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likes | 961 Views
何谓高效课堂. 中国教师报李炳亭. 序:课改为了解决 “ 三个普通 ”. 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 让普通教师的课堂不普通 让普通学生的学习不普通 让普通学校的发展不普通. 第一部分:课改 “ 改 ” 什么. 改方法:培养考生→换工具 改脑袋:培养学生→换观念 课改四步路: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 教育缺失的是信仰. 今天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信仰. ◆国家的 “ 未来 ” 在学生,学生的未来在创造 N 个 45 分钟构成的生命没有未来 ◆面向未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托马斯:教育是为未来世界培养人才 ◆教育均衡:个性与个别;全体与全面
E N D
何谓高效课堂 中国教师报李炳亭
序:课改为了解决“三个普通” 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 • 让普通教师的课堂不普通 • 让普通学生的学习不普通 • 让普通学校的发展不普通
第一部分:课改“改”什么 • 改方法:培养考生→换工具 • 改脑袋:培养学生→换观念 • 课改四步路: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 • 教育缺失的是信仰
今天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信仰 ◆国家的“未来”在学生,学生的未来在创造 N个45分钟构成的生命没有未来 ◆面向未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托马斯:教育是为未来世界培养人才 ◆教育均衡:个性与个别;全体与全面 这个世界是由“80%”的厨师、补鞋匠、菜农创造出来的,教育要扫清内心阴霾,让人们幸福、温暖、有归宿
没有教师的幸福岂有学生的幸福 • 教育解放学 • 三座大山:生活、升学、生命 • 课改第一资源是教师:有什么样教师便有什么样的课堂 • 校长决定课改:成在教师败在校长 • 课改是什么?三个转变
三个转变其实是“一大转变” • 转变教、转变学、转变评核心是促使“学” • 因此,课改即促使“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 要实现“变教为学” • 前提是“教师角色转变”
课改其实就是寻找教师角色 • 传统课堂教师是什么角色?二传手 • 课改要求教师是什么角色?实现“一传” • 教师角色:哑巴、懒汉、忍者、大忽悠 • 一传即学生主体
教师到底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 角色→作用 • 主导:主要在引导 • 引:即带入、引领(引君入瓮),前提是点燃情感、唤醒欲望 • 导:即课中,导即主导,是精讲更是“点化” • 唐僧是个好老师
关于教师的三句精典 • 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迟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 • 每一天,当教师迈入课堂都将对世界施加影响 • 走进教室,面对的是学生,然后才是书本
主导:抓两头、放中间 • 课前:导学案的“三背”与“三原则” 背学生、背学情、背学法 ■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 ■变单纯知识利益为能力利益 ■变教法研究为学法指导 • 课后:修复、完善
课中:三流程 • 预习即自主学习 三要求:预习不充分不上、找出问题、自主解决 • 展示即发表、暴露、提升 三要求:展错、互动、价值生成 • 反馈即学情调查 三要求:知识达标、能力生长、智慧内化
教学的艺术是什么 • 最高层次是自学 □关于自学:自主学→独学、对学、群学 • 最低境界是能说会道 □教学艺术是“利用学生”,天才在哪里? • 学生是教学第一资源,教师是第51名学生 • 离开技术,无从谈艺术:看山是山(教学有法)→看山不是山(教无定法)→看山是山(贵在得法)
大师们的“技术” • 卢仲衡:自学辅导法 • 钱梦龙:语文导读教学法 •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 黎世法:异步教学法 •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
离开了“法”,便是“胡搞” • 法即“道” • 师之无道在阻止自学 • 师之无德在不代替包办 • 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 核心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 师德即相信学生
一切的知识性教学都为了“学会” • 不是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标 • 两个字:学会 • 一个中心任务:学会不会的 • 前提是:找出不会的 • 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一分钟教会课改 • 点火、加油(启动) • 挂档、换挡(流程) • 围绕导学案(方向盘) • 达标测评(刹车)
牵牛就是抓住“牛鼻子” • 总结我的研究见解:一切的教育教学都是因为“教师”而发生的。 □明确教师“角色”:变身学生一传 □发挥教师“作用”:点燃、激励 □实现师生相长:兵教兵、兵教官
