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新北市 100 年度清水高中教師 專業社群貢獻平台

新北市 100 年度清水高中教師 專業社群貢獻平台. 社群核心成員 1. 王孔生教師 2. 陳幸宜教師 3. 趙方盈教師 4. 馬青芳教師 5. 許良瑜教師. 4. 再出發. 1. 回顧. 2. 省思. 3. 修正. 回顧與省思. 回顧. 一、學習輔導 -- 合作學習 1. 動機:提升學習效率 2. 策略與方法:分科、分組在各班進行 3. 實做與省思:進行後的省思與調整 4. 成效:設計的課程纳入七年級領域課程計畫 二、體驗學習在綜合活動教學的應用 1. 動機:模組課程易於學習與分享 2. 策略與方法:工作坊、增能研習、課程設計

oty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北市 100 年度清水高中教師 專業社群貢獻平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北市100年度清水高中教師專業社群貢獻平台 社群核心成員 1.王孔生教師 2.陳幸宜教師 3.趙方盈教師 4.馬青芳教師 5.許良瑜教師

  2. 4.再出發 1.回顧 2.省思 3.修正 回顧與省思

  3. 回顧 一、學習輔導--合作學習 1.動機:提升學習效率 2.策略與方法:分科、分組在各班進行 3.實做與省思:進行後的省思與調整 4.成效:設計的課程纳入七年級領域課程計畫 二、體驗學習在綜合活動教學的應用 1.動機:模組課程易於學習與分享 2.策略與方法:工作坊、增能研習、課程設計 3.實做與省思:實做與修正、再實做 4.成效:體驗省思課程的模組教案

  4. 課程研討與閱讀分享

  5. 體驗學習在綜合活動教學的應用

  6. 體驗與反思模組學習法

  7. 省思 一、工作任務導向 二、急於異中求同 三、討論與激盪的時間太短

  8. 修正 1.幫助學生的生活及課業學習為目標 2.不限制主題與範疇 3.充分的討論與激盪 4.提問省思的方法

  9. 3W提問法 1.觀察與反思層次(what): 現在的具體的觀察得到的事物。 2.概念化層次(so what): 過去的抽象的價值與概念的層次。 3.應用層次(now what): 未來如何做的層次,分為活動面與生活面。

  10. 4F提問法: 1.Facts(事實) 活動中發生的事實 2.Feelings(感覺) 發生的事實引發的感覺 3.Findings(發現) 發現的概念或價值 4.Future(未來) 可在未來運用的原則

  11. 再出發 • 學校是專業學習社群 貢獻與獲益 • 教師專業的展現與深化 質與量的評量兼顧 • 為什麼需要教師的課程領導 專業、省思、修正、創新、效益

  12. 戲劇遊戲抒壓工作坊 想一想 • 大人跟小孩哪一個比較快樂? • 為什麼我們失去了笑容?

  13. 人生腳本中 你習慣扮演哪種角色 • 負面思考 V.S 正面思考 • 不【歐耶】V.S 老是【歐耶】 • 賺錢 V.S 花錢 • 瘋子 V.S 正常人

  14. 為什麼是[戲劇遊戲]抒壓? 痛苦來自於… • 角色衝突 • 慾求不滿 • 成為大人

  15. 定義角色名字:取綽號 • 取綽號的三個原則 1.會讓自己開心有力量 2.不要取髒話(負面) 3.不要造成溝通阻礙 來吧!裝熟囉!

  16. 肢體語言互動 • 肢體開展與溝通 • 不說話 用身體打招呼 • 肢體部位結合 • 好名字 好職業 好動物

  17. 戲劇遊戲經典活動 活動(一):小麻煩大工具 活動(二):故事接力練習

  18. 合作說故事 • 從前從前,有一... • 每天... • 直到有一天... • 後來... • 因此... • 所以... • 最後... • 從那天起...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9. 體驗學習模組教學法牌來排趣 課程設計者:王孔生 馬青芳 趙方盈 陳幸宜 許良瑜

