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如东县群力幼儿园 朱鸿菊 如东县新苗幼儿园 王红 2011 年 7 月. 主要内容. 一、 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经验 三、 我国古代幼儿家庭教育的原则及对当代的启 示 四、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的幼教思 想及对当代的影响. 基本概念. 幼学. 幼儿. 十岁以下儿童的教育. “ 人生十年曰幼 ”. 幼 儿 教 育 的 特 点. 第一 教育对象广泛. 第二 教育途径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pab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南通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幼儿园通识理论培训者培训专题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如东县群力幼儿园 朱鸿菊 如东县新苗幼儿园 王红 2011年7月

  2. 主要内容 一、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经验 三、我国古代幼儿家庭教育的原则及对当代的启示 四、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的幼教思 想及对当代的影响

  3. 基本概念 幼学 幼儿 十岁以下儿童的教育 “人生十年曰幼” 幼 儿 教 育 的 特 点 第一 教育对象广泛 第二 教育途径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在教育方式上,相对地注意到了幼儿的心理 特征,包含了一定的自然性和趣味性。

  4. 一、幼儿教育发展史 1、原始社会幼儿教育 2、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 3、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 4、近代幼儿教育 5、现代幼儿教育

  5. 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以“社会公育”为其特征,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以“社会公育”为其特征,即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 • 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从公育变为家事,教育内容逐渐丰富、复杂,开始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6. 幼儿教育发展到封建社会阶级性越来越明显,并且形成了从选择配偶、胎教、慈幼幼儿教育发展到封建社会阶级性越来越明显,并且形成了从选择配偶、胎教、慈幼 到家庭教育的整个教育体系,形成以封建 制家庭教育为特征的幼儿教育形式。 • 清末教育改革政策: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叫癸卯学制,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幼儿教育纳入教育体制,提出家教、蒙养合一的问题,并产生了幼儿教育机构。

  7. 近代在幼儿教育史上出现了探索幼儿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代表人物,如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等一批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们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指引了当时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近代在幼儿教育史上出现了探索幼儿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代表人物,如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等一批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们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指引了当时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的幼儿教育进行发展和改革,使中国的幼儿教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8. 二、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经验 胎教 胎教 主要思想 慈幼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游戏

  9. (一)胎教 1.《列女传》记载,早在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西周 时期,周文王的母亲就对周文王实行了胎教,因而 周文王聪慧明圣。 重 视 胎 教 2.孔子立下 “胎教”的规矩:人都是由胎胞生下 来的,在胎里出了毛病,生下来也就无法教育,因 而胎教是第一重要的。 3.《黄帝内经·素问》指出父母酗酒,不但对自己 的身心有害,而且对后代也不利。

  10. 1.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方》中列养1.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方》中列养 胎专篇 2.明代医学家万全在《广嗣纪要·养胎》中说:“妇 人受胎之后,最宜调饮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 纯和平之气以养其胎元完固,生子无疾”。 重视养胎 3.古人要求孕妇“勿登高,勿临险,勿独处暗室。为 了实行胎教,妇妊子者,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 现在依然很有意义。

  11. 古代胎教学说认为,孕妇的良好精神状 态本身就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胎教。 《广嗣纪要·养胎》:“子在腹中,随 母听闻。自妊娠之后,就要行坐端严, 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 诵读诗书,陈说礼乐,耳不闻非言,目 不观恶事” ,这样则生男女福寿双全, 忠孝贤明。 注意孕妇的 精神因素

  12. 注意孕妇的饮食,以利于胎儿的生长 发育,饥饱适中,过饥过饱“皆能令 子受患”。过饱,会增加胃的负担, 还会压迫胎儿。过饥,会使胎儿营养 不足。孕妇要“不食邪味”,还要注 意孕妇用药,胎盘有通透性,一些药 物可由母体胎盘而进入胎体 。 注意饮食卫生

  13. 古代胎教学说认为,胎儿“禀至未定”、 “逐物变化”、“外象而内感”。 注意环境影响 母子一体,“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得热俱热,得寒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感其善则善,感其恶则恶。因此要“常处静室,多听美言”。

  14. 劳逸以节 妇女在妊娠期间要注意休息,避 免过劳,即“不为力事”,不要 从事重体力劳动,但适当的轻度 劳动、活动及运动仍是必要的, 可使其血流通畅,有利于胎儿的 健康成长。

  15. (二)慈幼之道 • 1.“慈爱”与“溺爱”的关系 “犯其所小苦,致其所大利” 韩非 袁采 1、贵求反思 2、曲爱妄憎 3、爱子贵均

  16. “人子之情,畏父亲母,又父远母 近,故父母俱贤,子必遵义方之教。 父贤母不贤,则庸之子,阳从父训, 而阴奉母言,子之不肖,多由于此。” • 2.教子的一致性 • 3.母教典范:孟母断织

