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39 Views
课程改革 和 教师专业化.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宁 虹 nhjy@263.net. 一、课程新理念 二、教师专业化 三、什么是教育 四、什么是研究 五、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国际运动 我们的探索.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六大目标 (三)课程新理念.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E N D
课程改革 和 教师专业化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宁 虹 nhjy@263.net
一、课程新理念 二、教师专业化 三、什么是教育 四、什么是研究 五、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国际运动 我们的探索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六大目标 (三)课程新理念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 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 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 发展的需要。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六大目标: •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功能) •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结构) •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 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 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方式) •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 •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 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管理)
(三)课程新理念 • 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 孤立的材料 丰富的整体的联系 • 静态的内容 动态的建构过程 • 单向的知识传递 思想的沟通文化的融合 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互动 • 课程:跑道 跑的过程
名词 动词 表述 实现 概念 意义 说明 展开 结论 过程 达到 认识 实践 书本 人
新的课程环境 资料来源: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二、教师专业化 •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 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 教育改革的重要焦点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 专业 专业是指由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实行、必须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比较高深的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的特定的社会服务活动,在社会上享有相应的专业声誉。 相对于行业,专业更富于学术性质,而不仅仅是一种工匠的技艺;相对于职业,专业是专门的职业,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服务领域、专业知识,需要接受长期的专业教育并且具有研究意识。
专业化 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和相应的专业地位,成为专门职业的过程。 带有标志性的专业标准包括:拥有稳定的专业队伍;形成正式的工作规范;形成专业知识并在大学中有相应的学科、专业和院系;在社会上享有相应的专业声誉;有法律的支持和公认的职责使专业边界受到保护;其成员具有对本专业领域进行研究的机会和能力,等等。 一门职业走向专业化,是一场建设性的运动。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作为一门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2)教师个人成为这个专业的成员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在哪里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职业,其社会功能和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在本质上,它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专门职业。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确认教师专业地位。因为它是一种服务公众的形态,需要专门的知识和特殊才能,这些都要经过长期的持续努力与研究才能获得和维持。
长期以来,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总是受到质疑,被认为是准专业、半专业,与已确立的专业在专业化程度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长期以来,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总是受到质疑,被认为是准专业、半专业,与已确立的专业在专业化程度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 质疑的主要所在: • 教师的工作似乎缺少足够的研究机会和本专 业领域的学术创新。 • 缺少相应的学术声誉。 • 在专业知识的支持方面,现在形成的教育科 学体系存在与教师实践的脱离,未能提供坚 强有力的支持。
[瑞士] 让 · 皮亚杰(1965): • 中小学教师缺少可以与律师、医生、工程师和大学教师这些职业相比较的学术声誉。 • 传统的制度曾经产生了多么致命的后果 • 脱离了当前的科学倾向,没有研究与发现、创新的机会 • 单独的具有内向型的知识阶层 • 普通知识的单纯传递者
教师职业能够成为一门专业吗? 根本 是否不可替代 突出问题 是否具有研究性质 关键 怎样理解教育 怎样理解研究
三、什么是教育 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但是近代以来的认识论传统遮蔽着它原本丰富的实践意义,是时代的变革使教育的实践意义在今天益愈彰显。教育实践是教育意义的实现,它是丰富的、具体的,当我们关注教育的意义怎样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实现时,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质、研究性质、创造性质凸显出来,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意味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
教育是一种召唤 • ( [加]马克斯·范梅南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 “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和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 • “孩子诞生的体验对于女人和男人来说常常是极为深刻的感人体验——现在她成了孩子的母亲,他成了孩子的父亲。但是要想成为母亲或父亲,你得像母亲或父亲一样地生活。于是,常常是渐渐地,人,作为教育的人的存在就在生活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 “在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在许许多多的微小的经历当中,人作为父母或老师的意识就产生了。” • “教育学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像爱和友谊一样,存在于这种情感的亲身体验中——也就是说,在极其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就是在这儿!就在这儿!”
