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52 Views
青年教师教学系列培训之三. 中专课程教学设计艺术. 问题的提出 —— 教学检查反馈. 教案检查( 56 份教案) 1. 上交教案不及时; 2. 教案书写过于简单,教学设计不尽合理 听课检查( 13 位教师,主要讲授中专课 ) 一些老师的课缺乏整体感、顺序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不足。 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在设计教学环节上予以认真考虑,或者没有对教学设计有更深的理解,基于此,教务科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培训,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设计 应用模式 —— 备课.
E N D
青年教师教学系列培训之三 中专课程教学设计艺术
问题的提出——教学检查反馈 • 教案检查(56份教案) 1.上交教案不及时; 2. 教案书写过于简单,教学设计不尽合理 • 听课检查(13位教师,主要讲授中专课) 一些老师的课缺乏整体感、顺序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不足。 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在设计教学环节上予以认真考虑,或者没有对教学设计有更深的理解,基于此,教务科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培训,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设计应用模式——备课 • 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 可以说备课就是总设计,它要过教材关和学生关。 • 备课所需时间通常需要上课时数的3倍左右。 • 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教案,它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
科学备课流程 执行教案 反馈评价 自主分工 制定计划 素材搜集 个体备课 二度优化 个性修改 取长补短 合并教案 集体备课 思维碰撞,分享智慧成果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个体备课 • 复 习(5-10分钟) • 目标导入(5分钟左右) • 目标展示(2-5分钟) • 目标实施 • 课堂小结(5分钟左右) • 布置下节课任务(1-2分钟) 新课讲授 课堂互动
教学环节达成目标 • 精心安排教学步骤 • 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 恰当使用教学手段 •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教与学 相得益彰 和谐融洽
个体备课 教学反馈问题一:备学生不够充分 • 教学设计最本质的内容: 1.备学生——了解学生情况和学习的要求
备学生 • 应对学生充满爱心 • 应让学生达到三级目标: 总结规律 记得住 听得懂 化解难点 乐于学 激发兴趣
兴趣激发 使学生乐于学 • 例如:目标导入环节 • 问题: 甲班:课堂气氛活跃,基础较好 乙班:课堂气氛沉闷,基础一般 如何进行目标导入?
对策: 以信息技术课PowerPoint制作为例 • 甲班: 先由学生自己制作3-5张幻灯片,找出2-3名同学的作品进行对照,指出优点和不足,然后展示老师制作的完整幻灯片,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制作的吗? 该设计优点: 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成就感; 讲课有的放矢: 只讲他们不会的,不讲他们会的
对策: 以信息技术课PowerPoint制作为例 • 乙班: 教师制作两个反差较大的演示文稿A和B,由学生比较找出它们的优缺点,导出新课的讲授。 该设计优点: 由于学生基础差,需由教师创设情景, 让学生由“静”到“动”,参与教学活动
难点化解 使学生听得懂 • 例如:目标实施环节 以药理课抗心绞痛药讲解为例 • 问题: •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通过观看影视文学作品,描述心绞痛发作时的表现。 • 2、请同学们运用基础课程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应从哪些环节入手消除心绞痛?