第二部分:如何理解高效课堂 • 是为了让课堂高效吗? • 是为了升学吗? • 鱼和熊掌兼得的教育 • 杜郎口课堂是多重“效益” • 治愈民族教育之“课堂并发症”
没“主体”,是病根所在 • 课改之难难在主体地位的“心口不一” • 主人、主角=主体 • 仆人、配角=主导 • 举手发言,谁是主体? • 相互鞠躬,才是尊重。 • 不跪着学,当然也别跪着教,让“人”立起来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 变苦学为乐学 ◆如何乐:拒绝成人方式,课堂即“情感作品” ◆人之初、性本学,减负是“加趣”,兴趣中心 • 变被动为主动:从需要出发的自主选择 • 变两条腿书柜为“会学”:学校的产品是课堂,课堂的“营养”在哪里? • 三维目标变为:学会、会学、学乐、创学 • 素质教育的“素质”即学习能力:撬动“支点”
学习即经历 • 成长和经历不可替代 • 打篮球:失败、反馈、矫正 • 以学评教,何谓好教师? • 哑巴能成为好老师吗? • 课改必然重新“洗牌”,新教师会崛起于课堂
是否可以“讲” • 答案是“可以”,但只要“讲”有短板 • 三不讲原则:□会的不讲□想想能会的不讲□想想不会,合作研究能会的不讲 • 作为“同学”可以发言 • 巧用“不会”生成“能力”
学不会怎么办? • 羞耻心+方法+兴趣 • 发现儿童:被尊重是天性 • 网吧学习法的启示 • 创设“学习”环境,找到“感觉”,因“言”而自信、快乐 • 学法指导,导学案是学步车
围绕“四主”发挥主导 • 学案主导 • 学习主动 • 问题主线:即“学会不会的” • 活动主轴:课堂精髓在“活”与“动”(反义词) • 活动方式:小组内部、对子内部及组与组、对与对:合作与竞争,人人参与、个个精彩
高效课堂的三个“主题词” • 差异:大夫看病 • 合作:利用学生 • 展示:获得体验 □放大黑板功能:货架、媒体、土壤
重构两个关系 • 教学关系:变“惟教”为“惟学” • 师生关系:变“惟师”为“惟生” 与儿童中心相似,空前的“惟学”教育
第三部分:高效课堂教育 • 高效课堂的三大支撑 ■“惟学惟生”的教学系统 ■“以学评教”的评价系统 ■“开放搞活”的文化系统
五步三查的核心是“问题式教学” • 第一步:自己学,找出“不会的” • 第二步:对学、群学,“学会不会的” • 第三步:组长带领,人人展示“学会的’” • 第四步:教师依据“出错的”组织反馈 • 第五步:学生归位,整理学案、对子测评
“查”要火候适时、目的明确 • 学情调查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 查是体检、对症下药 • 一查:自学 • 二查:小展示 • 三查:课堂收成
什么是好课堂 • 看状态:表情、声音、动作 • 看参与:人人参与、个个展示 • 看流程:模式 • 看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深度、探究效度 • 看师德:替代包办,讲多少 □好课堂必须—— ★学生的课堂★灵动的课堂★生命的课堂
教师扮演什么角色 • 宋斌 • 奖状的故事 • 检讨书如何变成谈心本 •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精神和信念支持上 • 教学:遵照流程、落实要求、灵活运用
课堂评价的核心是“激励” • 比惩罚更重要的是“现身说法” • 比考勤更重要的是“改变状态” • 什么官带什么兵 • 有什么校长就有什么学校、 • 校长之“chang” ★
课改的“六步” • 表态签名 • 旧课解剖 • 开方体悟 • 模式植入 • 人人达标 • 树标展示
发动学生 • 三大组织:学管会、学生会、团委 • 校园媒体 • 得学生者得天下,赢得学生就赢得了家长
文化其实是为学校“招魂” • 班名与班本课程 • 班规与班级自治:缔造乌托邦 • 活动与文化过滤: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 儿童是文化的创造者、设计者、消费者 • 教师文化与行为
教师到底是什么“角色” • 明确“圆心”、“标志性建筑” • 对上与对下:双重角色 • 校长主导、教师主体 • 局长主导、校长主体 • 市长主导、局长主体 • 最好的管理是自主、最差的管理是主他 • 学做“方丈”,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句话说课改 • 改变状态即课改 • 遵照儿童的方式即课改 • 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即课改
揪住三个“三”大做文章 • 三类:A、B、C • 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 三学:独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自主、合作、探究
第四部分:认清传统的“原始”面目 • 教师讲、学生记
传统课堂无聊、压抑 • 比地震可怕?
传统课堂让学生厌学、厌世 • 这样的“表达”能唤醒教育的“麻痹”吗?
表演课是好课吗 • 舞台是谁的?谁是获益者?
让这样的课堂永远消失 • 减负的出路是增加“吸引力”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 播下龙种,收获的是什么?
找回丢失的“创造” • 倒数第五
展现生活情趣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为了一代人的理想 • 公园里的京剧
千万不要误读是刁难教师 • 教师受害者,替代包办
教育患的是“课堂并发症” • 纠结就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