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课程要求: 每次课后都要做 1~2 题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练习,学委按学号排好,交到研究生助理师兄师姐处。 课程成绩 期末笔试 60% ,平时成绩 40%

课程要求: 每次课后都要做 1~2 题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练习,学委按学号排好,交到研究生助理师兄师姐处。 课程成绩 期末笔试 60% ,平时成绩 40% 平时成绩:两次实验报告分数平均 20% ,课后练习 20% 。( 17 次练习总评)。 联系方式: 黄思齐: 13570564914 郑绮姗: 18998498620.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UV. 基本要求. 1. 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 2. 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基本构成部件及其作用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途

pag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程要求: 每次课后都要做 1~2 题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练习,学委按学号排好,交到研究生助理师兄师姐处。 课程成绩 期末笔试 60% ,平时成绩 40%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程要求: • 每次课后都要做1~2题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练习,学委按学号排好,交到研究生助理师兄师姐处。 • 课程成绩 • 期末笔试60%,平时成绩40% • 平时成绩:两次实验报告分数平均20%,课后练习20%。(17次练习总评)。 • 联系方式: 黄思齐:13570564914 郑绮姗:18998498620

  2.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UV

  3. 基本要求 1. 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 2.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基本构成部件及其作用 •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途 3.掌握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方面的应用 4.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

  4. 第一节 紫外光谱产生原理

  5. 物质的吸收光谱 • 光的波粒二象性 • 波动性:λν= c • 粒子性:E = h ν •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M(基态) + h → M*(激发态) 吸光 • M(基态) + h ← M*(激发态) 发光 • 当电磁辐射的能量 hν=E1-E0,与物质的某种能级相等时,物质吸收光能后发生能级跃迁。

  6.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常用光谱分析法分类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常用光谱分析法分类

  7. 紫外光谱技术:基于紫外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使紫外光信号发生改变,再根据信号的改变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紫外光谱技术:基于紫外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使紫外光信号发生改变,再根据信号的改变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

  8.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基于分子外层价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与分子电子结构紧密相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基于分子外层价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与分子电子结构紧密相关。 紫外光谱产生原理 E( * )<150 nm,远紫外光谱(烷烃) E (n*) 约170-180 nm (含杂原子烷烃,n* 约220~250 nm,S,I) 紫外: 200~380 nm,可见光: 380~760 nm 4

  9. Beer-Lambert 定律----吸收定律 A = -log(I / I0) = e c l • e = 摩尔消光系数 • c =摩尔浓度 • l =比色池长度 • A,吸光度 • I ,透射光的强度 • I0,入射光的强度 紫外光谱的吸收与吸光物质的量有关 8

  10.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12. 光源 可见光区常用钨丝灯,发射波长(325—2500)范围,其中最适用范围320—1000nm。紫外光区光源常用气体放电光源,如氢、氘放电灯,发射光谱波长190 —400nm,最适宜使用范围180—350nm。 • 寿命:500~800h,少数达2000h • 开关次数与其正常使用时间成反比。最好在需要关灯4小时以上才关灯。 • 点亮后须要30分钟左右的稳定时间。

  13. 单色器使光源发出的光变成所需要的单色光

  14. 吸收池 •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中,一般使用液体试样。盛放试液的液体池。 • 试样放在分光光度计光束通过的光路上。 • 可见光区用玻璃吸收池,400nm~2000nm • 紫外光区用石英吸收池, 180nm~3000nm:液体池、气体池、微量池(容积5μl~1ml)、流动池、长光径池(测量稀溶液用)

  15. 检测器 • 光电倍增管, • 二极管阵列作为检测器。

  16. 分光光度计类型 • 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一次测量即可得到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可以连续地绘出吸收光谱曲线,可以消除光源强度变化带来的误差。

  17. 分光光度计类型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通过切光器使两束不同波长的光交替通过吸收池,测得吸光度差A。 ∆A =Aλ1-Aλ2 优点:测定高浓度、多组分混合试样,测定浑浊试样

  18. 第三节 分子结构与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19. 紫外光图的特点:带状光谱 11

  20. 紫外吸收光谱图 • 紫外光谱特性常数:吸收波长(λmax),强度(εmax ), • 书写方式: • UV (MeOH): λmax 230(ε 11,600) nm

  21. 名词解释 A 末端吸收 最强峰 肩峰 次强峰 峰谷 max  min 

  22. 名词解释 • 红移: 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 兰移: 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 增色效应:使吸收强度增大的效应 • 减色效应:使吸收强度减小的效应 • 发色团 • 助色团

  23. 分子结构与紫外吸收光谱 饱和有机化合物 R-H,R-X • 不产生紫外吸收的有机化合物 • * • n * • 烷烃:max<190 nm • 甲烷125 nm,乙烷135 nm • 醇、醚、含氮、含硫化合物及卤代物 • 硫醚、醇 n*跃迁吸收波长~210 nm 25

