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likes | 185 Views
齐桓晋文之事. 主讲:何文扬. 2004 年 6 月.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以五十步笑一百步,则如何?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约前 372 —— 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将孔子 “ 仁 ” 的观点发展为 “ 仁政 ” 学说,成为孔子之后最有权威的儒家大师。 《 孟子 》 是记载孟子的思想言论,政治活动的书,相传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到南宋时朱熹将之与 《 大学 》 、 《 中庸 》 、 《 论语 》 合为四书。
E N D
齐桓晋文之事 主讲:何文扬 2004年6月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以五十步笑一百步,则如何?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将孔子“仁”的观点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孔子之后最有权威的儒家大师。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将孔子“仁”的观点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孔子之后最有权威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记载孟子的思想言论,政治活动的书,相传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到南宋时朱熹将之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战国时期,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发生激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均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的一生,都致力于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
齐桓晋文之事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作业:课后二、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