四、什么是研究 研究首先是一种态度 探究的态度 反思的态度 理论与实践同一的自觉态度
当教师走进课堂,他将要讲授的知识是已知的,但他的学生将怎样理解是未知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每个人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路径、自己的特点。所以,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
教师专业之门——“目中有人” 每个人的发展都是特定的、具体的,与一定的情境和经历相关联的。教育怎样在每个学生身上实现,是只有在教育教学现场亲身实践的教师才能真实地把握和体验的,是任何别人所难以获得的,是任何别人所难以替代的。 这是教师职业的研究性质、创造性质、专业性质的根本所在。
五、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1. 国际化的运动 2. 我们的探索
1.国际化的运动 • 教师成为研究者 (Teacher as Researcher) ——教师专业化的同意语 Bukingham(1926) “教师拥有研究的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他们将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并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和尊严。”
Piaget(1965)教师的专业就是经过这种科学研究而不再是一种普普通通的行业了,乃至超过了这种易动感情的职业范围而获得了像文艺与科学这类专业人员所具有的那种尊严了,因为有关儿童及其教育的科学乃是一个无限广阔的事业领域,今天尤为如此。 他主张通过参加教育科学研究使教师获得应有的尊严,使教育学成为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
Stenhouse(1975)认为:“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对那些钟情于自然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当之无愧的有效的实际观察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研究,都不得不承认教师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
Hollingsworth ( 1990), Hollingsworth 和Miller (l994), 以及Lather (1986) 提出: 以教师研究作为解放教师的武器,指导他们工作, 可以使他们从那些无效的知识中解放出来。教师研究对教师意味着确信自己的能力能够构建知识和改进他们的实践. 采取研究的态度能够从一个否认个人的尊严和迷信外部权威的教育制度中把教师和学生解放出来。
PDS 专业发展学校 P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是在1986年由美国的霍姆斯小组在《明天的教师》的报告中提出的一种新型的中小学学校运行机制。它的出现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在美国更是得到了相当迅速和普遍的发展。1994年,美国大约有100多所PDSs,到1998年,已经有1000多所,其分布已经扩及到美国的47个州。
PDSs运用研究取向的教学支持教师的专业化和学生的学习。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和令人振奋的”计划,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个变革,集中的表现在于把教师教育引向在中小学真实的环境中实现教师的成长和持续发展,同时使大学与中小学文化的融合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和学习的新的基础。PDSs的变革既是教师教育的变革,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并且也是中小学学校职能的变革。
2.我们的探索 建设教师发展学校
什么是教师发展学校 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是在认真分析国际教师教育改革趋势和中国中小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现状,借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s)的理论与实践,吸收近年来中国教师教育改革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主要包括:
(1)教师发展学校是在现行中小学建制内进行的功能性建设,是使学校本身具有教师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 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同时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是真正意义的学校。
(2)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中小学的 合作建设 • 体现大学与中小学的文化融合。 • 意味着平等、共生的伙伴关系。 • 走进共同的生活世界,实现理 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和双向建构。
(3). 教师发展学校是在合作研究的实践中实现教师的发展 • 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内在地包含着研究的意义。 • 在合作研究的实践中树立主体意识、研究意识,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 • 中小学教师在与大学教师的合作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
(4) 教师发展学校 ——凝聚教育生命的绿色建设 教师发展学校以教师的发展达成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承载着教育根本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体,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的内在的动力和生命力的源泉。绿色象征生命,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是从学校内部萌生、凝聚教育生命的绿色建设。
教师的使命:实现教育的意义 实现教育的意义,大致要在四个方面具有清醒的意识: 1.对教育的意义有清醒的意识; 2.必须对自己所教授学科的特点和特有的教育意义有清醒的意识; 3.必须对自己正在讲授的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和它们怎样整体地显现其教育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 4.必须对所有这些怎样通过自己的每一个教学活动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得到实现有清醒的意识。
教师是太阳底下 最光辉的职业 愿我们一起铭记这一不朽的名言 让我们一起建设这一光辉的事业
参与式讨论 说出您的想法 倾听同伴的谈话 在交流和分享中 形成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