  24. 产生紫外吸收的有机化合物 ΔE (π→π*)约160-190 nm π键共轭吸收波长红移至近紫外区及可见光区 ΔE (n→π*)(含有C=O,C=S,N=O)吸收波长范围在近紫外 270~290 nm • 发色团:产生紫外吸收及可见光吸收的基团 C=C;C=O;C=N;—N=N— N=O; C=S; C≡C; N≡C; X=C=Y 17

  25. 烯烃、炔烃和共轭二烯烃及其衍生物 • 非共轭烯*跃迁<190 nm 乙烯165nm( 15000) • 共轭体系延长, max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出现多条谱带,增加 • H-(CH=CH)n-H, n=8时max在可见光区 • π→π*跃迁特点:ε>104

  26. 羰基化合物C=O C=S紫外吸收光谱 • 醛、酮类化合物C=O n*跃迁( R ), max270~300 nm, 100,呈平滑带形,对称性强 33

  27. 芳香族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 • *跃迁, • B带:230-270 nm,中等强度,精细结构为苯的特征谱带 • E1带180-184 nm,一般在远紫外光谱区 • E2带200~204 nm,强吸收带,观察不到其精细结构 41

  28. 结构与紫外吸收的关系

  29. 影响吸收带的因素

  30. 电荷转移络合物 • 富电子( donor, D分子)和缺( acceptor, A分子)的2种分子形成的一类络合物。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形成分子吸收辐射后,分子中的电子从给体最高占有轨道向受体最低空分子轨道跃迁而发生电子能量吸收,这种跃迁称为电荷转移,由这种迁移引起的反应称为荷移反应,其产物为CTC。εmax >104 l/mol.cm • a阿司咪唑, b四氰基乙烯

  31. 影响紫外吸收的结构因素 • 助色团取代:本身不产生紫外及可见光吸收,但与生色团相连时,使生色团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大 -OH,-OR,—NH—,—NR2—,-X, -SH、-Cl, -Br, -I • 不同助色团的红移顺序为: NH3+ < CH3 < Cl,Br < OH < OCH3< NH2< O- 有公式可以定量计算 19

  32. 烯碳上烷基取代基含孤对电子取代基数目增加,max红移烯碳上烷基取代基含孤对电子取代基数目增加,max红移 (CH3)2C=C(CH3)2,max197 nm( 11500) • 助色基团使n→π*跃迁的吸收带蓝移 28

  33. 助色基与苯相连,产生p-共轭,使E2带、B带max均红移,B带吸收强度增大,精细结构消失助色基与苯相连,产生p-共轭,使E2带、B带max均红移,B带吸收强度增大,精细结构消失 44

  34. 不同生色团的红移顺序: • SO2NH2<COO-,CN<COOH<COCH3<CHO<Ph<NO2

  35. 苯与生色基团C=C、C=O、N=O共轭,在200~250 nm出现E2 (K带 >104),,B吸收带产生较大红移 46

  36. 稠环芳烃,B带,E2带红移 52

  37. 隔离效应:非共轭双键不会影响吸收带的波长(CH2有隔离效应)隔离效应:非共轭双键不会影响吸收带的波长(CH2有隔离效应) 58

  38. 介质对紫外吸收的影响 溶剂极性增加, K带移向长波,R带移向短波 61

  39. 溶液的酸碱性 • pH值可影响物质存在形式,影响吸收波长

  40. 紫外吸收光谱在结构解析中应用 • 紫外光谱的结构信息:谱图简单,只有一、二个吸收峰 70

  41. 确定有机化合物构型

  42. 紫外吸收光谱在定性分析中应用 • 目的是要鉴定出待分析化合物是什么化合物 • 做法:吸收光谱的形状 吸收峰的数目 吸收峰的位置(波长) 吸收峰的强度 相应的吸光系数 完全一样 (在同样条件下:浓度,比色池厚度)

  43. 对比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比较λmax、ε(εmax) 看出化合物的区别

  44. 消光系数不同

  45. 药典上的用法:维生素B12 的吸收曲线 分别在278nm、361nm 和550nm 波长处有三个吸收峰,可通过它的吸收光谱的特征,利用其特征吸收值之间的比值A361/A278 和A361/A550 进行定性鉴别,并了解维生素B12 的纯度。

  46. 第四节 紫外吸收光谱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47. Lamber-Beer定律:吸收光谱法基本定律 • 描述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液层厚度和待测物浓度的关系

  48. ε=f(物质性质,温度,溶剂,λ) • 当组分性质、温度和溶剂一定,E=f(λ) • 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下ε可能不同(与吸收的跃迁几率、分子的截面积有关) • 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下ε一定不同 • ε↑,物质对光吸收能力↑, 定量测定灵敏度↑ • 摩尔吸光系数意义: 根据ε大小可区分峰强弱:ε> 104强吸收 ,103~104较强吸收,102~较弱吸收,ε<10 弱吸收 . • 在同一波长下,各组分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49. 吸光系数两种表示法: 1)摩尔吸光系数ε: 在一定λ下,C=1mol/L,L=1cm时的吸光度 2)百分含量吸光系数 / 比吸光系数: 在一定λ下,C=1g/100ml,L=1cm时的吸光度 3)两者关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