  17. 4.慈幼观念中的医学内容 • 朱震亨在所著《格致余论·慈幼论》中对婴幼儿的生理特征、饮食起居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论证。 • 张从政的《儒门事亲》在《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中指出了婴幼儿保健中的几个问题。他认为小儿出生之时,由于肠胃绵脆,故有“六易”之说。

  18. (三)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思想 以清白遗子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俭朴、正直 廉洁教育 1、 教育内容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子弟不成人,富贵适 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 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子孙强于我, 要钱做什么! 自立教育 提倡儿童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 相”,写字时“脚放平、肩不耸、头不 歪、身坐正”。 礼仪、生活能 力、文化教育

  19. 2.教育方法 在活动中教育 以身示教 因人而异,多方诱导 顺应儿童特点进行教育

  20. (四)游戏 • 游戏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游戏始终就是幼儿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也是社会对幼儿实施教育和幼儿个体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 在我国古代,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然至日晚归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21. 智力游戏,是指那种将智力活动与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的游戏形式。最流行的智力游戏有七巧板;“伤脑筋十二块”;“包你迷”;华容道。智力游戏,是指那种将智力活动与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的游戏形式。最流行的智力游戏有七巧板;“伤脑筋十二块”;“包你迷”;华容道。 • 生活游戏,一般是指儿童自发主动的模仿成人生活的游戏形式,内容十分广泛。 游戏的重要作用 • 幼儿游戏不仅是模仿和学习的行为,更是培植和滋润人类想象与创造萌芽的土壤,尤其是儿童健康社会化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手段。

  22. 让孩子走出高楼

  23. 三、我国古代幼儿家庭教育的原则及对当代的影响三、我国古代幼儿家庭教育的原则及对当代的影响 1.早教的原则 2.环境习染 5.趣味性与游戏性相结合 古代家庭教育原则 4.鼓舞的原则 3.量资循序

  24. 1.早教的原则: • 早教的原则强调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 人生不学,言不成章。小儿学者,如日出之光,长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日暮之光,老而不学,冥冥如夜。 少成若天性,习惯自然成。 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

  25. 2.环境习染的原则 • 环境习染原则注重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古人所谓环境分两种:一是事物的环境,二是人的环境。父母应把婴幼儿置于好人好事的环境之中,避开邪恶的人和庸劣之事的影响,使其受到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 幼童可塑性大,易于潜移默化。《颜氏家训》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26. 3.量资循序原则 • 崔学古是清初著名的蒙学教育专家,他在《幼训》一书中提出“量资循序”原则,认为应当根据弟子的资禀高低和学问生熟,循序渐进,“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毫不放空,亦不逼迫,优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开,生机日活”。蒙养教育不能“欲速以求成”,“性急于一时”,“而在操功于悠久”。

  27. 4.鼓舞的原则 • 鼓舞,指教育幼儿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并根据不同对象而有所不同。对于比较迟钝的儿童,应当“举其长以扬之”,他就会不敢自退;对于比较懒散的儿童,“加以礼貌”,则不鄙;对于比较聪明而洋洋自得的儿童,“摘其短以抑之,则不骄”。

  28. 5.注意趣味性和游戏性 • 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通过趣味性以调动受教育者地积极性,使之“乐学”。 • 孔子就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 王阳明认为,儿童的性情,一般来说喜欢玩耍而不喜欢拘束,这好比草木开始发芽时那样,自由自在地就会长得茁壮,使它折断弯曲就长得萎靡不正。 • 北宋学者扬亿在《家训》一书中明确指出:“童稚之学,不止记诵”,而是要 “养其良知良能”。

  29. 1.孔子的幼教思想 1、重视人的生命。 孔 子 思 想 2、性相近,习相远 有教无类 3、乐学与启发式教学 4、重视个人的现实存在 5、自我实现的价值

  30. 2.陆桴亭的幼教思想 • 陆桴亭是明朝末期的江苏太仓人,他的蒙养教育思想比较独到。 • 提倡早教,认为启蒙教育不必泥法于古。他指出,如果儿童五六岁时知识便已开化,而蒙养教育必须过两年才开始,那么就会出现两年间断,这两年教育间断造成的损失,在以后蒙养教育中很难弥补。 • 提出,幼儿不仅要读书,还要修习礼乐,因“人少小时,未有不好歌舞者”,歌舞可以不仅“涵养气质”,还可以“熏陶德性”。

  31. 3.颜之推的幼教思想 • 提倡早教。《颜氏家训》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需早教,勿失机也。” • 爱教结合、主张慈严结合。对孩子的爱要注意分寸,不可过。

  32. 4.王守仁的幼教思想 • 反对“小大人式”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些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 。

  33. 5.朱熹的幼教思想 • 强调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慎择师友,强调学“眼前事”。 一室不能扫,何以扫天下;小节不拘,大德怎成?

  34. 总结 • 我国早在古代就十分重视婴幼儿教育,采用了一系列符合幼儿心理、生理特点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对现代幼儿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继承和借鉴古代劳动人民及教育家创造的宝贵经验,使现代幼儿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35.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