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83 Views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 19 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临沂第二十七中学 吴又珍.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自上而下的改革 —— 俄国 1861 年改革. 农奴生活贫困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农奴交不起租金 农奴生活环境恶劣. 1861 年改革 背景. ( 1 )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如何? ( 2 )广大农奴不堪忍受地主和封建国家日益沉重的剥削,他们会怎样?
E N D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临沂第二十七中学 吴又珍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 • 去留肝胆两昆仑。
自上而下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农奴生活贫困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61年改革 背景 • (1)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如何? • (2)广大农奴不堪忍受地主和封建国家日益沉重的剥削,他们会怎样? • (3)如果你是沙皇,你会怎么想?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 背景 •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下来解放农民。
2、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措施:农奴是法律上的“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对莫斯科一些贵族代表说: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最后审察改革方案 时说的;“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 益的措施都已—一地做到了。” 1、什么逼迫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改革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2、这样的改革有利于谁? 3、这样的资本主义改革会彻底吗?它会保留什么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 (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三、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1861年改革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改革性质是?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农奴获得“解放”时,高价赎买份地 巨额资金
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性质: ①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作用: ③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局限:
时间: 1861年 俄国一八六一年改革 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 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快份地。 内容: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影响: 这次改革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评价:
第二环节:自下而上的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第二环节:自下而上的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 • 背景:材料一: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材料二 一、美国舰队登陆日本 二、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
动脑筋: • 1、从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的日本,国内情况如何?实际权力掌握在谁手中? • 2、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图片一分析,日本国际又面临什么问题? • 3、同学们观察图片二结合教材分析,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主张是什么?
明治维新的 原因 • 1)内因: ①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 • ②政治:幕府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反抗不断。国内武士阶层发起倒幕运动。 • 2)外因:美国等列强的侵略,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 内忧外患之时,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明治天皇的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等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社会生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企业。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三府七十二县 京 都 东 京 大 阪
国营企业——纺纱厂 我儿子太郎做工的工厂现在由国家经营,全部换上了外国的机器,现在生产的布匹已经买到外国去了。
剪发 穿西装的政府官员 我的理发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大家都剪掉了丑陋的发髻,政府官员都脱下了繁琐的和服,换上了轻便的西装。
明治时期的小学课堂 小女美惠子也到街上的小学堂上学去了,这在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巩固新政权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性质、影响 性质: 是天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 产阶级性质改革 1.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影响: 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局限: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对比俄国和日本改革 农奴制的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幕府的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亚历山大二世, 资产阶级性质 明治天皇, 资产阶级性质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 (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要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留下大量封建残余。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 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观察上面图表 比较俄国1861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不同点? 1.相同点: 2.不同点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都进行了改革请比较: 1) 中日两国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 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3) 两国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本国历史发展有何不同影响? 4) 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比较: • 1)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 2)都面临着民族危机 • 3)结果的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影响的不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中国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 4)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走富国之路,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
隋唐时期,日本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你认为日本走向富强的历史对现在中国的和平崛起有何启示?隋唐时期,日本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你认为日本走向富强的历史对现在中国的和平崛起有何启示? 善于学习和借鉴,发展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动脑筋 • 学习了俄国和日本的改革,你有哪些感悟? • 改革家以非凡的勇气,开拓创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知古鉴今借鉴历史 •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你能说出有哪些事件吗?今日,针对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谈一谈你的认识?
总结归纳 •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这些国家在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知识整合 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861年农奴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