×环境影响/GDP–生态抵消的环境压力 实际环境影响= 人口×人均环境影响–生态抵消的环境压力 人类活动的实际环境影响, 与人类活动强度正相关,与生态系统功能负相关 今天的环境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的 人类无意和有意地损毁自己生存的自然基础 这么做的原因:无知,贪婪,无能
1-2 人类影响 2、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21世纪的环境压力估算
1-2 人类影响 2、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21世纪的环境压力估算
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二、人为问题需要人解决 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2-1 历史背景 1、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背景——欧洲理论 生态现代化: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相互作用 1985年德国学者胡伯首先提出的
2-1 历史背景 1、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背景——欧洲理论 荷兰学者摩尔认为,最先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少数西欧国家如德国、荷兰和英国,首次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 早期做出贡献的社会学家 德国学者:M. Janicke,V. V. Prittwitz, U. Simonis,K. Zimmermann; 荷兰学者:G. Spaargaren,M. Hajer,A. P. J. Mol; 英国学者:A. Weale,M. Cohen,J. Murphy。 德国学者胡伯(J. Huber),生态现代化的提出者
2-1 历史背景 1、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背景——欧洲理论
2-1 历史背景 1、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三个发展阶段
2-1 历史背景 1、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六个观点 生态现代化:预防、创新和结构转变 六个基本观点
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二、人为问题需要人解决 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广义理论:第三代理论 广义生态现代化,不是简单地从污染治理入手,而是从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出发,通过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通过环境友好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结构生态化,降低人类活动的环境压力,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结构生态化 环境影响 倒U曲线 的机理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广义理论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概念模型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四个阶段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四个要求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四个要求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四个要求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四个要求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四个要求 脱钩(decoupling):OECD的定义 在某一时期,当环境压力的增长,比它的经济驱动因素的增长(如GDP增长)慢时,就是环境退化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相对脱钩 环境变量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比经济变量的增长速度要慢 绝对脱钩 环境变量稳定或下降,而经济驱动因素继续增长 OECD国家:52 % 的环境指标已经与经济增长脱钩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10个原理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坐标图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路径图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创新驱动模型
2-2 基本原理 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三条路径
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 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重点 三、中国环境需要新思路 生态现代化的中国对策
3-1 环境压力 1、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环境压力的历史积累
3-1 环境压力 1、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国际比较
3-1 环境压力 1、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国际比较
3-1 环境压力 1、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国际比较 2003年自然资源消耗/GNI 日、法、韩国的100多倍 德、意、瑞典的30多倍 美国、英国的2倍多 2002年工业废物密度 德国的20倍 意、韩、日本的10多倍 法国、瑞典的4倍 2002年城市空气SO2浓度 法、加、瑞典的7倍多 美、英、澳大利亚的4倍多 日、德、意、韩、巴西的2倍多 中国农牧业造成的生态退化也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3-1 环境压力 1、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国际比较
3-1 环境压力 1、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21世纪的环境压力估算 实际环境影响 = 人口×人均GDP×环境影响/GDP–生态抵消的环境压力
3-1 环境压力 1、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压力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 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重点 三、中国环境需要新思路 生态现代化的中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