  20. 能力指標 2-4-3規劃合宜的休閒活動,並運用 創意豐富生活。 2-4-3-3創新休閒活動的內容與方式 來增進生活樂趣。

  21. 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透過體驗活動,讓學生 1.提升學習興趣,體驗撲克牌遊戲的變化,並感受遊戲的 樂趣。 2.藉由小隊的合作學習與腦力激盪,展現變化與創意能力 3.透過情境的模擬,學習運用創意,變化舊有撲克牌的 遊戲內容與方式,增添樂趣,培養豐富生活的能力。 學習目標:1.學生能培養集中注意力與觀察能力。 2.學生能學會集體思考與討論。 3.學生能進行小隊合作學習並能一起討論思考, 改變舊有的方式與行為,豐富休閒生活。

  22. 教學法 一、模組教學法 二、情境教學法 三、合作討論法 四、體驗學習法

  23. 1.引起動機 奇幻牌術 4.學習單與 4F反思法 2.導入主題 翻牌神算 3.主題活動 牌中有序 模組教學法的階段與活動

  24. 引起動機--奇幻牌術 • 目標:引起學生好奇心與學習動機 • 價值澄清:此單元的主角是撲克牌。上課前,教師向學生澄清幾個撲克牌使用的正確觀念,藉問答法培養學生使用撲克牌的正確態度。 • 老師問:在日常生活中室內的益智休閒活動,除了棋類活動,如:象棋、圍棋、陸軍棋、圍棋…等,還有什麼休閒用具或 • 器材是最容易取得並可供兩人以上進行遊戲活動的呢? • 學生答:…… • 教師拿出一副大使寸的撲克牌,點數面向上邊繞著學生分組的座位之間走動,邊說:925的班級數字,---- • 老師問:動動腦,老師是如何做到的呢?

  25. 導入主題 :翻牌神算 • 目標:利用簡單的加法數字活動,培養注意與觀察力, 感受撲克牌遊戲的好玩與樂趣。 • 教師引言:看到撲克牌,大家會想到有哪些遊戲玩法? • 學生答:大老二、接龍、排七、抽鬼牌、梭哈、吹牛、比大小、十三支……等。 • 老師說:哇!大家對於玩撲克牌都很有經驗,能說出這麼多的遊戲方法,接下來,我們就從中挑選跟數字大小相關的簡單容易玩的遊戲,一起來體驗撲克牌的樂趣。

  26. 「翻牌神算」規則說明: 1.首先,每組同學輪流走到講桌前面的桌子上每人任意拿五張 牌,拿到後走回座位就坐,讓老師知道你已經準備好了。 2.活動開始後,同學可以站起來離開座位,任意找到一位同學,兩人一組進行遊戲。 3.找到後,兩人一組先彼此握手並問好說:「孔生你好!」「順生你好!」接下來各自洗牌,然後說1 2 3 同時從五張牌中的最上方翻出一張牌,然後將雙方翻出的點數相加並說出正確的答案先說出者為幸運者,後說者為送禮者需將排送給對方,然後再找另一位同學繼續相同的遊戲。 4.點數的算法A為1,其他點數依據牌面數字為點數,而J.Q.K.的 點數分別為11.12.13. 6.每回的遊戲時間為90秒。

  27. 二、遊戲示範:老師請小老師出來,兩人一組示範遊戲二、遊戲示範:老師請小老師出來,兩人一組示範遊戲 歷程。 三、老師提問:若有不清楚規則的同學,請舉手發問? 四、老師計時,活動開始。 五、活動進行中,老師要密切觀察學生彼此互動的各種 反應。 六、活動第一回時間到後,老師做出停止手號,學生走 回就座。 七、就第一回活動稍做提醒接著進行第二回的遊戲活動。

  28. 活動後反思 問1:在剛剛活動中教師發現,好幾位同學,翻完牌 後會大叫一聲然後跳起來,這表示什麼意思? 問2:其他的幾位同學呢? 問3:剛剛有位同學,遊戲開始後不久,就跑到前面跟 老師說:「手上的牌已經通通送出去了。」請分享 為什麼這麼快就送完所有的撲克牌了? 問4:剛剛有收到這位同學送禮的幸運者請舉手,讓我 們為這位送禮的聖誕老人同學鼓掌好嗎? 老師說:在剛剛活動中,不論你是幸運者或送禮者,你的心情都跟剛剛分享的這些同學一樣,都覺得很快樂的請舉手。(同學幾乎都舉手了。)