对策: 以药理课抗心绞痛药讲解为例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心绞痛发生原因,导出抗心绞痛药通过哪些环节发挥疗效、药物分类、具体药物等。 • 该设计优点: • 教师的设问贴近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感性认识,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 设问具有渐进性,能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对策: 规律总结 使学生记得住 • 例如:以实验课技能操作目标实施环节为例 • 问题: • 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如何进行操作? 将技能操作流程化,便于学生记忆
对策: 以实验课技能操作为例 用物准备 治疗盘、消毒用物、棉签、一次性输液器、输液贴、药液、止血带、输液巾、输液卡、启瓶器、网袋、输液架 治疗室准备 备药-检查液体-启瓶盖-加入药物-套网套 携用物至床旁 查对-解释-嘱排尿-取输液架 铺输液巾-止血带-选择穿刺部位-备输液贴 输液 检查药液-检查输液器-常规消毒皮肤-静脉穿刺 -调节滴速-收输液巾、止血带 核对-除输液贴-关调节器-拔针-按压局部 活动肢体-整理床单位 核对-用物分类处理 输液毕
教学设计之于-备学生 • 有利于:处处渗透“以学生需求为本”的理念,围绕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及未来的发展展开,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设置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满足需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愉悦的过程。
个体备课 教学反馈问题二:教学互动不够充分 • 教学设计最本质的内容: 2.备任务——吃透教材,合理链接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备任务 • 教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热情。 (援引《美国教师的50条要求》 ) • 因为教师的引导地位和成人优势,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是不成问题的。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过度参与会抑制、排挤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个别教学、小组学习、动手做、自主探究等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教师 讲授、答疑 学生 发问 教学大纲 教材 教师 经验 才干 教师学习资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教学进度 教学过程
教师多样化学习资源 基础医学知识 相关知识学习 临床医学知识 教育游戏 请教老教师同行 教师学习资源 进修深造 教学模拟 信息检索 CAI课件 电子期刊 研究专题 教育专题网站
教师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教学设计得心应手,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教学设计得心应手,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关键点 • 施教者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合理链接。 • “合理链接”要考虑几点:1、教学容量,内容多少是否适当;2、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3、教学用时,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4、教学课型,采取的课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特征。(新授课、讲授课、复习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训课等)
复习环节互动设计 • 教学反馈:以教师提问为主 • 复习目的:帮助学生校正Ebbinghaus(1850-1909)遗忘曲线。 • 策略:1. 复习上节课内容(内容可无关联) 2. 复习本节课需要的相关知识,可 以是上节课或前面讲过的内容,也可以是相关学科的内容。
对策: 以基础护理学复习口服给药法为例 • 复习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第二条:发药时如病人提出疑问,护士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耐心解释再给病人服药。 可设计以下情景: 两位学生其中一位扮演病人角色,一位扮演护士角色。
情景设计 • 护士:推车进入病房,对病人说:李力(假如是肺炎病人)? 您好,今天咳嗽减轻了吗? • 病人:好些了。 • 护士:来吃药。核对后把药杯中的药和水递给病人。 • 病人:接过药后看了一下,稍迟疑,问护士:护士,我今天的药怎么比昨天少了两片? • 护士:接过来,又核对了一下服药本,数了药片后,药片数量和服药本一致,对病人说:您稍等,我去查一查。回到护理站查了医嘱,发现是医嘱停了一种药物,马上回到病房,向病人解释说:因为您的病情好转,所以医生给您停了一种药物,比昨天是少了两片,您放心吃吧。 • 病人:哦,病人接过药吃下。 • 护士:辅助病人躺下,您好好休息吧,祝您早日康复! • 病人:安心的躺下。 在发药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一堂好课的标准 • 80%的学生达到80%的具体目标; • 任务定位准确、目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交待; • 目标、策略(方法)、练习与测试对应匹配; • 了解学生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经验; • 学生参与度大,师生/生生交往力度强,学生在课堂里有心理安全感及心理自由感; • 课的结构合理完整,进程有序; • 教学富有吸引力,激起学习者继续学习的愿望
教学环节设计 个体备课 强化记忆的手段 • 复 习 • 目标导入 • 目标展示 • 目标实施 • 课堂小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带着目的学 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
教学设计将教学成效建立在教师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技术化等基础上,帮助教师:教学设计将教学成效建立在教师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技术化等基础上,帮助教师: 目标更明确 程序更清晰 针对性更强 灵活性更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 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生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第三境界:悟其渔识 第二境界:授人以渔 第一境界:授人以鱼
《美国教师的50条要求》 • 组织好上好每一堂课,但不要做该组织方式的奴隶。 • 不要因为你比学生多一点知识而感到骄傲,他们并不愿意生来就落后于你。 • 不要看教案讲课,除了你不记得的数字以外。 • 经常表扬你的学生完成了任务,永远也不要指责他们的失败。 • 永远真诚地对待你的学生,就象他们真诚地对待你一样。 • 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永远不要认为他或她对你课厌烦或觉得无趣。他或她也许是为另一门课准备论文而熬通宵。 • 永远不要以为学生沉默就意味着他们理解了你讲的东西,他们也许刚好对此糊涂。 • 不要送分数给学生,分数是学生自己争的。
让我们: 爱心、诚心 细心、恒心 爱心、诚心 细心、恒心 爱心、诚心 细心、恒心 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