  29. 主題活動—牌中有序 目標: 藉由小隊的合作學習與集體思考與討論,運用創 意與變化,完成任務並從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 教師說明:各組都拿到一副52張的撲克牌,先檢查一下張數是否無缺,然後各組有兩分鐘時間,玩一玩熟悉的遊戲並習慣一下雙手跟撲克牌的感覺。 • 老師以手號表示時間到,然後說明活動三的規則。 • 老師說: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的活動是牌中有序。

  30. 規則說明: 1.撲克牌共有四個花色,各有13張牌,數字就如同上個活動一樣有1到13,也就是A到K。 2.先要將四個花色分類成四堆,每一堆的排列,由小到大、由下到上堆疊起來,也就是由 A到 K堆疊起來,數字小的在底下,最上方者為 K。 3.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將四個花色疊成一副牌,至於那個花色在上,那個花色在下,由各組自己起決定,最重要的是各個花色本身的大小排序不能錯誤。 4.每一回的時間是五分鐘。排序正確,在時間內完成就算成功。

  31. 教師確認:對於遊戲規則的說明有沒有問題? 老師說:各組有兩分鐘討論策略與方法。 四、老師特別提醒:體驗學習活動沒有輸贏,重要 的是全力以赴,各盡其責,用心體驗活動 與遊戲過程中的感受與樂趣。 五、活動開始,老師計時後,游走在各組之間, 觀察遊戲進行時各組同學彼此的互動與反應。 六、活動結束

  32. 提問與結語(第一節結束) 老師問:各組是用什麼方法(如何溝通與分工)完成此活 動呢?(各組討論兩分鐘後回答) 1.我們用四個人分別負責四個花色分------ 2.我們依據紅桃、紅磚、黑桃、黑花,由左至右的順序- 3.我們決定只由四位同學完成四種花色排序-------- 4.我們由最會玩牌的同學發牌,將四種花色發給事先說好的各種花色的負責同學, -------- 5. -------- 老師小結論:同學想一想,撲克牌是否還有其他有趣的 玩法與活動?

  33. 老師回顧與提問(第二節開始) • 教師提問:請問在完成活動過程中有沒有發現讓你覺 得好玩或快樂的事情? • 各組討論一分鐘後回答: 1.----- 2.----- 3.----- 4.----- 5. ----- 七、老師引導:謝謝同學的分享接著進行第二回合活動

  34. 第二回合活動規則 八、第二回合活動規則 • 此次要使用跟第一次不同的方法來完成任務, 其他的規則跟第一回合一樣。 • 各組有一分鐘時間討論。 • 第二回活動結束後,老師提問 1.請各組分享此次使用了何種不同的方法? 各組回答: 2.第二次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所發現好玩的是什麼? 請各組討論一分鐘後分享。 各組回答:

  35. 學習單與4F反思法 1.Facts(事實) 活動中發生(現)的事實 2.Feelings(感覺) 發生(現)的事實引發的感覺 3.Findings(發現) 發現的概念或價值 4.Future(未來) 可在未來運用的原則

  36. 學習單反思 在這單元活動過程中,對於自己及同學的表現, 你發現了什麼令你印象深刻或有趣的事情? 請問這些印象深刻或有趣的事情,讓你產生什麼 感受(覺)? 請想一想,讓你產生這些感受的原因是什麼? 請你想想在生活上,做哪些事情的時候會讓你有 同樣的感受? 讀書與學習有趣、快樂嗎?你會如何將有趣、快樂因 素加入讀書與學習當中,讓它變得有趣?

  37. 社群運作的困境 1.成員的變動 2.共同聚會的時間 3.增能與研習的安排 4.持續穩定的運作

  38. 感謝各位! 祝福各位! 教學 平安喜悅!

More Related